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历史风貌
这样一座千年古镇,船过江、桥过江、街靠河、镇靠河,既保存了完整的街河格局和传统水乡风貌,又保留了丰富的历史建筑。随着历史风貌的恢复,这座古镇正在焕发新的生机。松江区泗泾镇党委委员张野近日在与该报对话时表示,“泗泾古镇有着千年的历史和人文。在后续的改造利用中,一直在尽力避免古镇的同质化,注重‘活力古镇’,介绍古镇的业态也一直坚持文化。初步准备结合石、马、泗泾的关系,深度呈现传媒文化与教育,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
位于“上海之根”的松江泗泾古镇,自古就有“县东十八镇,泗泾第一镇”之称。进入古镇的历史区,经过修复的老房子依然如故,典雅古朴。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古镇都没有嘈杂的酒吧和大量的商店。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修复,水乡视觉设计,都有展示。
修复后的泗泾沿河三宅
张野(左二)等人在泗泾古镇孙士林宅“古建筑木工艺展”现场。
“湖影入峰,席子满水;鬼机触趣,不在人群中;岸边的花耸着发,似乎包含了更多的暮光之感;秋窗可种竹,吹变凉……”这是元末明初初学者陶隐居上海松江泗泾,在泗水之南建“南村草堂”所作的诗。
曾诞生过元代大学者陶、民国时期复旦大学创始人马、沪上巨报史的泗泾古镇,曾有“产业众多、户口繁盛、街桥纵横”的盛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延续了数千年的泗泾古镇历史街区似乎已经被遗弃在历史的某个角落很久了。2013年初,泗泾下塘村经国家六部委评审,被列为全国首批646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之一。
泗泾是四条河流交汇的地方。
泗泾农业生产
泗泾河港石砌护坡
十多年来,当地政府一直在推动泗泾古镇的保护、更新和利用,包括对当时的石和马故居的保护。但由于当时的客观条件,保护历史建筑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后续的活化利用并没有深入开展。2017在松江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泗泾古建筑文化保护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位于古镇入口处的三座明清古宅程宅、关宅、孙士林宅已先后完成搬迁、修缮和业态引进。泗泾古镇老街新修复更新的老房子也取名为“三宅一生”。事实上,它们已经成为泗泾古镇历史建筑更新再利用的“样板间”。
翻新后的泗泾老房子内部
松江区泗泾镇党委委员张野近日在与本报对话时表示,“留住乡愁”是泗泾古镇恢复历史风貌的初心。“文物建筑的修缮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在故居、马故居修复的基础上,孙士林故居、程故居、关故居、马故居二期、定江路故居修复已完成,另有4处已入驻。古镇规划展示馆已基本建成,其他所有文物保护点的勘察设计均已完成。泗泾镇党代会近日提出了“科技绿洲、活力古镇、宜居新城”的目标。古镇是文化的根。修旧只是第一步。古镇的活力与活化是一篇大文章。我们希望做到‘文化活力古镇,静雅魅力水乡’。”
对话:
论文:泗泾下塘历史街区多年前被列为第一批646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之一。它的历史街区有什么特点?
张野:泗泾下塘历史街区的特色在上海还是比较明显的。一方面,我们的历史文化建筑比较集中,主要在下塘核心区,包括周边的一些地区,文保建筑大概有50栋左右,包括文保单位和文保点。
另一方面,泗泾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泗泾古镇始建于北宋真宗时期,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千年古镇名副其实。自北宋以来,泗泾古镇有过两次人文高峰期:一次是元末明初,另一次是近代。
张野
元末明初,当时生活在这里的陶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文学家,我们读书时熟悉的一则寓言,就出自他的《南村辍耕录》。还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锲而不舍”,也是出自陶宗彝《泗泾南村积叶》的典故。在这个典故中,陶从小就坚持刻苦学习,即使在地里干活时也不忘读书。地里没有纸。每当他想到什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立刻拿起树叶记录下来。回家后,他把它们存放在一个有口有肚的瓦罐里,等瓦罐满了再埋在树下。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几罐叶子就积攒下来了。有人问陶宗彝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学习要持之以恒。”
除了《南村辍耕录》之外,陶还写了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书史会》,系统、详细地编目了古代至元代的书法家传记,注释简明贴切,应该说是书法史上一部很有影响的著作。陶隐居南村数十年,与当时华亭的著名文人夏廷智、曹、杨维桢、钱全忠、陈梦刚、袁凯、邵恒贞、孙等都有交往。陶宗彝经常喝茶,用茶写诗和词。
马和史是近代著名的泗泾人。其中,马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震旦大学的首任校长。杰出的教育家蔡元培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邵力子都是他的弟子。马祖籍江苏丹阳。清咸丰八年,全家从镇江迁到上海定居。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月),马捐出全部财产——松江、青浦等地3000亩土地。,作为设立“中西大学堂”的经费,并设立“捐产促学书证”,规定在中西大学完成后,以业作为学生助学金。
马(1840-1939)
光绪三十一年春,在张謇、严复、袁等名人的支持下,马在江湾创办了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于中秋节(1905九月13)正式开学。马是的校长。辛亥革命时期,70岁高龄的马被孙中山聘为南京市第一任市长。马在九一八事变时是91。他深感国难,为救国呐喊奔走,出版了《日本灾难论》一书,主张“内斗,共御外侮”,被公认为“人类的光荣”、“国家的光明”
泗泾古镇马故居。
另一位是上海报业巨头石。石是江宁县人。7岁的母亲去世后,父亲石春帆在泗泾镇经营石台和堂药店,把他带到泗泾。民国元年,石与张謇合资,以654.38+20万元巨款买下《申报》,石任总经理。三年后,石退还了张健等人的股份,改为独资经营。
石(1880-1934)
在《申报》的经营管理中,石聘请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为《申报》的设计部长,并聘请主持《申报》的流通图书馆和商业补习学校。为了改变《自由谈》的面貌,从国外留学归来的李烈文被聘为主持人,抛弃鸳鸯蝴蝶派和才女,经常发表新的文学作品,如巴金的《撒丁岛》、茅盾的《林家堡》、鲁迅的杂文等左翼作家的作品。不仅如此,《申报》还经常含沙射影地批评国民党的行为。比如鲁迅的杂文,陶行知的文章,包括《窝匪评论》,反对蒋介石进攻红军。石曾说:“人有人格,报有报,国有国民性,三格不存,人必非人,报不报,国不成国!”1934年,石带着妻儿从杭州回上海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枪杀。
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人叫文薇,平时可能不太为人所知。文友与陈寅恪、钱钟书并称为中国近代史上三大语言学家。有个例子。当时,文秘去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当时陈寅恪说:“老师来了,我就相形见绌了。”当然,这里面有自我谦虚的因素,但也可以看出,陈寅恪是非常认可文怡的。这就是泗泾的人文历史。
此外,泗泾的民俗文化和非遗在上海也颇具特色。泗泾有国家级、上海级、松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特别是十锦、精工锣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论文:泗泾下塘历史街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保护、更新和利用的,从最初的开发到现在的理念是什么?
张野:早在2007年,泗泾下塘历史文化风景区就被列为上海历史文化风景区。2013年,下塘村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这在上海只有两个。在保护、更新和利用方面,其实泗泾古镇起步并不算晚,21世纪就陆续开始了,包括当时的石和马故居的保护。但由于当时的客观条件,一些工作只是从保护历史建筑的角度出发,后续活化利用的一些内容没有充分考虑。
2017年,在松江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启动了泗泾的文化保护和更新利用工作,包括搬迁、古建筑改造、商业业态引进等。可以说今天已经显出了一点模样。比如我们今天住的“三重楼”,原来是从明朝到民国不同时期修建的三栋老楼:关家、程家、孙士林家。三栋建筑都是传统的木庭院布局,两层,小青瓦,双坡屋顶。建筑坐北朝南,南临街,北临河,是上海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改造前,三栋老楼破损严重,屋顶漏水,维修结构破损,部分木梁有火痕,瓦片和窗户残缺不全。
泗泾古镇生意萧条,骑楼长廊被增建的建筑隔断。
修复中的泗泾古镇老房子
整体改造后,我们引入了一些业态。目前,孙士林故居已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建筑遗产保护教学实践基地。依托其科研背景,成立了传统木构实验室开展研究项目,成为检测和修复当地历史建筑木构件的基地。
目前,孙士林故居已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建筑遗产保护教学实践基地。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策划的“古建筑木作实践展”在孙士林住处的场景。
关家的一、二门成为新华书店的实体店“南村”,一家由古宅打磨的新概念文化书店,以南村草堂、泗泾人文始祖陶之家、泗泾藏书家孙先生书房为名。
“南村薛莹”书店所在地
程故居的室内装饰多采用简单的原木家具,保证了整体的协调。除了茶道,合作社云剑草堂还不时展示一些有趣的艺术素描。二楼作为屋内相对私密安静的空间,作为古琴社的教学空间。通过这些业态的引入,我们的老建筑焕发了青春,所以命名为“三宅一生”。
因此,泗泾古镇不仅仅是修复文物保护建筑,更注重活化利用。
张野:是的,从泗泾古镇的未来来看,特别是着眼于文保建筑的利用,我们一直坚持以下几点:
首先是时代。我们觉得简单地把文保楼修得和以前一样旧不好。修它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激活和利用。我们现在发现很多古建筑,包括泗泾古镇,也是存在的。我觉得修完之后再做一些内访,挺可惜的。文保建筑如何体现时代?需要注入新的内涵和内容,比如我们的“三宅一生”作为泗泾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特色遗址。
《三宅一生》当地外景
二是地方性。泗泾古镇是泗泾的。我们不是在地面上建工作室或者摄影基地,而是要留住乡愁,把原来的东西保留下来,传承下去。
第三是文化。在介绍古镇的形式时,应坚持文化性。一些文化项目和业态,包括文创,即使是商业性的,也要和文化很好的融合,不要让人觉得低端和嘈杂。
泗泾古镇老建筑外景
泗泾古镇上海交通大学建筑遗产保护中心地图
第四是公益。我们不想把古镇变成一个非常纯粹的商业项目或者旅游项目。我们邀请一些大学或艺术家参与,为他们提供工作室,让他们做一些展览、论坛和讲座。但是我们对他们的要求必须是对外公开的。你不能变成一个封闭的,一年几个展览,内部参观学习,这不符合我们的定位。所以我们的“三宅一生”,包括未来一些翻新的新文保建筑,都是完全开放的。我们不想锁大门,深宅大院,没有锁。
总的来说,泗泾整体保护、更新、利用的思路是以“古典、典雅、典雅、时尚”的功能定位为基础,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梳理历史文化脉络、传承历史文化基因、赋能新时代泗泾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融合创新业态,通过文创游、酿酒作坊、民俗民宿等措施,将下塘打造成为体现泗泾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休闲区。这也是我们党委政府提出的“一个有文化活力的古镇,一个有魅力的静雅水乡”。
论文:目前,中国有许多著名的旅游型古镇,但似乎许多古镇都大同小异。泗泾如何避免古镇在改造活化过程中的同质化?
张野:在古镇方面,我觉得乌镇做得很成功。从原版开始,商业加旅游,互联网大会,戏剧节等文化主题得到了加持,既打了一个文化IP,又有自己的特色,还带动了旅游。云南的大理和丽江不一样,主要是自然风情和民族风情结合创造出来的特色。相比这些地方,泗泾古镇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可以借鉴一些其他古镇的成功经验,或者避免走一些弯路。
当然,泗泾古镇在后续的改造利用中会尽量避免古镇的同质化。因为古镇多,大家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泗泾古镇一角
那么泗泾古镇的核心竞争力和认可度在哪里呢?从泗泾的历史风貌来看,我认为泗泾古镇拥有上海提出的所有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例如,海派文化,无论是《申报》的负责人石,还是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都显示了海派文化在现代的特征。再比如红色文化。泗泾的红色文化内涵很深。史是一位爱国者。因不满当时的反动统治,被蒋介石暗杀,死后葬于龙华烈士陵园。马被誉为“人类的光荣”和“国家的光明”,这是国共两党都高度认可的。他是大师,是主心骨,是一个非常爱国的老人。他曾经写过“读书救国,读书救国”这句名言。
结合四景的优势,我们认为可以考虑呈现媒体的历史和现在。通过合作,史故居开放后,将准备推出与《申报》相关的展览。虽然现在《申报》不在了,国内很多报纸都关门了,但是报纸基因并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一个载体继续发展。以前是电视、广播电视或者报纸,现在多是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阅读。而我们也有这个历史渊源,在全国古镇中独一无二;二是泗泾非遗,包括十锦精品锣鼓、皮影戏等。我们把相关资源连接起来,集中展示,对普通人很有吸引力,但并不是相对低端和泛化的零食小商品概念。
泗泾古镇的食品包装设计
目前已与高校、书店、报社等机构合作,并取得一定成果。其中,石故居就是与报业集团合作的。故居的装修在春节后基本可以完成,估计下半年就可以正式开馆了,因为后期还有工作要做。马故居是和复旦大学陈望道故居策划团队合作的,现在已经进入比较深入的阶段,包括后续的一些资源的引进。在设计方面,我们还和上海视觉艺术学校合作做了一个“泗泾丝绸图案”,提取了泗泾的一些建筑元素,做了一些形象识别的东西,包括文创、海报、食品包装等等。当然,未来在一些内涵挖掘上有更多的考虑。
泗泾古镇的文化创意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就交通区位而言,除了七宝古镇,泗泾古镇是离上海市中心最近的。所以从这些方面来说,我们认为泗泾古镇完全有可能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就是方便大家坐几站地铁,周末邀请朋友过来喝茶聊天,或者带朋友过来度假。
最近召开的松江区泗泾镇党代会提出了“科技绿洲、活力古镇、宜居新城”的目标。古镇是文化的根,旧的改造只是第一步。古镇的激活是一篇大文章。通过引进文化项目,注入活力,希望实现“文化活力古镇,静雅魅力水乡”。
校对:蒙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