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到明朝的北京叫什么?
燕山北宋宣和四年(1123),宋金联合攻辽,攻占燕京。宋金媾和后,燕京回到北宋,建燕山府(因在燕山山脚附近),所以燕京又叫燕山。
中都宋宣和六年(1125),金人南侵,占据了宋朝的燕山府。金贞元元年(1153),金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统治今北京西南。
大兴金改燕京为中都,同时设立大兴府,位于今北京市东南,包括东城区、崇文区、朝阳区和大兴区以东。
元代,大都以金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九年(1272)改称大都,元代俗称大都。
元朝在坎巴鲁克,大多数蒙古人称之为坎巴鲁克,蒙古语意为“汗城”,即可汗居住的地方。所以元朝定都北京后,又叫坎巴鲁克,凯尔·波洛在游记中称大都(北京)坎巴鲁克。
明朝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灭元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朝改名为北平。
明朝北京永乐元年(1403),朱迪(明成祖)即位后,将太子时为其封地的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迁都于此。这就是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北京正式命名的开始。
明都城,永乐十八年(1420)迁都北京,至清朝更名为。“史静”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公刘》:“史静之野,无处不在。”后世称都城为首都。还有一种说法是陕西凤翔有山叫京,有水叫师。因为周文王和武王都在这里建都,所以都取名为史静,后来又把史静作为国家首都的代表。北京被称为首都后,它也被称为史静。
宛平是老北京人对北京的统称,但并不准确。明清时期的宛平县只是今天北京的一部分,现在的大致方位是北京西南,包括西城区、宣武区、海淀区的一部分,以及石景山区、门头沟区、大兴区的西部。
民国二年(1913),京兆被废,次年置于直隶中部,覆盖今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京兆被废,北京改为北平。
除了在北京的历史上使用上述名称,在秦汉时期,北京曾是杨光县的所在地。隋朝大业年间,曾为卓郡治所。唐天宝统治时期,这里曾是范阳县的所在地。辽朝时期,曾是西晋政府所在地;明清时期,北京曾是顺天府所在地,因此杨光、卓君、范阳、西晋、顺天府也成为北京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