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会做金属化学分析,看金属光谱,做金相分析的,能提供一些资料吗?谢谢你

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守昆

魏守坤,男,汉族,天津市人,出生于1907年9月16日。九三学社成员。1923至1929就读于北洋大学,1929获得矿冶系工学学士。1930考入天津公费留学德国。1931 ~ 1936德国留学。1935年获德国莱斯顿理工大学化学系工程博士。1935-1936在德国沈亚工业大学钢铁冶金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一年。目前: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九三学社中央顾问、日本钢铁学会名誉会员、中国金属学会名誉会员。兼职:《中国科技专家》冶金卷(二)编委,《材料研究杂志》、《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编委顾问。建国前在辽宁海城大石桥滑石矿任助理工程师,北洋大学矿冶系任助教,北洋工学院、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康技术学院、贵州A&M学院、重庆大学、北洋大学、汤山交通大学任教授、系主任、教育主任。兼任重庆矿冶研究院钢铁研究室主任、代主任,重庆材料试验所冶金组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洋大学工程学院院长兼冶金系教授,天津大学冶金系副教务长、教授,北京钢铁学院理化系教务长、教授,图书管理员、副校长。建国后,历任北京市政协第一至第四届委员,第五至第七届常委,第六工作小组委员会高教组组长;九三学社第六届、第七届中央常委,中央文教委员会主任,第八届、第九届中央参议会常委;中国冶金学会筹委会秘书长,中国冶金学会第一至第四届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工艺物理化学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首任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首任理事;国家科委冶金学科组常务副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程学科第一届评审组成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冶金编委副主任,《中国科技专家冶金卷(1)》编委,全国冶金术语审定委员会主任;《金属学报》第一届编委会成员,《化学冶金》、《计算机》和《应用化学》编委会顾问,《稀有金属》(季刊)和《稀有金属》编委会常务委员。

教书:我教书已经72年了。主要课程有普通冶金学、钢铁冶金学、有色金属冶金学、选矿、金相学、钢热处理、冶炼厂设计、冶金计算、耐火材料、高温冶金、金相学与实验、电冶金学等。水质分析、矿物学、岩石学实践、吹管分析、德语、冶金炉、流体力学、专业炼钢、活度理论、冶金过程热力学(钢铁脱硫)、冶金过程热力学等28门课程;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至今已培养20余名硕士生和博士生。

科研:30年代末40年代初,主要从事小型钢铁工业的技术改进和国内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MgO以四川白云石为原料,通过CO2选择性溶解和“处理后静置”制得含0.5%杂质(CaO和R2O3)的白云石。用碳还原法制备钼,纯度达到94%。用硅铁还原钼酸钙制备含钼40%的钼铁。50年代引入活度理论,用热力学对熔炼反应进行深入分析。20世纪60年代,发展了炉渣脱硫的离子理论,提出了计算高炉渣中S2离子活度系数的公式。20世纪70-80年代,我国首次提出固体电解质电池定氧技术,并应用于热力学参数的测定。同时,研究了我国复杂矿物杂质的热力学行为和脱除机理,完善了选择性氧化理论,提出了转化温度的概念,以供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他与王院士等人走遍祖国各地和沿海港口,考察了我国铁矿石、煤炭资源和钢铁工业的发展前景,并作了咨询报告。此外,还进行了进行曲活跃度交互系数的研究,发现用相同的实验数据,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得到不同的数据,引起了国际友人的关注。科研成果“锰基合金热力学行为及脱磷研究”、“华南铁矿冶炼除砷基础理论”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原矿分离基础研究——铌在铁水和钢渣中的行为”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原矿分离金属的基础研究——元素选择性氧化及熔融金属中有害元素去除的热力学”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科技科学》荣获贺亮合力科技科技进步奖。此外,他还获得了北京钢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学会颁发的五十年工作荣誉证书,以及国家教委颁发的金马奖。建国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了五项专利,即利用碳酸钠或碳酸铵从白云石中提取氧化镁的新方法、利用静置后处理从白云石中除钙提取镁的新方法、人工氧化镁制造镁砖的配料法和强化粘度的风化法、铝铁沉淀生产超纯钼酸铵或钼酸的新方法、两步还原提炼纯钼的新方法。出版专著5部,分别是:《平炉炼铁厂设计》(商务印书馆,1954)、《专业化炼钢-平炉结构与车间布置》(冶金出版社,1958)、《活性在冶金物理化学中的应用》(中国工业出版社,1964)。未发表的稿件有三篇,分别是《冶炼厂设计》(北洋大学讲座部,1950)、《钢铁冶金原理》(北京钢铁学院出版部,1977)、《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导论》(九三学社贵州省委、贵州省科学院、贵州省金属学会,1984)。发表论文160余篇。

重返巅峰

中国科学院院士柯俊

柯军,男,汉族,浙江黄岩人,2007年6月23日出生,1965438。1938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曾就职于原经济部工矿调整司,负责原材料的验收、运输、仓储等工作。65438-0942年驻印度,在印度塔塔钢铁厂实习。194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1948年获自然哲学博士学位,从事合金中相变机制的研究,终身被聘为理论金属系讲师。1954起,任教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历任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主任、物理化学系主任、副院长。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和英国沙里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兼任:日本金属学会、印度金属学会名誉会员,中国科技史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教学与研究学会筹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金属研究所名誉研究员,中国金属学会、有色金属学会原常务理事,北京科技大学顾问,北京大学古文明研究中心顾问,中国社会科学古文明研究中心顾问。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是院系常委,现为资深院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何李奖。

教学:讲授金属物理学、相变和扩散、金属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材料科学和工程方法论。

科研:从1948开始从事合金中相变的研究,首次发现并提出贝氏体剪切机制。在钢的过热性能和合金钢的贝氏体相变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发展成为国际上该现象的主流理论,1956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56年初,在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主持开设金属(材料)物理专业和金属(材料)物理化学专业,培养冶金金属材料研究人才,在国际上享有崇高荣誉;在1958 ~ 1964期间,积极为国家储备战略金属材料,开展了我国急需的新材料的制备技术和质量研究(如镍钴节约电热丝电热材料、电表硬磁材料、稀土元素在钢中的应用),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1964年获国家新产品技术奖;从1977开始研究微量元素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及机理,从1989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74以来,开辟和探索了冶金(特别是生铁和生铁炼钢)的历史研究,冶金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中华民族的团结、生存和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1987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90年代,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教委的领导下,原国家教委起草了“超级钢研”攀登B“国家重点科研”论证(现已转入973项目,担任专家组顾问);随后他又把主要精力转向另一项具有战略高度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教委的科学家、教育家(如张光斗、张炜、卢永祥、石昌绪院士等)共同探讨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调研并起草了由中国科学院技术部送给李岚清同志的专题报告。1996年承担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的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方案”项目“材料类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同年主持冶金与材料工程拓宽专业试点班,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重返巅峰

中国科学院院士肖基梅

肖基梅,男,汉族,湖南省凤凰县人,出生于1920 65438+2月。材料学家、冶金学家、冶金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3交通大学唐山理工学院毕业,2月赴美留学1948。1949 1获得美国密苏里大学冶金工程硕士学位,8月获得1950冶金博士学位。我在林登伯格钢铁热处理公司实习了一年半,然后在艾可产品公司和美国克鲁斯堡钢铁公司做了五年半的研究冶金学家。1957年7月,冲破美国政府的阻碍,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7 10在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任教至今。历任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材料失效研究所所长、环境断裂开放实验室主任。1978被聘为国家科委冶金新材料组、腐蚀科学组成员;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改称院士)。1991年,中国科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历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第一届、第二届副会长,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理事、材料科学学会理事长、荣誉会员;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顾问;还在中国军工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航天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专业委员会任职。1999-2000年担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副理事长,为我国博士后制度的建立做出了贡献。1977至1986获北京科技大学优秀教师、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冶金教育劳动模范等称号。1989国务院侨办授予他全国杰出归侨称号,中国科学院授予他荣誉印章,表彰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1984和1991年,两次当选北京市海淀区人民代表,并担任国际学术期刊《Adta Metallurgica》和《Scripta Metallurgica》中文编辑1980至1995;1999美国腐蚀工程师学会(NACE)授予“高级会员”称号。1996,国家科委、教委授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作者称号。从1977到1999,* * *获得部级奖励27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教学:40多年来,为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物理和材料物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热力学、金属材料学、腐蚀金属学、合金相论、金属物理学、断裂力学、断裂化学、金属的韧性和韧性、合金能源学、材料学等课程。先后应邀在国际专业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12次,并应邀到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等国家讲学,在国际材料界赢得了较高的学术声誉。传播材料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在我国材料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编写教材,出版专著15部,共计560多万字。其中《合金能量》和《合金相和相变》分别在1988和1992被国家教委评为国家级优秀教材。《材料的应用与开发》获1990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并根据书中内容,导演拍摄成20集电视科教片,已在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正式播出两次。1989年3月,以石昌旭院士为首的评审专家组认为:“这是我国电化教育领域的一个创举,为干部继续教育做出了贡献”,“材料科学方法论”获1995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此外,他主编的《金属腐蚀手册》获得1991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材料的表面与界面》和《中国稀土理论与应用研究》分别获得1993和1995高等教育领域优秀图书奖。从1962至今,培养了53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科研:从事金属材料基础理论研究。早在50年代中期,人们就对Cr-Mn-N奥氏体不锈钢的相图、相变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提出了节镍奥氏体不锈钢基本成分设计和力学性能计算的新方法,并获得美国专利。回国后继续研究节镍不锈钢和耐热钢新钢种。主要从事合金钢、晶界吸附、脱溶析出、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开裂和氢致开裂,为中国Cr-Mn-N不锈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81 ~ 1985是国家科委两个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金属腐蚀机理研究”和“金属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的主持人,1986 ~ 1990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93 ~ 1997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攀登计划支持的重大项目“材料损伤、断裂机理与宏微观力学理论”的联合负责人。在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工程构件的断裂分析和研究受到高度重视。从1974到1985,先后对我国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电力、建筑、兵器、航空、航天、原子能等工业部门的13项目的工程材料和构件进行了断裂分析和安全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程材料和构件断裂方法。1983获国防科工委、冶金部攻关优秀奖。1996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首次提出断裂化学分支学科,成为断裂力学、断裂物理学和断裂后三大理论支柱之一,为断裂力学理论和断裂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停止生活?1985年,北京科技大学失效研究所成立,1986,国家教委下属“环境断裂开放实验室”成立。从1977到1986,以其为首的科研组针对国家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发展前沿科学的需要,系统地研究了金属材料的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机理。研究发现,在各种体系中,压应力都能导致金属材料的应力腐蚀开裂。同时,找出了稀土元素提高低合金结构钢抗硫化氢应力腐蚀性能的机理。发现扭转裂纹和缺口试样都能引起氢致裂纹。证明了氢可以促进塑性软化,并提出了氢致软化的机理。通过系统分析金属材料相图中的各种变化、形变、相变、化学变化及其对氢致开裂的影响,统一了各种氢致开裂的机理。被国内外同行誉为“最系统的研究”、“处于世界科学进步的领先地位”。他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发表了300多篇论文。因为在该领域的突出贡献,1987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近20年来,学术界不断提出新的思想和观点,发展了新的学科体系,建立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的“材料科学”和“宏观材料科学”新的学术体系,在该领域发表了50多篇论文。

重返巅峰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清时

高清时,男,汉族,福建厦门人,出生于1934年8月。1957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和TUNS大学高级客座教授,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大学和研究所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地面控制中心设计负责人之一(负责计算机系统设计,后移交军方)。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兼职首席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客座教授,深圳大学名誉教授。1978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大会先进工作者,1984年被国家科委授予第一批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教学:指导过70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

科研:从事大型和巨型计算机体系结构(1958 ~ 1980)、并行算法(1973)、自然语言及其处理(1980)、人类智能及其模拟与应用(1980)。中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专门为两弹一星研制、被誉为“功勋计算机”的109 C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负责人;中国第一台超大型矢量计算机新架构原理的提出者和总体设计负责人;中国第一个管理程序(在109 PC上)总体设计负责人。先后学习指导了博士、硕士两批学生,创汇300多万美元。获国家一等奖2项(1项为理论提出者和总体设计负责人,1项为系统设计负责人之一);科学院特等奖一项(集体);全国科学大会四大成就奖。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计算机应用;2.并行算法和并行处理;3.自然语言及其处理;4.人类智能及其模拟和应用。专著有三部:《向量计算机》(科学出版社,1984)、《计算机系统结构论文选》(新华出版社,1985)、《智能系统基础与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在国内外一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一种可变结构总线的常数排序处理器阵列》、《一种无冲突存取系统的斜排列方法》、《技术分析机器翻译》、《宏变换原理》、《稀疏矩阵运算的向量计算机》等学术论文70余篇,完成《通用大型晶体管计算机系统设计与逻辑设计》109、《通用大型电子管计算机系统设计与逻辑设计》1165438等重大项目论证报告30余篇

重返巅峰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国治

周国治,男,汉族,广东潮阳人,出生于1937年3月。1960年7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提前留校理化系。1979去麻省理工学院深造。回国后,1984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首批“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此后多次出国讲学、合作科研,并在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等多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1995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他是中国金属学会理事,《国际矿冶杂志》编委,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兼职教授。

教学:周国治主要讲授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冶金热力学、相图计算、冶金动力学和统计热力学。他指导的博士论文获得了2000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科学研究:周国治的科学研究领域主要是“材料的冶金和物理化学”。其主要贡献可以概括为:1。多元熔体和合金物理化学性质的计算。导出了一系列计算各种体系熔体热力学性质和相图的公式,总结了一些新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新一代解的几何模型,解决了30多年来世界上几何模型的固有缺陷,为模型选择和计算的完全计算机化开辟了道路。最近在这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进展,几何模型发展为统一模型,热力学性质的计算进一步扩展到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计算。2.氧离子迁移理论及应用。周国治及其研究团队系统研究了氧离子的迁移规律,并将这一理论成果应用于各种工艺过程,提出了“无污染脱氧”、“无污染提取”等新的冶金概念和工艺,为描述和模拟各种冶炼过程奠定了基础。该成果已获得多项专利。3.微小颗粒下材料的物理化学行为研究。主要研究微小颗粒下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已成功应用于纳米材料、储氢材料和赛隆材料。周国治的许多科研成果被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周模型”和“周方法”应用于合金、熔盐、矿渣、半导体材料等体系,处理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研究成果还被系统地编入多部高校教材和专著,用于指导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论文工作。周国治发表了150多篇论文,获得了两项中国专利和三项美国专利。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重返巅峰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南宪

陈南宪,男,汉族,浙江杭州人,1937年6月出生。1962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任教于北京钢铁学院,1962至1980任助教、讲师;1980-1986,宾夕法尼亚大学、维拉诺互助大学、IBM访问学者、研究员。1984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气工程与科学博士学位,1997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在是博士生导师。2000年5月任清华大学教授、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兼职:国家高技术功能材料专家组组长、《中国物理快报》副总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职业教育学会理事长,中国材料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华侨委员会委员等。获1981 CDC技术发明奖;1991北京市优秀教师奖;1993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4国际理论物理中心高级研究员奖,2001国家863计划15年重要贡献奖。

教学:主要讲电动力学,振动与波动理论,热力学,分子物理。

科研:主要从事固体界面声子谱和应用物理中反问题的研究。主要成果集中在石墨层间化合物和应用物理反问题的研究。第一部分从第一原理出发计算了石墨和锂石墨的光学性质和色散关系,并分析了等离子体发射的来源。在国际上,用数论方法从结合能得到了一个简单而严格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公式,结合虚拟结构设计解决了建立原子间、离子间、原子与离子间相互作用势的一系列问题。与国际先进软件平台接轨,建立了面向国家目标,具有一系列自主原创内容的科技材料仿真设计实验室。新型稀土化合物和半导体材料的结构和界面研究取得突破。反问题的研究包括黑体辐射的反问题、声子比热引起的声子能谱的反问题、晶体总热坍缩原子的两体相互作用、费米系统的能谱、单电子周期性势坍缩引起的等效离子电子相互作用等。(有些方法是我自己发明的)。比如第一次利用数论中的傅里叶卷积和Mobius变换得到了问题的两个严格形式解,并分析了问题的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所建立的比热反问题的通解,推广和统一了爱因斯坦解和德拜解,在凝聚态物理的应用上是创新的。黑体辐射反问题的普适解为遥感和天体物理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以上作品得到了英国《自然》杂志主编的评价,认为是开创性的作品,方法非常巧妙。此外,《物理评论》、《物理快报》等重要杂志也有专门的评论,并命名为陈定理。在核结构、电路分析的幻方变换群、静电屏蔽、薄膜的光学性质、调制法测量焦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表论文数十篇。代表作主要有《锂石墨光谱的从头计算》和《离子激光的起源》以及《修正的莫比乌斯定理的物理应用》;他的翻译包括傅立叶变换及其物理应用,振动和波动物理学等。

重返巅峰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长春

葛长春,男,汉族,浙江平湖人,1934年3月6日出生。* * *党员。1952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冶金物理与冶金专业。1952-1984在冶金部钢铁冶金总院冶金室、压力加工室、粉末冶金室任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室副主任。1980 10 ~ 1983年4月作为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员,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材料科学研究所和柏林工业大学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从事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研究,获得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85至今在北京科技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88被人事部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0被国家教委、国家科委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兼任:中国金属学会粉末冶金专业委员会特种材料及制品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陶瓷学会分层与梯度材料学会主席;世界陶瓷学会自蔓延高温合成学会理事;《SHS材料技术与粉末冶金工业重点工程材料国际期刊》等国际国内期刊编辑委员会。

教学:到2002年,培养8名博士生和12名硕士生。

科研: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1960-1984,负责生产浓缩铀235的纳米孔径分离膜的研制,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纳米材料实验室,包括金属与非金属、粉末合成、材料制造、性能测试等。是国家一级发明奖“二级分离膜制造技术”和冶金部科技成果奖二级“五级分离膜制造技术”的第一发明人,科研项目“以复合氮化物为烧结助剂的氮化硅基陶瓷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氮化硅陶瓷燃烧合成的应用基础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 ~ 2000提出、论证并指导完成“863”项目“抗高温等离子体冲蚀功能梯度材料研究”,已通过验收。“以氮化物为烧结助剂的氮化硅陶瓷”获发明专利(87101293.6)。1985年,他创办了特种陶瓷粉末冶金实验室,并与其他教授一起,先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粉末冶金博士点和北京科技大学非金属材料博士点。在国内外各种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64篇,包括《北京USTB实验室特种陶瓷粉末冶金自蔓延高温合成研究》、《中国USTB LS CPM自蔓延高温合成复合材料新进展》、《FGM自蔓延高温合成的现状与趋势》(主题演讲)等。,其中SCI收录15,ISTP收录11,CSCD收录8,EI收录19。专著。

重返巅峰

陈先林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先林,男,汉族,四川遂宁人,出生于1928年9月。1949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65438-0954,一直在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任教。历任冶金机械教研室主任、机械系副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现为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国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