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初中历史老师,应该注意什么?
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是有职称的人。所以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标准一定是要有基本的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是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工作的一系列教学行为。在课堂上,学生根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接受思想教育,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和教学研究五个方面。一个好老师应该做到:
1,能做出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
清楚了解所教课程在学科整体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够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正确把握教材内容、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编写切实有效的教案;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正确掌握教学媒体的使用。
2、能进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质量是评价教师工作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可以做到“五看”:看导入法。如果要认为授予新服务的原则是不喧宾夺主,或开门见山,或联系旧,或设置悬念,或引入故事,或创设情景,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教学类型等因素,采用不同的引入方式。第二,能准确运用教学语言。做到“三有”:形象、感性、幽默感。不同学科的教师不仅正确、恰当地使用学科术语,而且各有侧重。语文教师要强调语言的感染力,数学教师要强调语言的逻辑性和有序性,政治历史教师在分析问题时要表现出语言的严谨性和严密性,社科教师要把语言表达得简洁、准确、有启发性。教学语言评价有“六要”:思路清晰、构思全面、反应灵活、仪表得体、教学态度自然、表达准确。第三,教学中适当提问。启发式教学不是问答式教学。提问要适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并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肯定和总结。第四,能正确认识板书的作用。板书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将本节课的知识点整体有序地呈现给学生,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有深厚的板书功底:准确、科学的文字和图片;层次分明,组织有序;书写(绘图)规范,堪称典范;有重点、有计划;布局合理,艺术性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第五,我能善于总结。对一节课后所讲的知识形成系统的总结是有启发性的,有利于学生的拓展和延伸。
3、能进行科学有效的辅导。
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选择作业形式,布置作业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合理控制作业数量和难度,作业要求明确,指导及时;使用合理的批改作业方式,可以正确总结学生作业中的常见问题,将批与改、批与评结合起来,及时提供课后辅导,不仅是对课程内容,更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
4.有科学的评价技巧。
一个科学命题。通过准确的分析,根据教学内容的目标和要求,考试的目的和内容,确定题型的难度和类型,掌握编制考试题型的一般原则。第二,可以科学分析。根据每道试题的质量和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撰写客观、科学的测试质量分析报告。
5.树立主动学习和研究意识。
好老师首先应该是学习型老师。优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充实自己,提高教学质量;其次,依托项目研究,主动参与,做研究型教师。要成为好老师、名师,必须会学习,教学即研究,树立“小课题”意识,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梳理独立撰写研究论文。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必要途径。在听课、讲课、评课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具体要求是听、说、评得当。
善于听课。主动深入到同一个班级,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一方面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另一方面可以全面客观的了解学生,为自我成长打下基础。
强化讲座。讲座作为教研改革的一种手段,可以有效调动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研究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佳途径之一。好的老师能够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备课思路,从而与他人交流、分享、提高。
知道如何评课。对班级的评价不是否定或批判,更不应该借题发挥。一群人会攻击它,批评讲师,或者干脆一棍子打死,永不翻身。一个好老师应该知道,十个老师在同一个班里会有十种教案;不同的老师会对同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好的教师要有平等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大胆肯定授课者的优点,直言自己的缺点,通过交流相互碰撞,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二,好老师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
形成一种认识,教材是我们教学的材料。不仅是课本,还有教学大纲、考点、课程标准等。教材是工具,不是拐杖。
基于一个原则:教材是教学的范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照葫芦画瓢,或者拄着拐杖不松手。一个好老师应该有两种能力:
第一,要有钻研教材的能力。首先,你可以把教材理解透彻。熟悉学科性质,把握所教知识的内涵、本质和知识结构,了解各章节、单元的知识点和难点,从整体上深刻理解和把握“是什么、怎样”是搞好教学的第一步。只有知道是什么,才能思考教什么,怎么教。其次,可以认真学习科目大纲,把握考点。教学大纲是指挥棒,决定着教学的方向。是每一个学科教师都应该讲的,放在心上的,用在实际有效的教学任务中的指导性纲领。只有考试方向明确的老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如果教师理解不深、认识不透甚至错位,就很难正确高效地向学生传授本学科的知识,也很难保证教学的高质量。
第二,要有整合教材的能力。一个好的老师应该熟悉自己教的年级课程,整个学科课程体系要清晰。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关联,将一个框架化的知识结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横向和纵向思考,整合知识,自主学习,而不是为了某一个知识点。这样,老师不是单纯的“教”,学生也不是盲目的“学”,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提高。
第三,好老师一定会教。
能上课不代表能上课。听课有三个等级:学生能享受听课,学生能掌握,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现在很多地方教研工作盲目跟风,今天学这个模式,明天学那个模式,学会把常态化的课堂教学变成“花架子”表演。只要有“剧本”,按照设计好的“台词”和表演技巧,上课就叫“精彩”,学生的配合就叫“精彩”。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们顶多是跟着老师“跑龙套”,课堂够热闹,但不算满;讲座够花哨,但效果不好。失去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最后还有点“效果”。不代表这堂课就是老师介绍好、板书好、学生活动多、技术手段运用多、PPT制作精美的好课。也不能因为老师外表漂亮,教风好,说话清晰,表演得体,语言感染力强,就说老师讲得好。讲座不是表演,更不是“秀”。好老师一定要有自己的讲课特色,不盲目跟风,能够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把正常的课做得规范、扎实、有效。一堂课好不好,应该有三个基本点:
第一,上课能吸引学生,学生爱听。一个好的老师,应该知道“只有和他的老师亲近,你才能信道”这个道理。不管你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老是少,都要通过你精彩的教学特色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让学生享受聆听的乐趣。
第二,学生在课堂上讲得清楚透彻,学生听得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提倡了几千年,但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能真正落实。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必须熟练掌握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科学的教学,把知识点有条不紊的讲清楚,让学生听得懂,看得懂。
第三,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掌握知识,开发潜力。一个好的老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且通过看他做对了几道题,记住了几个单词,来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在课堂上举一反三,及时引导和指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主、自觉地学习,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好老师应该让学生学习。
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学生才能学好。对学生来说,教的效果就是学,包括显性知识习得和隐性能力习得。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就是优秀的测试或考试成绩。可能有人会说,现在正在进行素质教育,不能谈考试和成绩。这和现在的教育理念是相悖的,但我不这么认为。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认为为了城乡教育公平,加快教育发展,不能回避考试,尤其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
1,正确认识素质教育和教学测试
现在人们谈素质教育,就会谈到学生的“减负”。
会把考试贬低到一无是处,以为素质教育就是上课搞活动而已,不能涉及考试成绩。事实上,这是对素质教育的偏颇理解,也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对素质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对考试和应试教育有全面的认识。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教育。其核心内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应试教育都是以牺牲师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成绩。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考试也是素质教育成功的标志之一。素质教育不要怕考试。质量提高了,考试自然就成功了。抓检测,抓考试,不是搞应试教育,也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考试和考核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好地进行下一步有效的教学研究,了解教师的教学评价结果。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的教育放弃了考试和测试,教学就失去了评价和方向,这很可能不是素质教育提倡者的真正目的。对素质教育的简单化理解,对考试的简单化评论,都可能造成历史的延误。
2.客观理解教育公平。
现在之所以说教育公平,是因为教育不公平的地方很多。目前国家采取的中考、高考和各种选拔考试,是消除城乡、贫富、高低、贵贱之分的最好办法。我们让农村孩子好好学习,好好考试,不就是为了给教育公平做贡献吗?
在教育资源不丰富、教育结构相对单一的条件下,配置教育资源的标准应该是学生对社会的可预测贡献,即学生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客观衡量标准是什么?相比考试,人们更担心的是权力的交易和操纵,所以考试无疑是最有效、最客观、最公正的标准之一。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是好教育,适应教育发展的教师是好教师。一个老师可以关心他的学生,热爱教育,但最后如果学生做错了,考砸了,他也不能算是一个好老师。好老师就是让学生在目前提供的平台上学会不会被淘汰,通过选拔成功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这是对教师教学效能的根本肯定,这是对教育的公平贡献。
经常抱怨:一边是偏远山区岌岌可危的校舍,一边是大都市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教室;一个是早早辍学肩负生活重担的山里娃,一个是有车接送,衣食无忧的城市女孩;有些孩子从未上过计算机课或像样的体育课,而另一些孩子却在享受平等、幸福和健康的高等教育。这样的“不公平”还有很多,是很多原因造成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用行动和教学质量逐步改善这种状况,缩小教育差距,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最大化。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无论如何,教师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把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结合起来,研究教育思想,坚持教学实践,走自主发展和专业发展的道路,成长为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学者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