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文化如此著名的徽州,会改成黄山?
01.婺源德皖事件
说到改名,不得不说婺源出了安徽,意味着徽州近千年的稳定划分被破坏,也减少了后来改名时的顾忌。婺源两次脱离安徽,都是在建国前。
第一次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1934年,蒋介石是?打土匪?是的,婺源曾经划入江西,但是遭到了徽州各界人士的反对。最后迫于压力,婺源在1947重新划归惠州。
解放战争时期,数百万解放军渡江,婺源第二次与安徽分离。由于种种原因,婺源归入江西,不再属于徽州。
婺源第二次离开安徽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民众是否因为当时的混乱局势而有与回安徽相关的诉求。
02.行政区划
新中国成立几十年,安徽的行政区划变化很大,这里就不赘述了。有意者可以网上搜索?安徽历史图集?那段时间的行政区划完全让人耳目一新,不可思议,尤其是50年代?超级大芜湖?然后呢。超级大蚌埠?。
说重点,我先说1982。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有?地区?这个行政区划(省与县之间,有点类似现在的地级市),位于皖南哪个?徽州地区?。这一时期的徽州面积比古徽州大得多。除原有的徽州五县外,又增加了石台(过去石台县的主体)、太平、旌德三县。对了,虽然历史上这些周边郡县并不是古徽州的直辖市,但也是被徽州文化覆盖的。此时屯溪市(县级市)由1976重新设立,已经是徽州区委所在地。
03.小黄山市的建立
1979年,总设计师爬黄山后,在?打出黄山的招牌?标语下,在1983,歙县黄山乡(图中?1?所指区域)更名为汤口镇,划归太平县,同时太平县改为黄山市(县级市)(以下县级黄山市统称小黄山市,地级黄山市称为大黄山市)。
由于各种现实利益的纠葛,黄山在当时是徽州的香饽饽,而小黄山地广人稀(只有十几万人)。黄山旅游热潮之初,小黄山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徽州地委却没有受益。
同时,当时地委和省委之间也有分歧。省里很多文件不经过地委直接传达到小黄山市,也是激化矛盾的一个方面。正是由于上述情况,再加上当时惠州的旅游管理混乱(其实现在也很乱),地委一直在和中央争论,所以惠州改革势在必行。
04.大黄山市的建立
1987年,小黄山市和县级屯溪市同时撤销,设立大黄山市,取代徽州区。原县级屯溪市更名为屯溪区,小黄山市更名为黄山区,歙县西部的岩寺镇等四镇三乡独立划出,设立徽州区。
由此,大黄山市的面积较徽州萎缩严重,仅包括古徽州的四个县,屯溪区(和一个黄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