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的历史背景

犹太人的历史背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65438年至0920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管辖巴勒斯坦。1922年,英国将托管地分为两部分:东部(今约旦)由阿拉伯人居住,西部由犹太人居住。1922,一战结束后,犹太人有了自己的住所。

一战后,犹太人掀起了第三次和第四次移民潮。然后在1936 -1939发生了几次骚乱。作为回应,英国于1939年发布白皮书,将犹太移民人数限制在7.5万人,并限制犹太人购买土地。这份白皮书被许多犹太人和犹太复国主义者视为对犹太人的背叛和对《贝尔福宣言》的违反。阿拉伯人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们希望彻底阻止犹太人移民。

65438-0933年,纳粹在德国上台,掀起了第五次犹太移民潮。1940年,犹太人占当地居民总数的30%。后来欧洲的犹太人大屠杀进一步推动了犹太人移民。1944至1948年间,有20多万犹太人通过各种渠道来到巴勒斯坦。二战结束后,巴勒斯坦已经有60万犹太居民。

2.建立一个国家

1948 18年5月4日,英国托管期结束的前一天午夜,以色列国正式宣告成立。在1949 65438+10月25日的全国大选中,85%的合格选民参加了投票,随后第一届拥有120个席位的议会召开。两个领导以色列建国的人成为国家领导人,犹太人代理人大卫·本·古理安当选首任总理;哈伊姆·魏茨曼,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被议会选为首任主席。1949 5月11日,以色列获得联合国席位,成为第59个会员国。

3.独立战争

以色列建国后,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对以色列宣战,从65438年到0948年开始了以色列的独立战争。北部的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军队被阻挡在边界附近,而来自东部的约旦军队占领了耶路撒冷的东部,并袭击了该市的西部。但犹太民兵部队成功阻止了约旦军队,而地下伊尔根部队也从南面阻止了埃及军队。自6月以来,联合国宣布了为期一个月的停火令,在此期间,以色列国防军正式成立。经过几个月的战斗,双方在1949达成停火协议,并划定了一条临时边界,称为“绿线”。以色列在约旦河以西额外获得了23.5%的管辖权,而约旦则占领了以色列南部的山区和撒马利亚,后来被称为“约旦河西岸”。埃及在沿海地区占领了一小块土地,后来被称为加沙地带。

大量阿拉伯人逃离新成立的犹太国家,巴勒斯坦人称这种流亡为“大灾难”。流亡的巴勒斯坦难民估计有40万到90万,联合国估计有711,000。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悬而未决的冲突以及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一直持续到今天。随着1948的战争,约旦河西岸和加沙的犹太人口开始撤到以色列,大量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犹太难民使以色列人口增加了两倍。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近85万西班牙系犹太人逃离或被驱逐出阿拉伯国家,其中约60万人移居以色列,其他人则移民至欧洲和美国。

4.60年代。

1961年,纳粹战犯、欧洲犹太人大屠杀的主谋之一阿道夫·艾希曼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被以色列摩萨德情报人员逮捕,并送回以色列受审。艾希曼成为以色列历史上唯一被法院判处死刑的罪犯。

战争期间,以色列空军误炸了一艘美国情报船“自由号”,造成34名美国士兵死亡。美国和以色列的调查得出结论,事故是由一个错误引起的,因为难以识别自由。

1969年,以色列第一位女总理梅厄夫人当选。

5.70年代。

1968到1972这段时间被称为消耗战,在以色列、叙利亚和埃及的边境上频繁爆发许多小规模的冲突。此外,在20世纪60年代初,巴勒斯坦武装部队对以色列和其他国家的犹太人发动了前所未有的恐怖袭击。1972年夏季奥运会,慕尼黑大屠杀爆发,巴勒斯坦武装民兵将以色列代表团成员扣为人质,人质全部遇难。以色列发动了报复性的“上帝之怒行动”,以色列摩萨德情报机构的一群特工在全世界暗杀慕尼黑大屠杀的幕后黑手。

终于在197310年6月6日,也就是犹太人传统的赎罪日,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动了突袭。虽然阿拉伯国家在战争初期成功打击了毫无准备的以色列军队,但埃及和叙利亚最终还是被以色列击退。战后几年,局势相对平静,以色列和埃及最终达成和平协议。

1974年,伊扎克·拉宾接替梅耶尔夫人成为第五任总理。1977的议会选举成为以色列政治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自1948以来一直主导以色列政坛的工会被梅纳赫姆·贝京领导的统一党击败。这次选举在以色列也被称为一场“革命”。

然后在当年的6月5438+065438+10月,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以色列,并在以色列议会发表演讲,这是以色列建国以来第一次得到阿拉伯国家的承认。以色列军队的预备役军官也成立了一个和平运动来支持和平谈判。萨达特来访后,两国和谈最终签署了《大卫·皮斯营条约》。1979年3月,北京和沙特在华盛顿特区达成了以色列-埃及和平条约..随着该条约的签署,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军,并撤出自1970年代以来在那里建立的定居点..以色列也同意根据1949划定的绿线给予巴勒斯坦自治权。

6.80年代。

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军轰炸了伊拉克在奥西拉建造的核反应堆,阻止了伊拉克制造核武器的企图。这项任务也被称为巴比伦行动。

1982年,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了侵略,并被卷入了自1975年以来一直持续的黎巴嫩内战。以色列之所以开战,是为了保护以色列北部的殖民区,当时殖民区经常遭到黎巴嫩的攻击。在建立了40公里的障碍区后,以色列国防军继续推进,甚至攻占了首都贝鲁特。以色列军队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驱逐出黎巴嫩,迫使其将基地转移到突尼斯。由于无法承受战争带来的压力,宰相北京于1983年辞职,由伊扎克·沙米尔继任。9月1982,16日,以色列支持的基督教民兵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贝鲁特大屠杀,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以色列最终于1986年从黎巴嫩撤出大部分军队,边境缓冲区一直维持到2000年以色列单方面撤军。

1980年代,伊扎克·沙米尔领导的右翼政府被左翼的西蒙·佩雷斯取代。佩雷斯从1984成为总理,但在1986被查米尔取代,沙阿米尔达成为一个政党联盟的协议。1987年爆发的巴勒斯坦起义点燃了占领区的一系列骚乱。骚乱发生后,查米尔在1988的选举中再次当选总理。

7.90年代。

波斯湾战争中,以色列虽然不是反伊同盟国之一,没有实际参与伊拉克战争,但还是被39枚飞毛腿导弹击中。导弹没有直接杀死任何以色列公民,但一些人因使用准备好的防毒面具不当而死亡。此外,一名以色列人被爱国者导弹碎片炸死。

在1990年代早期,大量来自苏联的犹太人开始移民到以色列。根据以色列的移民法,这些人抵达以色列后可以获得以色列公民身份。1990-1991约38万人抵达以色列。尽管以色列公众最初支持移民法,但新移民引发的许多问题被工党用作竞选中的把柄,批评执政的统一党未能解决他们的工作和住房问题。结果在1992的选举中,新移民大量投票给工党,使得左派再度崛起。

选举后,伊扎克·拉宾成为总理。大选期间,工党承诺大幅改善以色列的内部安全以及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到1993年底,以色列政府放弃了1991的马德里协定框架,与巴解组织签署了《奥斯陆协定》。1994年,约旦成为继埃及之后第二个承诺与以色列和平共处的阿拉伯国家。

起初,以色列公众广泛支持奥斯陆协议。然而,协议签署后,以色列继续频繁遭到哈马斯武装组织的袭击,对协议的支持开始大大减少。1995+065438+10月4日6月4日,拉宾被以色列极端民族主义者暗杀。

由于拉宾遇刺,公众对奥斯陆协议的看法也略有改善,这大大增强了西蒙·佩雷斯的支持度,使他以1996赢得了大选。然而,新一波的自杀性爆炸事件,加上阿拉法特赞扬爆炸者的声明,再次扭转了舆论,并在5月1996输给了统一党的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尽管内塔尼亚胡被视为奥斯陆协议的坚定反对者,但他决定从希伯伦撤军,并签署了《怀伊河备忘录》,给予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更大的自治权。在内塔尼亚胡的任期内,巴勒斯坦团体对以色列平民的袭击大大减少,但他的联合政府仍然在1999崩溃。在1999的选举中,工党的埃胡德·巴拉克以较大优势击败内塔尼亚胡,继任总理。

8.2000年以后

巴拉克于2000年决定单方面从黎巴嫩撤军,而这次撤军也是为了阻挠真主党对以色列的攻击,迫使他们越过以色列边境发动攻击。巴拉克和亚西尔·阿拉法特于2000年在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的调解下在戴维营谈判,但谈判最终失败。巴拉克提出了由73%的约旦河约旦河西岸和100%的加沙组成的巴勒斯坦国,并在10到25年内将约旦河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领土扩大到90%(不包括耶路撒冷郊区,为94%)。

2003年6月4日,在乔治·沃克·布什的主持下,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和以色列前总理沙龙在约旦会晤。谈判破裂后,在以色列反对派领导人阿里尔·沙龙对耶路撒冷圣殿山的挑衅性访问后不久,第二次巴勒斯坦起义,即所谓的阿克萨人民起义开始了。谈判的失败和新战争的爆发使许多以色列人对巴拉克政府感到失望,也大大降低了对和平协议的支持。

经过总理特别选举,阿里尔·沙龙于2006年3月5438+0成为新总理,并在2003年选举中连任。沙龙开始单方面撤出加沙地带,这一行动于2005年8月和9月完成。

阿里埃勒·沙龙严重中风后,总理的权力移交给了埃胡德·奥尔默特。2006年4月14日,前进党赢得大选后,奥尔默特当选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的前进党也在2006年的选举中赢得了多数席位。

2006年6月13日,以色列北部和黎巴嫩爆发以黎冲突,主要是真主党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冲突始于真主党在一次跨境恐怖袭击中杀害了八名以色列士兵并俘虏了另外两名士兵。以色列认为黎巴嫩政府必须对这次袭击负责,因此从海上和空中轰炸了黎巴嫩,并进军黎巴嫩南部。真主党继续用火箭袭击以色列北部,并用游击战术袭击以色列军队。最后,以色列于2006年8月6日达成停火协议。冲突造成1000名黎巴嫩平民、440名真主党民兵和119名以色列士兵死亡,还对黎巴嫩城市的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