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镇简史。
安源镇位于甘谷县北部,距县城17公里,海拔1420-1890米。东接八里湾乡,南接新兴镇,西接大石乡,北接大庄乡、通渭县,与甘(谷)、甘(谷)礼相连。面积155.25平方公里,全镇辖36个行政村,170个村民小组,12061户,45842人,其中农业人口44109人。2009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342元,人均粮食产量214.4公斤,耕地面积10.5万亩,其中粮田面积81.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3.6659亩,占13.6438+0%。镇政府驻地西城村,位于北纬34° 53′,东经105 16′。
安源镇在古代被称为周琴或柳城。宋天喜二年(公元1018),安远村设在周琴,随即属通县。西夏常来北侵,意为“固其远”。元、明、清乃至国民时期都是通渭重镇。1950年秋划归甘谷县管辖,先后建立安源区、安源人民公社、卫东人民公社、安源乡。2001 65438+2月,经省民政厅批准,撤乡建镇;2003年7月,被省体改办批准为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宋天喜二年(1018),设安远寨,西夏常自北侵,意为“以安其远”。它属于周琴,然后属于通渭县。1950年秋,划归甘谷县管辖,设立安源区。1956设立安源乡,1958改为安源公社(曾改称卫东公社),1969改为向阳公社,1972改为康家滩公社。1996,面积143.3平方公里,人口3.2万,辖大城、北城、程楠、西城、北川、林家店子、麻池窑、阳瓦寺、黄河、安坡、后川沟、苏家沟、姜家山、王台、石家沟。2001 65438+2月,经省民政厅批准,撤乡建镇。
古代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兵家必争之地。解放前,这里被称为“不夜城”。甘(古)丽(新)和同(威)甘(古)公路在此交汇,是甘谷县的“北大门”,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顺畅,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贸易活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今天,仍有“天水古关”、杨六郎墓、古城墙、西校区等遗址。“天水古关”、杨家将战场、古城墙、香山等“安源八景”构成了安源独特的旅游资源,极具开发潜力。安源已成为甘谷县北部最大的物流中心、教育卫生中心和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