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的历史文化有多长?

平凉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普通话之乡。早在20-30万年前,人类祖先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3000多年前,生活在泾河流域的周人祖先创造了当时最先进的农耕文化,出现了“良田、水草、牛羊夹尾、群畜拦路”的田园画卷,也开启了中国农业文明的曙光。大量考古和历史资料证明,平凉是黄河中上游先民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自秦汉以来,这里一直是长安西北的重要门户和丝绸之路东段的重镇,气候适宜,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士、农、商、商皆发达,政府立国,设驻军,历来为朝廷所倚重。平凉因其特殊的人文结构和地理位置,曾在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外来文化营养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古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和中原、西北少数民族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舞台。几千年沧桑的积淀,几代人的创造和积淀,铸就了平凉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古老而神奇的纪文化、包容的崆峒文化、瑰丽多彩的西王母文化、博大精深的皇甫谧文化,振奋了民族心灵,推动了历史进程,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不难发现,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除了包含和传承着人类血脉的精神之外,还会以一定数量的物质形式永远留存在它进化的土地上,比如文物,比如古迹。就文物而言,平凉境内共有仰韶、齐家、商周文化遗址46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处,文物3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96件。其中,泾川县大岭约2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被考古学家确认为甘肃最早。5万年前在泾川景明牛角沟出土的“泾川人”,比北京的“穴居人”还要早。静宁支坪古遗址是黄帝以前人类最早的祖先——伏的出生地。特别是泾川县大云寺出土的舍利,如佛骨金银棺、灵台县西周青铜器、南宋玉女、银合子等,代表了中华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文明高度,被誉为“最中华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