昌黎镇的历史

昌黎镇,虞舜时属颍州,于霞时属冀州,是远离中原的碣石之地。

1189年,金世宗将广宁改名为昌黎,与当地的广宁县、广宁府(今辽宁省北宁市)同名,意为“黎庶昌生”。“昌黎”成了这片山川秀美之地的名字。当生做梦也没想到进入昌黎县城时,同行的旅客指着巍峨起伏的群山说,那就是碣石山。碣石山由近百座连绵起伏的山峰组成。数十里之内,山梁相连,群峰相依,颇有气势。同行的旅客说,碣石山海拔695.438+0米,是渤海海岸带的最高峰。它的顶端是南北并列的两座山峰。从远处看,它像一根柱子拔在空中,如高标准,因此得名碣石山。据中国最早的地理典籍《山海经》和《尚书·龚宇》记载,碣石山是古代渤海沿岸的一座著名山峰。人们把它作为中国北方山海尽头的重要标志,在地理坐标上起着突出的作用。千百年来,当地渔民一直把这里当做航标,在海上迷了路,顺着这座山峰寻找回家的路。碣石山自古以来就是北方著名的观海胜地,吸引了众多帝王来此观海。魏武帝曹操留下了千古名曲《碣石篇》。

1954年夏天,在离碣石山不远的北戴河海边,毛泽东主席追忆往事,写下了“往事一千多年,吴伟挥鞭,碣石山东有遗”的壮丽诗篇,使这座历史名山更加声名远扬,越来越受到海内外游客的关注。虽然有人不认同碣石山在此,但昌黎人坚信。爬碣石山时已近黄昏,夕阳洒在山顶,洒下一抹金色。爬到半山腰,山风猛烈,松涛阵阵,向南望去,一池碧水波光粼粼。山给了伟岸的水,水给了山灵气,山川相依,让人心旷神怡。从县城远眺,只见一座古塔,“巍然屹立,显一城。”到了塔上,才知道塔在县文管所的院子里。建于晋代,塔高36米,8面,13层。它一直是昌黎古城的象征。这座塔叫做源影寺塔。据说这里曾经是一座寺庙的遗址,寺庙的井就挖在塔的西侧,离塔很近。到了明朝,寺庙的名字已经失传很久了。

1620年,昌黎县杨玉璧主持修复寺庙时,塔下有一口井,“水有其源,塔有其影”。这座寺庙被命名为袁颖寺,这座塔被称为“袁颖寺塔”。向北望去,碣石山峰连绵起伏,古塔与青山相映。昌黎人民有福了。名山古塔已成为昌黎人的骄傲,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无愧于老祖宗取的“李玟舒畅”之意。据《战国策·燕策》记载,公元前334年,苏秦主张“合”论时,对燕说:“燕南有碣石、雁门之恩,北有枣栗之利。民虽非田所耕,枣栗子足食于民。这叫富足。”那时候有山有水,山上可以种果树,海里可以抓鱼虾,海边可以煮盐。燕国的产品“鱼、盐、枣、栗”一应俱全。昌黎人也是命运多舛,这里的土地靠近边疆,在战争年代,许多慷慨悲歌起来保卫家园。

明朝崇祯三年(1630)春,清朝前身后金的兵马冲入长城,先后攻占永平府的卢龙、滦州、迁安等城,但在攻打昌黎县时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强大抵抗。当时昌黎城久攻不下,皇太极从阜宁迁到昌黎,指挥士兵竖起云梯,强行入城。眼看清兵就要爬东门墙,一个躲在城外的昌黎壮汉跑过来,拉下梯子;清兵倒下,壮士献出生命。就这样,昌黎军民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坚守了七天七夜,终于等来了明朝派来的援军。故清代顺治十六年(1659)著名学者顾游昌黎时,特作《咏昌黎》诗,叹曰:“弹丸之地多小城,固守东藩。谁能比得上烈县,雄关就靠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