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逻街经济调查

悠久的历史提升了阳逻的品位,独特的区位决定了其在武汉开放发展经济建设中的特殊地位。

与时俱进,百业兴旺;

阳逻是忻州的工业经济中心。在旧社会,阳逻工业主要是手工业。主要行业有纺织业、竹木业、修理业、食品加工、金属加工、工艺加工等228户,均为私人作坊,规模较小。明清时期,阳逻地区家家织布、纺线,生产的印花布、白棉布(俗称土布)在国内外市场非常有名,远销安徽、云南、广东、广西、河南、贵州、四川、江西等国,为忻州纺织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0年4月,阳逻童渊村(现新岙村)成立了织布生产合作社,这是新洲集体工业的第一家。在它的带动下,阳逻个体手工业者纷纷成立手工业工会。1957年,阳逻漂染厂成立,是忻州第一家合作企业。

1966—1985是阳逻产业发展的高潮。20世纪70年代初,为适应新洲“五小工业”发展的需要,阳逻先后有大小工厂134家,包括湖北高中压阀门厂、新洲县化肥厂、新洲县磷酸盐厂、新洲县水泥厂、新洲县印染厂、新洲棉纺厂、新洲汽车发动机厂、新洲造纸厂,其中七家是县八大企业。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26981万元,阳逻为121364万元,占全县的53.5%,全县工业税收2420.3万元。阳逻1625.3万元,占全县的57.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有企业有序退出市场,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及时涌现,一批外资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进驻阳逻。现在中国有大中小企业(包括民营企业)3200多家,形成了临港工业、建材工业、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化工工业、纺织工业和食品生物工业等七大工业体系,工业门类正在逐步完善。

阳逻的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从人类共同生活时就开始了原始的农业生产。农业生产以传统的种植农业为主,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1950以后,阳逻农业经历了个体农业、集体农业、土地承包三个阶段,农业种植由单一种植向合理种植、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转变,大大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价值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1950-1954年,解放后,阳逻农民分到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从1954到1958,阳逻农村的土地从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都是集体所有。上世纪70年代,农村大力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平山填湖,人造平原,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从1963到1980,阳逻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合理布局农业种植,推广使用农药化肥,大大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从65438年到0983年,阳逻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把传统农业变成科技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2004年,阳逻实施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对农民实行“一免两补”政策。农民由出钱种田变成有奖种田,种田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民收入比70年代增长了15-20倍。

阳逻商业依托水陆商埠优势,自古以来货物畅通,不同时代各具特色。

1921年前左右,阳逻市场比较发达。最繁荣的行业是棉纱、土布、杂货,是忻州、红安、麻城等地棉纱、土布的集散地和转运点。布匹经销商35家,其布匹产品转卖国内外市场,声誉较高;有40家杂货店,经营香烟、酒、糖、盐、酱制品、蛋糕和其他商品。酱品、糕点很有名,团风、黄陂、英山的客户经常订货;水产品非常丰富,河南、安徽的鱼贩子常年驻扎在这里卖鱼;屠宰业6户;有38家餐馆、酒吧和客栈。1938后,日军占领阳逻,查封店铺,抢购棉花。店主纷纷出逃,市场逐渐萧条。

1956年2月,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阳逻共有私营企业主327家,其中公私合营113家,合作商店88家,经销店76家。

1960后,由国家投资在阳逻建立百货、纺织、石油、五金、副食、医药三级批发业务。在公私合营的基础上,建立了饭店、旅馆、印染、洗浴、摄影等国有服务商业,覆盖了全县的西半部,年销售额占全县的1/3以上。政府引导私营业主走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了公私合营的转变。国有商业和供销社逐步按照计划经济模式发展,成为市场主导。到1985,阳逻共有商业零售网点94个,从业人员435人。阳逻购物中心、泰丰购物中心和江城购物中心都非常受欢迎,年销售额为600万元。1994以后,计划经济模式被打破,个体商业逐渐取代了国有集体商业的地位。到2005年,阳逻个体经营户发展到2867户,商品近40000种,酒店163家,大型市场6个,宾馆42家,美容院134家,为人民生活提供了广泛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