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杭州是什么样的?
北宋时,杭州由“两浙路”统治;大关元年(1107)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谦、彰化、富阳、邓鑫、严观六县。当时人口已达20多万,是江南人口最多的县。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造、造纸工业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它是中国四大商埠之一。杭州做过地方官,非常重视西湖的整治。元佑四年(1089),著名诗人苏东坡被任命为杭州知府,再次疏浚西湖。用疏浚出来的淤泥堆成一条横跨南北的长堤(苏堤)。上面有六座桥,沿着堤岸种着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丽。又开了茅山河和堰桥河,然后挖了六口井,这样卤水就不会流入市场,人们想喝什么就喝什么。
经过北宋150多年的发展,杭州的鼎盛时期始于南宋。南宋建炎三年(1129),在杭州设宫,升临安府,统治钱塘。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谦、彰化、富阳、新城和龚燕九县,地域大致与唐朝相同。绍兴八年(1138),都城在此,杭州城墙大扩建。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即皇城和方圆九里,被凤凰山环绕,北起凤山门,南至江干,西至万松岭,东至后朝门。皇城之内,殿宇、殿堂、楼阁林立,宫殿、皇家园林众多。外城南跨吴山,北切武林门,右接西湖,左接钱塘江,气势磅礴。城门13,城外有护城河。因为北方很多人随朝廷南迁,临安府人口激增。咸淳年间(1265~1274),居民人数增加到124万余人(含本县)。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钱塘、仁和两县来说,43万多人口。
人口的增加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南宋城市经济的繁荣不仅超越前代,而且位居世界前列。当时临安有许多手工作坊,生产各种日用商品,尤其是丝织业,编织技艺高超,能生产出许多精美珍贵的丝绸制品,在全国享有盛誉。
据《武林旧事》等书记载,南宋杭州有440家商家,各种交易兴隆,应有尽有。对外贸易相当发达,日本、朝鲜、波斯、大连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之有外交关系和贸易关系。朝廷设立了“市舶司”来负责其事务。经过改造,西湖风景区更加迷人,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餐馆、茶馆、艺术作坊、旅社、夜市等服务业也很繁荣。
南宋时,杭州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建立了最幸福的府邸——太学,以及武术、医学、数学、历史等学科的学校,有来自临安付雪和钱塘、仁和两县的学生近千人。这里的书店很多,刻的书都很优秀。当时绘画艺术十分繁荣,《西湖十景》由南宋画院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