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简史

原始人类已经可以采集石头,打磨成生产工具,采集泥土用于制陶,这就是采矿最早的萌芽。中国古代开矿历史悠久。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出土了铜、铁、木、竹、石等多种生产工具以及陶器、铜锭、青铜兵器,证明春秋时期已有立井、斜井、平巷联合开发,地下采矿体系初步形成。到西汉时期,采矿制度已经相当完善。此时,河北、山东、湖北等地的铁、铜、煤、砂金等矿山已经开始开采。战国末期,秦国蜀国太守李冰在四川双流县挖了一口盐井,煮盐。明朝以前主要生产铁、铜、锡、铅、银、金、汞、锌。17世纪初,欧洲人使用从中国进口的黑火药进行开采,用钻岩爆破代替人工开采,这是采矿技术发展的里程碑。19年末20世纪初,矿用炸药、雷管、导爆索、钻孔设备相继发明,形成了现代爆破技术。电动机械铲、电机车、电动起重、通讯、排水等设备的使用,形成了现代航运技术。20世纪上半叶以来,采矿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硝酸铵炸药的出现,地下深孔爆破技术的使用,采矿设备的不断改进和大型化,逐渐形成了适合不同矿床条件的机械化开采技术。提出了矿山设计、矿床评价和矿山规划管理的科学方法,使采矿从技术发展到工程科学。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潜孔钻机、牙轮钻机、自行凿岩台车等新设备的使用,采矿设备大型化,运输提升设备自动化,出现了无人机车。计算机技术被用于矿山生产管理、规划设计和科学计算,系统的采矿工程诞生了。在矿山生产中建立了自动控制系统,利用现代测试设备、测试技术和电子计算机预测和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因此,采矿工程学科被正式提出并得到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