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唐玄奘的小故事
玄奘离开长安,去了瓜州。首先,他被李畅抓住了。后来因为李畅也是佛教徒,玄奘被释放了。玄奘被放出来后,去了一个寺庙拜佛。他偶然遇到一个叫石盘陀的和尚,希望请一个和尚为他受戒,让他出家,于是请玄奘帮忙受戒。当他得知玄奘要去印度求法时,大为钦佩,发誓要帮助玄奘,随师父去印度。
但经过几天没日没夜的努力,石盘陀怕玄奘在五峰被俘而放弃他,怕他被杀,竟产生了杀师叛变的邪念。一天晚上,玄奘刚躺下睡觉,就发现有人朝他走来。他定睛一看,是石盘陀,抽出一把刀,走近他,走过来,又回来,走过来,又回来。玄奘知道自己动了杀心。
这一刻,无论是严厉的训斥,还是求饶,都会激起石盘陀的杀戮之心。于是玄奘静静地坐着,闭上了眼睛。看到这一幕,石盘陀不敢下手。他徘徊了很久,最后把刀放回鞘中。第二天早上,石盘陀终于承认了。于是玄奘送给石盘陀一匹好马,他骑着胡人送的那匹瘦瘦的老红马上了五峰。
2.为人慷慨,服务他人。
玄奘法师经过两年的艰苦跋涉,抵达印度,受到那烂陀寺著名百岁高僧杰贤的拜功,勤学佛学,数年精通藏经、法度、学说,因此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但也招致了印度一些僧人的嫉妒。
有一天,一个顺外道士自以为学识渊博,无与伦比,于是在那烂陀寺门前贴了50本难念的经,声称谁要是能破解其中的一本,就立刻砍掉他的脑袋。庙里的和尚闭门不出,任他叫骂。第四天早上,玄奘走到殿前,把精一扯下来,不屑看一眼,然后解释精一。异教徒们面如死灰,为了履行誓言,不得不拔剑准备自杀。玄奘很大度,拦住他,让他做自己的仆人。
很快,玄奘就被与大乘上师般若多的辩论和小乘经典的学习迷惑了。他听说异教徒会解释,就让他自己解释。俗人诧异道:“我是下人,怎敢对主人说教?”玄奘答:“那经典我没学过。既然你精通,我就该向你请教。”解释完外道,玄奘谢了,放了他。这件事之后,全寺的和尚都佩服玄奘的博大精深。
3.龟兹辨经
玄奘西行途中路过龟兹,受到当地人的热情接待。之后,玄奘去拜访了当地最高级别的法师木叉·曲多。因为木叉曲多有点看不起玄奘,还说玄奘西游记没必要,到处鄙视,所以在木叉曲多寺举行了经文歧视。由于木叉·屈多处处傲慢,最后被玄奘打败。这件事之后,木叉·曲多再见到玄奘就不敢再坐了,而是站着和玄奘说话,以示敬意。
扩展数据
玄奘(602 -664),本名陈_,河南洛阳偃师市人?唐代著名高僧,法香宗创始人,被尊为“三藏大师”,后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甄珍并称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为了探寻佛教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异,在贞观元年西行五万里,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得到真经。他研究当时大乘、大乘的各种学说,研究了十七年。公元645年玄奘归来,共带回舍利子150件,佛像7尊,佛经657部,长期从事佛经翻译工作。
玄奘及其弟子翻译了75卷(65,438+0,335卷),翻译的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深秘经》、《瑜伽师地论》、《唯识实现论》等。《大唐西域记》12卷,记述了他在西游记中亲身经历的110各国的山川、河流、城市、物产、风土人情以及传闻中的28国。西游记以玄奘取经的故事为原型。
玄奘被全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他的爱国精神和对弘扬佛教的巨大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和世界和平的使者。
他以无我无众生不长生的精神,西行取经,体现了大乘佛教菩萨及渡一切众生的真实事迹。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甚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和精神现在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历史评价
玄奘是研究中国传统佛教成就最大的学者之一,也是传承印度正统佛教的大师。他不顾艰难困苦,千里迢迢到天竺、万里寻佛,收集大量佛教典籍,翻译讲学,撰写了《大唐西域记》,不仅深刻影响了东亚文化(包括中国文化、朝鲜文化、日本文化)的发展,也为东亚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译经史上,玄奘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中外翻译家对典籍翻译各有贡献,但总体上玄奘的成就在他们之上。印度佛教,从弥勒佛、左雾、秦时,到陈那、护法、戒贤等人,一直分为佛教、佛学、佛学、瑜伽五大分支。玄奘的翻译工作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无疑起到了相互了解和学习的作用。
百度百科-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