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山州马关县在哪里?它的特色是什么?

马关是一个游览的好地方。不是没有美女,而是没有美女的眼睛。

以下是马关的一些特产和生活介绍,仅供参考。

三七

不同名称的中国漆(黄芪),三七,三七,黄金是不变的。全县各乡均有分布,人工栽培在清朝就已开始。如今,三七产业已经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发展格局。2005年,种植了26,5438+40万亩新植物。

古蔺情原始森林风光

P 8000亩标准化种植,年收获面积8043.3亩,产量14416000斤,销售收入146万元。

马关岔

1981 ~ 198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对云南茶叶资源进行调查,在老君山、古蔺青发现多株古茶树,为茶树新品种。经鉴定,它们被命名为“马关茶”。2005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1.64万亩,收获8771亩,产量1.888公斤,产值283.2万元。

砂仁果

多年来,姜科砂仁的种子和外壳是常用中药,具有行气和中、温脾止泻、健胃消食的作用。从1985到1990,全县种植砂仁3995 ~ 2652亩,年产量约10吨。砂仁已成为马关特产,被收入《文山特产精华》一书。

冷杉木材

杉木,属于杉木属,包括红杉、水杉、三尖杉等品种。1990年,国有林场人工杉木林蓄积量为14200立方米,1982年开始疏伐和皆伐,每年提供木材1300立方米。

草果

它随着明末清初瑶族的迁徙而开始栽培,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种子麻辣清香,既是烹调食物的香料,也是家庭的良药。主要用于治疗咳嗽痰多、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胀、疟疾等症。2005年草果种植面积8.4万亩,采收面积3.5万亩,产量55万公斤,产值654.38+0375万元。

糖坊居

属于芸香科、柑桔亚科、柑桔属,为常绿乔木。其果实色泽鲜艳,汁液丰富,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它的果肉含有糖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果皮富含维生素A和P,种子富含维生素E..汤芳橙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常绿果树,具有温暖湿润的特性。它在马关县南老乡汤芳村已经种植了200多年。因其皮薄、肉嫩、风味独特、渣汁多、成熟晚,深受消费者青睐。逐渐成为马关县最具特色的名特优土特产。

兰花

兰花种类繁多,现已发现26个原生种。其中红兰被我国著名兰花专家吴于1988命名为“文山红兰”,并于1990年2月获得第二届中国(厦门)兰花博览会金奖。还有花、雪、贝母、大花蕙兰、寒兰矮、大花蕙兰矮,被国内外专家列为珍品。农民经常收集和列出交易。

壁虎

壁虎科珍稀药用动物,俗称“Dogg”。味咸,有补肾壮阳、平喘止咳、祛风除湿、补肺润肺的作用。

马关马

四肢强壮,蹄坚韧,粗糙耐劳,耐热耐湿。1981年《文山州地方畜禽品种志》记载“马关马为文山之冠”。马关历史上被称为“万马县”。1952 ~ 1990统计:年末有马9472 ~ 27996匹,其中能育母马27匹。7 ~ 36%,59.6 ~ 85.1%的劳动动物;屠宰率20%左右。

无角山羊

俗称“马杨”。是马关特有的地方绵羊品种。1981,全县大概有2000只左右,1987因为在外地卖的好,只剩下几十只,已经被省、地、县列为保护物种。1990年末,全县约有100。“无角山羊”具有身体一般健康,性情温顺,采食速度快,有固定的采食点,繁殖力强,气味小,出栏率高,易于大群饲养等特点。

马关种鸡

文山州地方畜禽品种命名1981。特点是:身材高大,骨骼强壮,肌肉发达,意气风发,相貌英俊,好养。成年公鸡重4 ~ 5公斤;成年母鸡体重3-4kg,一年产蛋80-120枚。

马关壮族农民版画介绍

马关县人和镇阿峨办事处新寨村的壮族人,爱好绘画、刺绣、木刻版画。从1973到1990,43位农民创作了401幅版画,121幅版画在国家展出,54幅版画在省内展出,其中2幅获银奖,3幅在国家画报发表,5幅入选国家级。1984 10应陆机市日中友好协会会长福田一郎的邀请,新寨农民选了24幅版画送到日本,其中22幅入选展览,受到日本友人的好评。这些作品以农民特有的思维和技法真实地记录了壮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刀法简单粗糙,充满浓郁的民族文化。2005年,Ae prints生产了20套彩色印刷品,使印刷品从单一的黑白向多种颜色发展。由于一层一层印出一种颜色的过程,必须为几种颜色雕刻几层,这样彩色印刷品就不同于黑白印刷品,增加了彩色印刷品的价值。历史根源。马关县阿鄂新寨村地处边疆。解放前土匪多,乱了人心,败坏了村里的风气,打架斗殴的事件时常发生。新中国成立后,村民们深刻体会到了过去的惨痛教训。他们对那些恶势力和恶劣行径深恶痛绝,意识到通讯社应该团结一致,开拓进取,永远跟* * *产党走。凡是党委政府号召的活动,鄂新寨人民都积极参加,村民们善歌善舞。他们从事宣传,表演,绘画,1957。1966,村里开展绘画活动。70年代组织业余文艺表演队到村里演出,在群众帮助下修建了文化活动楼,组织文艺演出、读书、电影放映、篮球比赛。一时间,文化活动风生水起,村里人活跃起来。但时间长了,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有些活动全是村里组织的,看起来不可能,尤其是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所以时冷时热。下班后,大家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可做,于是村干部就想出了发展全村人都喜欢的绘画的主意,既开展了文化活动,又产生了经济效益,还请了县文化馆的老师来指导。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进,啊。版画活跃了村民的生活,让他们每天下班后都可以画画、雕刻、观看、印刷、讨论,杜绝了不良习惯的滋生,堵住了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走上了文化艺术之路,鄂新寨的人喜欢画画,是因为他们习惯了画图案。壮族妇女从小就喜欢刺绣。他们穿什么,头上戴什么,脚上蹬什么,都是自己动手的结果。除了劳动,他们几乎把所有的闲暇时间都花在刺绣和制衣上。全家老少都穿绣花鞋、花衣服、裙子、花帽、头巾、束腰。服装制作的过程有很多工序,非常耗时,所以忙不过来的时候,家里的人就帮忙画图案。久而久之,形成了男画女绣的习俗。鄂新寨很多家庭都保留了被子、儿童孔雀帽等图案,是真正的传统民族图案。起初,为了避免临摹、剪纸和绘画的麻烦,村民们只是简单地在木板上绘画,然后用刀雕刻。当他们想刺绣时,他们用布在板上印刷图案。这是阿额新寨最早的版画。后来在文化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又在木板上增加了其他内容,演变成了今天的壮族文化——版画。发展现状。马关庄农民版画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40年来,壮族农民创作了上千幅版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地区农民美展,并多次获奖。他们还被邀请到日本展览,并被《云南画报》等报纸选送,其作品以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泥土气息受到国内外艺术家的高度赞扬。因此,马关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版画在鄂新斋广受喜爱,成立了版画小组。村里男女老少都参与绘画,有的家庭是三代同堂,有父子、夫妻、兄妹等。每户两三个人参加是常有的事,很多家庭都是五六个人。大的五十多岁,小的七八岁。村民们对版画非常痴迷,也很努力,经常一起讨论修改一幅画。同时,县委、县人民政府也高度重视版画发展,先后投入654.38+0.6万元支持版画发展。同时,他们组织展团到昆明、文山等地展出版画,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邀请省、州美术专家与我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合作,对版画家进行构思、描绘、制版、印刷、装裱、装帧等方面的系统培训,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水平。目前村里几乎人人都会做版画。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阿娥新斋陆续创作了400多幅作品,其中175幅作品在全县展出。州内展出作品121件;有36幅作品入选“大连农民艺术展”;有30幅作品参加“云南农民艺术展”;其中三篇发表在《国家画报》上;其中多篇发表在《文山日报》等报刊上,其事迹被收入《来自热土的足迹》一书(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大量作品在电影和美术展览中获奖。马关县档案馆收藏有61多幅刚性版画,110多幅原版版画(双面)。价值体现。马关庄农民版画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包括生产生活、体育和科普等。它们真实地记录了壮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反映了良好的社会风俗,宣传了壮族家庭的美好生活,具有深厚的民族风情和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它的主题鲜明,一幅画基本上表达了一种思想,坦率而坦然地展示了丰富而真实的内容;风格独特,在继承民族民间艺术遗产的同时,积极吸收专业绘画的有益部分,构图简洁新颖,感染力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刀法粗犷细腻,生动展现了如画的生活。因为版画都是正宗农民制作的,所以比较写实,乡土气息比较浓。在自己朴素的思想指导下,他们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通过牛的鼻子画图,他们把整个过程画出来,一个细节都不漏;当他们画飞机时,他们把飞机画得像蚱蜢一样...正是这些朴实无华,充满童真的东西,才是壮族农民版画最有价值的部分。他们用自己真实的艺术语言、刀工的民族特色和极大的热情,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人和事生动地表现出来,努力做到生活、情感和造型艺术语言的统一。在艺术技法上,版画既保留了壮族的民族特色,又表现了中国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和渗透,体现了强强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巧妙地将壮族古老的绘画艺术与中国文化艺术融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壮族版画的发展。在色彩上,不仅有黑色和白色,还有两种以上的色彩,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力。编辑这一段的民族风俗

基本情况

马关县总面积2676平方公里,辖4乡9镇。乡(镇)有124个村民委员会和2026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汉、壮、苗、彝、傣、瑶等11个民族。截至2002年底,全县总人口为82,040户和350,372人。农业户72597户319615人,非农业户9443户30757人。全县人口中,汉族44393户179429人,苗族5941户273365438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8.96%。民族杂居和小聚居,民族习俗没有明显差异,但在传统节日和庆典上略有不同。苗族主要有花山节,壮族有二月节、六月节,彝族主要有火把节,傣族有二月节、六月节,布依族有母性节、牛王节,瑶族有王磐节。

传统美德

各族人民历来具有尊老敬老、见义勇为、危难之际团结互助、与邻为善、和睦相处的传统美德。村里一家有事,全村互助。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社会主义新观念和新风尚。1963,学雷锋、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1984“五讲四美三爱”活动广泛开展,县里成立了活动委员会。1986九月,我们树新风,做好事,争创文明单位,争做文明市民,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达到高潮。从1984到1990,先后评定了209个文明单位、47个文明村镇、14个文明街道、37所文明学校、16567户五优家庭。

民间禁忌

正月初一忌扫地,忌探视;初一至十六忌在门前晾衣服。正月初三忌煮生米,婚礼当天忌孕妇进新郎家。新媳妇不到三天禁止上楼探亲,不到一个月禁止在娘家过夜。孕妇不准进别人家不到一个月。禁止外人进屋三天“开财门”,生孩子。禁止猪、牛、马等大型牲畜进入其他房屋,扛锄头、提空筐、提空桶。避免在米饭甑中间舀米饭。避免用刀割门槛或在门槛上垫东西割伤东西。未婚年轻人忌吃猪蹄叉;孩子要避免吃鸡头、鸡脚、鸡下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