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山寺的历史沿革
宋太祖干德二年(964),朝廷给慈寿禅寺20公顷田地供养僧人。宋仁宗景祐初年(1034)对寺庙进行了全面扩建和修缮,修建了方木亭、云涛亭、苍霞亭、苏禄亭、石屏轩、宋风亭、沃云厅、白云厅、海月厅、延寿厅、西来室、幻境室、清净室、采光室。数百名僧侣住在那里。元二十四年(1287),庙毁于火。至元二十六年(1366),住持沈工重修寺庙,恢复旧貌。元末,又遭战乱破坏,僧人散了。明太祖洪武十一年(1378),方丈道杰重修法堂,随后修建了祖堂。洪武三十一年(1398),方丈香江大师集资修建香厨、厅堂、厢房。永乐九年(1411),住持永庆法师重修了毗卢阁、伦藏阁和钟鼓楼,后来又有一批法师重修了大雄宝殿。到宣德八年(1433),慈寿寺塔已有300多座寺庙,再现了闽中名刹的风貌。嘉靖年间(1522-1566),慈寿寺内塔毁三次,寺毁,仅伦藏殿和钟楼幸存。清朝时期,寺院日渐衰落,未能恢复明初的规模。光绪十一年(1885),住持童渊大师敲木鱼,四处筹款,重修大雄宝殿。今天,在大英雄的大厅里挂着对联:“胡夫初兴慈寿寺塔,敲鱼复兴古囊山”。1908期间,袁志大师和慧贤大师先后修建了禅堂、唐琦、仓库、客房、钟鼓楼、伽蓝寺、祖庙、功德殿和左右走廊。1932年,方丈换灯,证明苗毅大师重修方丈室和山门。这些建筑都是砖木混合结构,至今保存完好。1949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对囊山慈寿寺塔的保护和维修,支持僧人按照佛教丛林条例管理这座千年古刹。1951年,在华侨僧人的支持下,修建了毗湿奴石塔,创建了茶塔,并增设了藏经阁。1956年,住持华光大师主持建立了“崀山慈寿寺中兴碑刻”。文革前,寺里还住着30多个和尚。文革期间,僧人分散,停止佛教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到恢复和落实。1981年,崀山慈寿寺塔经政府批准作为佛教活动场所重新开放。僧侣们回到寺庙,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同时筹集资金,重新塑造佛像,彻底修复寺庙。1983年,慈寿寺塔被列为汉区全国重点寺庙后,修复步伐加快。23位僧人发扬“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耕田、护林、开垦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