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海人物介绍

唐宗海

唐宗海(1846 ~ 1897),四川彭县人,“中西医结合学派”创始人之一。生于清朝同治元年,卒于光绪二十三年,享年52岁。他首先抨击儒学,因为他生前在四川已经相当有名气。光绪年间为秀才,中年后转而学医,主张博采众家之长,“善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补短。”

著有《中西医学经典精华》、《伤寒论补记》、《金匮要略补记》、《血证论》、《本草问答》等五种中西医学著作。其中,《血证论》、《中西医学经典精华》是他的主要代表作。

中文名:唐宗海

别名:唐荣川

国籍:中国。

出生地:四川省彭县

出生日期:1846

死亡日期:1897

职业:中医

代表作品:《中西医学经典精华》等。

角色的生活

唐宗海是四川省彭州市三义镇人。16岁,秀才。23岁时,他开始学医。24岁的时候写了一本书,叫《医柄》,然后是《医见能力》。12年,在多次尝试治疗父亲血证失败后,开始潜心探索血证。11年后撰写《血证论》,汇集了血证的诊治成果,创立了止、消、平、补的重要方法,“以事实为依据,有据有据”,可谓精辟独到,至今仍具临床意义。这本书一出,就“名闻三省”,“远近闻名”。光绪11年,《血证论》成书后的第二年,唐宗海39岁中招,后赴江南求学,医术成名。每当他对这种综合症有所怀疑时,他都会感到惊讶。光绪14年,前三品进士,授礼部主事,奉命进京。在上海生活后,当西学东渐时,他意识到西医和中医各有所长,他主张中西医结合,提高医德。他在中国古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西医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知识,撰写了两卷本《中西医精要》,于光绪18年(公元1892年)出版,成为中国医学“中西医结合”的开创者。他在广东考察时,《本草问答》和《金匮要略》两本书相继问世。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伤寒论补记》出版。以上四部著作,与《血证论》一起,编成一套五种中西医学丛书,在国内外出版销售。医学名称在印度支那和南洋广为流传。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清廷封他为广西来宾知府。次年,婆婆回川遇川东疫情,生病回家,不幸离世,享年56岁。作为一代名医和中国早期中西医结合的杰出代表,唐宗海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学著述颇多。除了《医通说》、《刘景芳郑桐解》、《泻三字经》等书籍外,他还以五种中西医学书籍而闻名。他的好友刘光第(“戊戌六君子”之一)称赞他“生者有奇技”,他被列入清史草案。

医学话语

唐宗海对血液的生理功能和运行的论述,多以阴阳、水火、气血为基础,从气血关系来解释。他认为阴阳是万物之本,在人之内。阴阳的具体含义是水火气血。气生于血,血生于气,与阴血相生。火、水、气、血的关系一方面强调相互依存,同时又强调相互维护。因此,在治疗气血水火的病变时,唐主张治血、理气、调和阴阳。气血、水火之间的协调,还是靠脾土为枢纽。他认为,人体之气虽然根源于肾,但需要通过脾胃微妙的水谷输给肾,然后才能化为气,才能化浊为清。对于血证的病机,他认为常见的血证有两种:一种是血溢体外,如吐血、咳血、鼻衄、吐血,另一种是各种瘀血、积血。血证的发生与脏腑密切相关,也与人体气机运行、火热、瘀血阻滞有关。具体来说,影响血证产生的主要病机除了脏腑功能失调外,还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种情况,行气阻逆,血随气动,更见血。两人又热又凶,逼得血脉贲张。瘀血阻络,血液紊乱。因此,唐对血证病机的论述,重视脏腑,把握气滞血瘀与火热的关系。在脏腑病机方面,除了结合气滞、气逆、血瘀、火热之外,还重视气虚这一方面,使得血证的病机非常贴切,为疾病的正确治疗奠定了基础。

他认为判断血证的轻重缓急,预测善恶是非常重要的。血证生存的关键主要在于气机运行是否正常。一般来说,吐血不发烧的人很容易恢复。吐血不咳,容易康复。血证患者,大便不好,还是有好转的。滋阴的药物可以用来养阴配阳。大便稀,脾气抑郁,中流无柱,则火则血上,气则降,越上越降,其危急程度可见一斑。此外,血证患者脉象少易治,宜用其补益尚平。如果脉象数难治,则气太病。如果脉象过盛而无根,则为阳虚。如果脉沉细涩,就是真阴亏损,很难治疗。如果稍有延迟,是可以恢复的。如果没有慢像,或者代数,就成了无药可救的死亡证明。这些脉象都反映了阴血之伤,而阳气有去无回,所以很难治疗。如果阴血受伤,阳气不浮上来,脉弱无力,但也不难治疗。但是随着变暖,没有重生。总之,阳虚气虚者尚易治,阴虚气虚者难治。因为血伤而气不伤,即气不伤,但已知其血未全损,故气仍附于其上,其病易愈。

血证治疗的四大原则

通过对各种血证的治疗,唐摸索出了治疗血证的四条原则,即"止血"、"化瘀"、"平血"、"补血"。如突然出血,治疗时应首先止血。否则血液会溢出,导致血液脱气消耗,造成不良后果。血证患者的血液停止后,必然有经血而未排出体外,这些血液会残留在人体内,形成瘀血。这些瘀血的停滞已经成为人类疾病的重要因素。或因停滞而发热,或结核,或结痂,或气血受阻而刺痛,等等。还可因血瘀引起其他许多综合征,甚至使新血不能正常工作而再次出血。为了避免这些并发症,唐主张先止血后祛瘀,故将祛瘀作为治疗血证的第二法。瘀血停止后,在几天或几十天内,为了防止血液再次运动,需要选择平血药方,因此平血药被视为治疗血证的第三法。血证患者出血后会血虚。血虚者为阴虚,阴虚者为阳守,阴虚者无阳附,血虚者无气支,亦可导致亏损。所以在血证后期,血止住了没有淤血,应用了平血法后也不怕再出血了,只是留下了正气的不足。唐主张此时宜用补血之法。

学术理论价值

唐宗海在学术上颇有独到之处。一方面,他十分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在深入探讨血证方面颇有建树。另一方面,由于当时西医的传入,他试图用西医的理论来解释中医,把中西医的理论融合起来。虽然他受到历史条件和科学水平的限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但他的创新和发展思想是有价值的。他治疗血证的经验和原则至今仍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做一个好医生比做一个好医生要好。

唐宗海之所以出名,首先是因为他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提出“中西医结合”口号的医生,其次是因为他的血证理论。其实更有特色的是,他打破了历代儒医的传统生成模式——“不做儒将,因之学医。”他是明清以来的大医,也是唯一考中进士的人。进士是科举考试中名望最高的。按照清朝的制度,如果一个秀才考上了科举,一考上就给一个官职,其余的要经过三年的学习才能给一个官职。简而言之,就是名气和事业保障的终结。一个人中了进士不做官真的很少见。他的同辈学者陈、、邱、、王等都有着显赫的仕途。

唐宗海(1846-1897),四川省彭州市三义镇人。16岁,秀才。23岁时,他开始学医。24岁的时候写了一本书,叫《医柄》,然后是《医见能力》。12年,在多次尝试治疗父亲血证失败后,开始潜心探索血证。11年后撰写《血证论》,汇集了血证的诊治成果,创立了止、消、平、补的重要方法,“以事实为依据,有据有据”,可谓精辟独到,至今仍具临床意义。这本书一出,就“名闻三省”,“远近闻名”。光绪11年,《血证论》成书后第二年,唐宗海39岁被招,后赴江南求学。他的医术在上海很出名。一片质疑之声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光绪15 (1889)位列前三。后来,他往返于北京、上海、广东之间,医名越来越响,著书立说,创办中西汇通学派。51岁,授来宾知县,后死于川西。

唐宗海一生倒霉,父亲、妻子、母亲都因病去世。他的父亲和妻子英年早逝,这激发了他救人的决心。他觉得乱世,官场极度腐败,当官比煎药救人更实际。因此,他投身于黄绮,这正好与西学东渐相吻合。当时大部分中医都不知所措。唐宗海提出“医人不如医人”,并颇有远见地撰写了大量医学文章。在浙江陆润庠(同治年间状元)主办的《医学导报》上发表了200多篇文章。之后撰写了五种中西医书,开创了汇通。主张中西医取长补短,“没有领土异同之分,但妥协是一样的”,“去对方之短,用对方之长;用我的长,短封面”。

唐的真知灼见,使他成为明清时期四川唯一一位流传于正史的博士。但清稿未载其详,其生平极其暧昧,令人遗憾。他还擅长诗歌和绘画。前几年他看到一把山水扇,取古法,古朴。他的诗给人印象特别深刻:

南北山川一瞥,

你胸中的高谷如何?

_如果说奇石撑肝撑肺,

堂堂正正,脱四科。

我真的很了解植物,

有许多干燥和清洁的空气服务。

当云出来的时候,将会是晴天。

不要做一个老薛罗。

——奉行尊老诚信原则,在川做客唐宗海。

这就是容川先生对乱世人生的真实写照,对他人的慈悲,对苍天的拯救。

中西医结合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