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场是什么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

扩展知识:

伟大转折关头的历史性决策;

马克思、恩格斯在* * *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打开了世界市场,使全世界各国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可能”,并指出“正如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不文明的、半文明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

使农民民族服从资产阶级民族,使东方服从西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6页。马克思所说的从属过程,无疑是西方国家对东方国家进行侵略和掠夺的过程,是东方国家接受血与火洗礼的过程。

近代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的机遇,从长期领先世界几千年,到大大落后于世界。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腐朽势力的统治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

为了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无数仁人志士和各阶级代表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比较著名的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封建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清末立宪运动、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事实证明,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以及其他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的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新的社会力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弊端,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反思。这种反思为中国先进分子放弃资产阶级共和国计划,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接受社会主义思潮创造了条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7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中国的先进分子。俄罗斯人口众多,国情与中国相似。俄国革命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他们提出:走俄罗斯道路,这就是结论。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诞生了1921。中国* * *是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中,在中国人民反对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

中国一经建立,就把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国家,革命面临着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特殊国情。

落后分散的小农经济及其社会影响根深蒂固,饱受西方列强侵略压迫,经济文化十分落后。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来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成为首要问题。

中国的青年人曾经简单地运用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原理和俄国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的经验,从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到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先后遭受了严重的挫折。正如林所指出的:“我们常说中国和中华民族不会灭亡,但是谁能拯救他们于危亡呢?

我怎么才能不死?我觉得没有马克思主义或者不善于掌握马克思主义,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林:《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林文集》,华谊出版社,1996,第463页。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人民从革命斗争的挫折和教训中深刻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革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用教条主义的观点来对待马列主义。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深刻分析了中国的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经过不懈的探索,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动力,提出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两步走战略。

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以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指引着中国革命的航船乘风破浪、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