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理疗的发展历史

运动医学是一门快速发展、充满挑战、极具发展潜力的多学科临床学科。运动医学一方面研究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另一方面用现代医学方法和理论研究和治疗运动引起的损伤和疾病,以达到最大运动能力的恢复,保障人体健康。

国际运动医学的快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运动医学”是否有必要的争议,也改变了运动医学只为青少年和运动员提供服务的观点。运动医学的发展不仅保证了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如运动损伤的微创治疗、早期康复和尽快重返运动场、药物滥用的监测和控制等。),也为大众提供了更多新的创伤治疗方法和观点以及更积极的健康理念和知识。符合现代社会注重健康的趋势,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健康,防治疾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我国的运动医学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沿海城市、著名高校和医院都开设了运动医学专业。

运动医学的发展吸引了众多医学领域的优秀人才,正在迅速拓展学科领域,向骨科、康复医学、心血管、内分泌、神经病学、药学、营养学、力学、生理学、心理学、遗传学等学科学习和渗透。由于运动损伤的特殊性和运动人群对早期康复、回归运动的迫切需求,微创手术已成为运动损伤治疗的重要工具。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关节镜微创技术已经成为运动损伤治疗的重要手段,新的更好的手术方法和更积极有效的康复措施不断被创造出来。由此衍生出一门新的交叉学科——骨科运动医学和运动康复学。骨科运动医学,又称骨科运动损伤或运动创伤学,是现代骨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继手外科、关节置换外科、脊柱外科之后,一个快速发展的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专业。在关节镜微创手术、肌腱疾病和骨骼肌损伤治疗、术后康复和非手术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成果令人振奋。

美国骨科运动医学学会(AOSSM)是世界上最早的专业骨科运动医学权威组织(1972),拥有众多世界著名的骨关节病专家。AOSSM创始主席马库斯·j·斯图尔特(Marcus J. Stewart)指出,“我们不仅仅是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我们都是世界的运动员。”。骨科运动医学主要治疗骨关节、肌肉、肌腱、韧带、软骨、滑膜等运动相关损伤,也是普通人常见的损伤,如膝、肩、踝、肘、髋、腕等关节运动损伤和关节不稳,包括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肌腱损伤和肌腱炎、骨骼肌损伤、侧副韧带损伤、髌股关节损伤和不稳、软骨和肌腱炎。按运动可分为足球踝、网球肘、骑臀、跳膝、排球肩、击剑腕、举重肘、网球腿等。运动创伤治疗的目的是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最大的功能恢复,尽可能早的运动退化。

一个合格的骨科运动医学医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临床骨科基础,以及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生物力学方面的知识。首选是尽快恢复伤者的运动能力,他才能对创伤的预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手术和非手术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一个合格的骨科运动创伤医生,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关节镜微创外科医生,同时也是肌腱炎和骨骼肌损伤的治疗专家。熟悉运动,了解运动医学规律,能熟练选择和制定运动康复方案,善于发现临床问题,开展骨关节运动损伤研究。在美国和澳大利亚,骨科运动创伤医生必须完成5-7年的骨科培训,然后经过1-2年的骨科运动医学fellow培训,才能获得骨科运动医学关节镜资格。对于那些只掌握关节镜重建技术的医生,在国外被称为“内窥镜外科医生-内镜外科医生”,而不是骨科运动医学专家。物理因子康复治疗中心是华中地区首家物理银康复理疗基地,那么什么是物理因子呢?什么是物理因子康复理疗?

在一些康复医疗机构,虽然很多工作人员对推拿手法和神经促进技术非常熟悉,但不知道如何在康复实践(理疗)中运用电、光、声、磁等物理因素。就像我们需要不断增加康复医学的新知识、新思想一样,刚从事康复医学的人也要增加对电、光、声、磁等物理因素治疗知识的了解。因为电、光、声、磁等治疗方法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在其他康复治疗方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比如超短波,对急性炎症有显著效果。在我们日常的康复工作中,不仅会遇到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还会遇到软组织感染等其他并发症。超短波治疗的疗效是药物治疗无法比拟的。例如,在应对非典型肺炎等传染病时,超短波疗法也发挥了显著作用。

过去人们往往认为电、光、声、磁等物理因素在瘫痪病人的康复中作用不大,但实践已经证实了电刺激疗法等物理因素疗法的康复价值,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病人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

很多需要康复的患者都受益于电、光、声、磁等物理因素的治疗。例如,一位老年偏瘫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负重训练后,出现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导致关节疼痛、积水,无法继续正常的康复训练,患者的心理负担也非常严重。给予超短波治疗1周后,疼痛迅速消失,髌骨漂浮试验转阴,患者可以继续康复训练。在康复医学的实践中,不仅可以看到膝关节疼痛的患者,还可以看到其他退行性疾病的患者,如颈椎病、肩周炎、跟骨骨刺等。,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是重要原因。如果康复医务人员能够同时重视一些常规物理因素的重要作用,就会化被动为主动,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同时,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的一些并发症也是物理因子治疗的适应症,如压疮。虽然康复训练可以避免压疮的出现,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患者在压疮出现后,都会来找康复医生进行治疗,尤其是那些神经功能缺损严重、长期瘫痪的患者。如果我们更多地了解物理因素的治疗,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比如前期用紫外线照射患处,压疮会在短时间内愈合。比如在压疮形成之前使用红外线,还可以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水平,从而预防压疮的出现。比如很多偏瘫患者并发糖尿病,这些患者容易出现细菌感染,尤其是真菌感染。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很难控制病情的进展。但如果此时给患者超红斑剂量的紫外线照射,病情会在2-3天内迅速得到控制,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康复训练。

除了上述对功能障碍和并发症的治疗作用外,物理因子疗法在创伤和骨科疾病康复中的显著疗效也常被忽视。在国外关于物理因子疗法(理疗)的文献中,发现有很多关于超声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报道,与国内情况相似,如杜宝玉等人。超声波和中频电同步治疗对血肿机化、软组织损伤、滑膜炎、滑囊炎、肩周炎、关节炎、神经炎、神经痛等常见病疗效显著,两者联合治疗总有效率达98.8%。

由此可见,电、光、声、磁等物理因素在康复医学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遗憾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重一轻二的倾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传统物理因子疗法的培训开展的不够,导致很多过去从未接触过这项工作的人对其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