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有什么特点?

(1)独创性

先秦诸子的多元思想自成体系,相互渗透,形成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以百家争鸣为开端,并辐射到其他文学形态的特点。在先秦散文中,记词、记叙、写人、议论、抒情的技巧已从自然走向自觉。

诗歌是中国抒情诗的开端。《诗经》和《楚辞》开创了中国文学的两大流派,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儒家经典的角度来看,先秦时代是元典产生的时代,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的原始经典都来源于这个时代。从文学艺术的起源、文学体裁的产生、思想体系的形成、艺术手法的探索、文学流派的创立等方面来看,先秦文学都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这一创举充分体现了先秦时代作家的开拓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注重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与后世的模仿模仿风气形成鲜明对比。

(2)全面性

先秦时代,文史哲并未分离,而是诗、乐、舞融为一体。文学是指包括政治、哲学、历史、文学在内的所有学科。先秦文学中,历史散文记录历史,阐释经典,但不乏哲理思辨,故事曲折,人物形象生动;各派散文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其立论和推理都是具象的,运用了寓言、比喻、线描、夸张、排比等多种文学手法。这些文献对于研究先秦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文学同样重要。

(3)实用性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大改组,文学普遍具有实用性,或为特定的社会问题而发行,如《诗经》中的民歌“饥者唱其食,劳者唱其事”;或者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评判历史人物的是非曲直,为现实社会提供参考,比如判定历史散文中的是非,判定嫌疑人;或揭示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如百家争鸣的救世观;或者生来自怨,抨击现实政治,比如屈原的作品《离骚》。

(4)任意性

东周时期,皇帝的权威日渐衰落,逐渐名存实亡。分裂的政治局面为活跃的思想和言论自由创造了客观条件。儒家有传播仁义道德的自由,道家有蔑视仁义道德的自由,纵横家也有用利益代替仁义道德的自由。

面对旧制度的衰落、旧秩序的破坏和频繁的兼并战争,百家争鸣的治国良方形成了各种独立的思想体系。为了更有效地传播自己的思想,人们竞相寻找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和最精彩的语言技巧,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

扩展数据

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最早阶段,它包括先秦时期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其主体是成熟的周代书面文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

这个时代是从天下分封制的统一到诸侯不同政策的划分,再到中央集权的统一。文学作品的大部分思想性和艺术性,也反映了中国以分求统一的时代基本特征。

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包括古代神话和古代歌谣,标志着中国文学光辉起点的《诗经》,作为后世历史传记文学、小说和戏剧源头的历史散文,反映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诸子百家杂文,先秦时期的寓言,作为中国寓言文学鼻祖的浪漫主义巨著《楚辞》等等。多姿多彩、斑驳陆离的先秦文学,为中国2000年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百度百科-先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