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版钱学森经典语录
“普通人的一面”一直是我读钱学森先生的故事时最困惑的一点。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在试图告诉人们,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不是一个普通人。看来他天生就是个“天才”。他一辈子,心里只有国家。他身上没有平凡的故事,只有伟大的事迹。这一点始终说服不了我:他也是有老婆孩子的人。他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他们给了他什么影响?他来自那个特殊的年代,有没有犯过让他后悔的错误,有过怎样的心理斗争?
当然,这不同于娱乐新闻惯于炒作的名人隐私,也没有“伟人捉虱子”那么无聊。“还原普通人的一面”的核心是全面真实,没有粉饰和回避。
据说这本书是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批准的。想必他是从“普通人的一面”看到了一个相对真实的父亲,一个相对纯粹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但他在生活和政治运动中也有平凡的一面。事业的伟大,终究洗不掉时代和生活烙在一个人身上的历史。既然你是一个人在所有的世界里,怎么能超越三界呢?钱学森没有生活在真空中。回国后,他正处于国内政治运动的“多产年”,也难逃“对那段历史一笔带过”:他和秘书一起张贴大字报,在党报上撰文论证“亩产万公斤”的可能性...叶永烈的书没有回避这些所谓的“敏感问题”,这恰恰是它的价值所在。
历史问题,历史自有公论。作为叙述者,我们不必遮遮掩掩。其实我们宣传这些典型人物,一方面是为了让人们记住他们的贡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激励后人,让他们从中汲取成功。如果随意涂抹“神一样的光环”,必然会让人敬而远之,望而生畏,甚至看透历史虚伪的一面。最后只能是伟人孤独于神社,而普通人与普通人对立。推广他们有什么意义?
但是我们在塑造“高大全”这个人物的时候,似乎有一定的传统。
前不久,我在大庆油田采访的时候,听到一个故事。大庆油田总工程师王启敏被誉为“新时期铁人”,媒体铺天盖地,王启敏的英雄事迹广为人知。但这多少让铁男有些尴尬,他并不认识报道中的“高大的王启敏”。单位组织学习“王启敏精神”,王启敏也参加了,只好说“我们一起在报纸上学习王启敏”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当然,死者至少避免了这种尴尬。他已经失去了面对身边的同事亲人时那种“看别人特别尊重”的难受感,但后人还是要面对的吧?当我们总喜欢以“高大全”的形象来刻画一个典型人物,并赋予他们“神一般的光环”时,不仅会让读者和观众敬而远之,也会让熟悉他们的人对历史产生怀疑。那我们的信仰可以在哪里塑造?
感谢您对送书搜索区的支持。如果您满意,请将其作为最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