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是什么时候开始职业生涯的?他的奋斗史。谢谢你。
受家庭影响,15岁的王健林从四川来到东北,参了军。28岁时,他成了一名正式的团干部。
1987年,王健林为响应国家“百万裁军”号召,告别了18年的军旅生活。跳槽后,王健林来到大连市西岗区政府任办公室主任。
但很快,自以为仕途无量的王健林弃政下海,借着企业改制的契机,创办了大连万达集团有限公司。
进入地产圈后,万达的第一桶金是大连市政府北门棚户区改造。
这是一个有些无奈的举动。万达作为民营企业,当时拿不到房地产开发项目所需的额度,只能承接旧城改造这个冷门项目。
王健林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铝合金窗,防盗门,改大厅,设厕所。这些现在看来当年开拓性的“小儿科”。
万达在这个项目上赚了近千万,更重要的是闯出了一条新路,成为中国第一家进行旧城改造的企业,规模迅速扩大。
敢于冒险和尝试并不是鲁莽。
王健林这样定义两者的区别:“敢想敢试就是一定要试不怕失败,忙着暗示没有目的要赶走。”好好看看,就是把握大方向。
但近年来,马云一直在用“背后的女人”力推“王健林”。
由于电子商务的冲击,商业物业的空置率越来越高,尤其是购物中心。空置率创近年新高,房地产“去库存”问题也很少被列入2016年五大经济任务之一。
机会猎人,精准卡位时代
不惧官场,自由交往的王健林,有着天生的庭院气质,有着必须要做到的人格。这种王健林挺神秘的。在很多人看来,受到政府青睐的万达似乎已经退出了市场竞争。
王健林的父亲是省级官员,加上18的军旅生涯和转业后的国企经历,让王健林深谙政府之道。
他对重大政策、行业趋势、发展热点一直有着远超普通华商的热情。
他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机会猎人,发现了最厚的雪——利润丰厚的房地产行业;最长的斜坡-城市化和消费繁荣的几个重要机遇。
万达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产品的成功,更是因为它能准确捕捉时代。
很多开发商到目前为止对商业地产的理解是从持有物业中收取租金,比万达差很多。
万达的商业地产不仅仅是出租物业,而是改变城市功能和结构的产品。
万达广场受到市长们的追捧,是因为它有能力把城市非中心变成中心,是地方政府政绩的孵化器。
借东风,企业要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