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有哪些中文著作,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神记》是《大世界地理图》中的一幅世界地图--利玛窦译罗明鉴《西朱神新记》。这本书名为《神的真谛》,又名《天学实录》,首次向中国人系统地展示了神的存在、人的灵魂不灭、死后天堂地狱的奖惩,并向世人报告了善恶的天主教教义。真意神也是第一个把周制引入中国的。《田石雪义》后来被乾隆皇帝收入《四库全书》,并有蒙古文、满文、朝鲜文、越南文和日文译本。
几何原本——利玛窦和徐光启共同翻译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前六卷。利玛窦在罗马学院学习时使用的教材是《几何原本》,由利玛窦的导师、当时欧洲著名数学家克拉维乌斯神父编写。克拉维乌斯神父在原著后加了两卷注释,共十五卷。
大通用地理地图-世界地图。
《西文奇迹》(现改名为《明末罗马注音篇》)是中国汉字拉丁化的开端。
二十五个字-一本关于天主教道德信仰、规范和修养的书
利玛窦与十位中国学者对话集。
《交友论》——包含了从古罗马的西塞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大师伊拉斯谟等人数百条关于友谊的格言。也有利玛窦基于他对中国人思想的理解。这是利玛窦写的第一本中文书。
《西方的历史》——一本介绍利玛窦本人如何拥有念念不忘能力的书。
《辩遗》出版于-1635,收录了明末净土宗偏弘及其弟子于以天主教观点和佛教观点撰写的利玛窦书信。
《相同的数字》——介绍欧洲算术,根据Clara Ubis (1583)撰写的《算术AE练习概述》翻译。内容包括基本四则运算,分数比比例,根,正弦余弦等三角几何。由李之藻记载,清代入《四库全书》。
测量学的意义——关于应用几何与测量学,徐光启录,附毕达哥拉斯的意义。
“爱更义”——李之藻的成绩单
《洪盖通宪图》——天文知识,李之藻抄本
此外,他还创作或参与创作了《西秦八首》、《斋志》、《干坤体意》等作品。
利玛窦用意大利文写的日记,由比利时耶稣会士尼古拉斯·特里戈(Nicolas Trigault)翻译成拉丁文,出版于1615,定名为《基督教远征中国史》,译成中文为《利玛窦中国笔记》。
1910年,皮埃特罗·塔奇·文丘里出版了《利玛窦》,这是在罗马耶稣会士档案中发现的利玛窦的意大利原稿,连同其他手稿,标题为《歌剧故事德尔·p·利玛窦》,共两卷。1942年Pasquale d'Elia将其编入《利玛窦全集》。
评价
长期以来,西方许多人,尤其是天主教徒,都把他视为“诱导异教徒皈依”的令人钦佩的传教士。东方视他为促进东西方交流的科学家。这个评价主要是因为他向东亚传播了西方的几何、地理知识,以及人文主义、天主教的观点,同时也向西方介绍了中国文化。所以有人把他当成汉学家。
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纪念利玛窦抵京400周年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对利玛窦的评价,可以代表天主教会的观点:
“神父利玛窦最大的贡献是在‘文化交融’领域。他用中文编纂了一套天主教神学和礼仪术语,让中国人认识耶稣基督,让福音和教会在中国文化中诞生...因为神父利玛窦是如此“中国人中的中国”,他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汉学家,是在最深层的文化和精神意义上,因为他把神父当成了学者、天主教徒和东方学家、意大利人和中国人。
《利玛窦》的日本作者平川祐弘说,利玛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将欧洲文艺复兴的各种学问与中国的四书五经融为一体的巨人。”他还把利玛窦视为“地球上第一个‘普遍人’”。(中文版前言)
《美国生活》杂志还将他评为第二个千年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1000-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