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信贷总量创新高,货币政策强调“两个适度”

7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累计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0.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2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8%,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表示,社会融资规模和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同比快速增长,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大幅回升,主要是金融部门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加大了对实体企业的支持力度。

从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特征看,一是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上半年,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人民币贷款12.3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发放2.31万亿元。二是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的支持大幅增加。企业债券融资、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19%,比去年同期提高7.7个百分点。三是金融体系配合财政政策,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融资力度比较大。

“从今年的信贷投放来看,今年6月5438+10月的信贷主要是大型企业贷款,大部分是去年底谈的;2、3月份信贷主要在医用材料和日用品生产企业。此时,小微企业和服务业的信贷主要是短期流动性需求;4月份,企业复工复产,房屋销售回暖,监管部门要求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的支持力度。第二季度,我们对家庭和小微企业的贷款快速增长。此外,随着经济复苏,5月份以来企业信贷资金利用率明显提高。”某国有银行珠三角地区分行副行长说。

制造业、小微普惠、三农贷款增速提高。

面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金融系统加强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人民币信贷、M2增速均超市场预期。从结构上看,上半年信贷结构继续优化。公司贷款是上半年新增信贷的绝对主力,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8.77万亿,占新增贷款的72.6%。总体来看,制造业、小微普惠、“三农”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在增加,而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相关贷款的比重明显下降。

其中,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贷款增长较快,利率明显下降。央行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9万亿,同比增长25.4%,高于人民币贷款增速12.2个百分点。5月份新增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为5.23%,较去年末下降0.65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28万亿,同比增长19.6%,增速创2065年2月以来新高,438+01。

“截至今年5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40.9%,延续了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另外,从我们与金融机构的沟通来看,除了执行央行和银保监会的政策导向外,很多金融机构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认识到,长期发展离不开对制造业的支持。其实金融业和制造业是共生共荣的,所以所以所以很多资源都向制造业倾斜。”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兰说。

另一方面,包括按揭贷款和开发贷款在内的新增房地产相关贷款占比大幅下降。其中,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以房贷为主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2.8万亿元,仅占新增贷款总额的23%。

“从金融的角度来说,近年来我们一直在着力引导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把投向房地产的金融资源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早些年,大家都很关注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新增贷款比例,高达44%。近年来,在相应政策的引导下,这一比例逐年下降,今年6-5月份比例已降至25%。”邹伟说。

下半年做到两个“适度”

今年上半年,为应对疫情影响,做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工作,保障企业稳定就业,人民银行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降低RRR、降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降低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以及专项再贷款、小微企业延期还款计划、信贷支持计划等。

其中,两项货币政策新工具,即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展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已经实施一个多月,市场对这两项新工具的效果也十分关注。

“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目前还处于实施的初级阶段,但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央行已经开展了操作。截至7月3日,本月已支持654.38+0.598家地方法人银行,向654.38+0.09万企业发放654.38+0.60万通用小额贷款,总金额654.38+0.326亿元,杠杆作用明显。其中,大部分是互联网银行和传统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发放的信用贷款。单笔贷款很少,大概2到3万元,但是对尾部客户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持。”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说。

对于下半年货币政策走势,郭凯表示,下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更加关注贷款利率变化,深化LPR改革,促进贷款实际利率持续下降和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这里应该更加强调适度。第一,总量要适度,信贷投放要与经济复苏步伐相匹配。如果信贷投放节奏过快,会导致资金积累快于经济复苏,造成信贷资金不能有效使用的问题;第二是价格要适中。一方面,要引导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也要认识到,利率越低越好。如果利率严重低于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相适应的水平,就会产生套利。资源错配的问题。”郭凯说。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未来“稳货币+宽信贷”的组合调控模式不变,这也与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相一致。更多创新和直接的工具将被用于“信贷扩张”以稳定总需求。此外,在关注精准直投后,虽然RRR全面降准的概率明显下降,但预计年内将有1-2次定向或部分RRR降准。作为利率走廊的上限和连接LPR的中间工具,MLF操作利率将继续下调20BP以上,以稳定货币市场利率,实现明显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