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关于中学生缺乏施立知识的议论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意识,缺失,原因,对策
一、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情感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肯定。只要长期坚持,就能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为他们接下来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莱蒙认为,当一个人接受了一项任务,但不知道如何完成时,他就面临了一个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辅助条件建立新的思想和概念。当学生已有的知识不足以产生和构建新的知识和概念时,新旧知识就会有距离,这是一个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打开科学之门的钥匙。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的火花。没有问题,学生就没有学习和探索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成果也表明,教育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体,两者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学生全面参与、内心体验、态度形成和价值建构的整个教育过程。关注问题意识的培养能更好地形成学生的充分参与、内心体验、态度和价值观,这与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即学生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因此,问题的生成和解决是新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的逻辑力量,是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问题是由教师提出并解决的,学生的求异思维长期得不到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1,传统教育目标的局限性。我国的传统教育以传授和掌握知识为主要目标,所以长期以来,我们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就是教学生没问题,也就是我们的重点是教“什么”和解决问题,以至于学生年龄越大,成绩越高,问题意识越弱。另外,现在的高考、中考制度使得很多学校以追求高升学率为目标,强调应试教育,通过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增加负担来获得成功和名声,从而忽视了问题意识的培养。
2.教师的知识权威被扼杀。在教学民主发展的今天,“教师尊严”依然在很多人的头脑中蛰伏。课堂上大多数老师在知识和身份上仍然是绝对的权威。教师是知识和资源的垄断者,提问是教师的专利。他们对问题分析总结滴水不漏,所谓的“标准”答案对学生的提问心理构成威胁。有相当多的老师,为了有效控制课堂,学生的一切言行都得听他们的指令,必须以他们的标准来判断学生言行的对错。学生失去了思考和言论的自由,只剩下对权威的盲从,这很容易扼杀学生本已薄弱的问题意识。
3.受制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垄断讲台,唱“独角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限制学生的行为,控制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学习自由,指定学生的学习任务。师生之间的交流大多是由教师发起的,教师主导着师生交流的内容和范围。”课堂上还有时空和纪律的限制,使学生的思维和意识失去了自由的状态,参与的主动性受到压制,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4.师生知识观念落后。主要指知识观和学习观上的问题。在知识与学习的结构中,我们更多地关注显性知识的学习,即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很少关注知识的另一种重要形式——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指我们平时没有意识到,但对我们的行为有着深刻影响的知识。相当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也可以称之为‘日常不知’的知识。”隐性知识嵌入在实践活动中,具有情境性和个性化,是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知识。在固有知识观的指导下,我们的学习侧重于向老师、书本和课堂学习,侧重于传授和接受,而大量的默会知识在教学活动中被师生所忽视。师生对默会知识的忽视影响了教学中对问题的探索和体验,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导致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动性减弱,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因缺乏发展训练而逐渐萎缩。
5.学生缺乏提问技巧。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曾说“智者问聪明的问题,愚者问愚蠢的问题”,可见提问之不易。在课堂上,学生不会提问,不敢提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不知道怎么提问。问题意识是一种心态,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种能力。大部分同学在课堂上会思维混乱,但是没有掌握提问的方式方法和内容叙述的要求。有时候,即使对某个现象有所怀疑,也怕自己问的问题过于简单或低俗而被嘲讽和担心,所以选择沉默。
6.教科书是制约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的媒介因素。我们的教科书(尤其是高中历史教科书)往往不能体现学科的特点。历史教科书过分强调理论,缺乏精彩详尽的历史描写;过度政治化,缺乏生活气息;太文字化,缺乏画面的感官刺激;观点过于固定,缺乏对立的历史观点和最新的历史走向。在枯燥单一的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制约,问题意识逐渐弱化,创造力不断消磨。
第三,解决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方法
1.学会教授民主,创造提问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只有在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有安全感,才能真正表现自己,充分表现个性,创造性地发挥潜能。”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是建立心理安全环境的基础。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诱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过于严肃、单调、沉闷的课堂气氛会影响学生的智力活动,抑制学生的主动性。可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前提。为此,教师应该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声音。即使学生问了一些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鸡毛蒜皮的问题,或者想到的“奇思妙想”,老师也不应该责备。有了好的提问环境,学生才会敢于“问”和“答”,畅所欲言。
2.鼓励大胆质疑,善待质疑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工作与动机》中提出,动机是试图让对象积极参与的过程。一旦动机形成了自我动机、他人动机和相互动机的统一,学生的主体精神就会得到提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和促进者,在课堂教学中,要主动看,认真听,感受学生在做什么,在想什么。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允许错误,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意想不到的“想法”,要及时采纳,充分肯定。尤其是当学生的问题对书本、老师等权威提出挑战时,我们更应该毫不含糊地肯定他们的质疑精神。只有学生的提问行为得到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自由呈现。
3.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
独特的历史魅力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保证。在教学中,教师要示范积极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方法,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变为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达到“疑而不疑”的学习效果,提高历史问题意识。主体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关键。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学科中蕴含的美育因素,以历史学科的独特效应吸引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时空限制,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欣赏、再现历史之美,从而达到创造历史之美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意识可以不断形成,并习以为常。
4.教学评价方法、手段和内容的多样化。
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只注重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技巧的局面,改变只注重写作的局面,改变只注重结果的局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布置一些这样的作业,比如让学生阅读教材的某些章节,然后就这些章节提出一些问题;或者让学生在一个学期内提出一些有创意的问题。甚至我们可以在普通考试中,看完某一段材料后,有问题让学生提问。
5.问题思维的训练。
问题意识的产生不是一种顿悟,而是一种长期的积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缺乏问题意识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大量的知识积累。对于历史系来说,知识储备的不足必然会制约问题的出现,需要广泛而长期的准备才能孕育出一个有创意的问题。在平时的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相关课外书,广泛吸收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在不断的内心碰撞、冲突和矛盾中融合、升华,为创造性问题的产生提供基础,发展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可以通过训练培养的。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在重视知识传授和基本历史能力培养的同时,设置一段时间或一节课,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和联想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教师要尽力欣赏和理解学生的问题。(2)在平时的学习中,鼓励学生在广泛阅读相关知识的同时,记录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重点关注这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和评价“大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享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
6.教材编写的改进。为了促进学生的思考,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材的编写要让学生产生问题。一般来说,问题往往产生于特定的情境,不寻常的现象,奇怪的事情,矛盾的说法,理论和实践都无法解决的事情。在我们编写历史教科书的过程中,必须改变简单的历史叙述和大量的理论分析;大量文字叙述,少量其他史料等。在教材编写中,要注意创设引发问题的情景、语句、事例,充分利用历史学科本身的优势,如史料丰富、历史观点不同、史实事件相近等。
参考资料:
1.尹世东,木琴,《新的阶级秩序及其重建策略》,中国教育学报,中国教育学出版社,2004年第8期,第37页。
2.石中英《关注默会知识深化教学改革》,《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4期,第38页。
3.肖川《思维、思考与研究》,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出版社,第17期,第13期,2004年。
4.A.J. Starko,刘小玲、曾寿汉译:《创新能力的教与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5.、崔、张华主编:《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