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相关历史话题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南山砍柴烧炭,满脸尘土烟火,鬓角斑白,手指发黑。卖木炭的钱是干什么用的?买衣服,买嘴里的食物。可怜他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木炭卖不出去,希望天冷一点。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一大早,老人开着一辆炭车轮着赶集车去赶集。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在集市南门外的泥地里休息。那个骄傲的骑在两匹马上的人是谁?是宫里的太监和太监下的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念着皇帝的命令,对着石化的宫殿大喊。一车木炭,一千多斤,太监侍从要开走,老人是百般无奈,但没有办法。半马的红纱是一根丝,里面装了炭到牛头。

欣赏1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新东赋》五十首之一。描写了一个老人烧炭谋生的艰辛,揭露了唐代“宫廷市场”的罪恶。

在这首诗的开头,我们被带到当时的首都长安附近的钟南山,我们看到一位烧炭的老人过着非常贫困的生活。

“卖炭翁,南山砍柴烧炭”。烧炭的老头连一寸土地都没有。他赖以生存的只有一把斧头、一辆牛车和十根被烟火熏黑的手指。他无妻无子,孤身一人,在南山上削薪烧炭,弄得脸上“尘土飞扬,烟雾缭绕,鬓角斑白,手指发黑”。劳动的艰辛可想而知。烧炭的老人对生活没有太高的要求。“卖木炭的钱可以做什么?”?他只想有温饱维持最低生活。按理说,一个人养活自己并不难,但即使是这样的愿望,他也很难实现。木炭是人们用来取暖的东西。老人辛辛苦苦砍柴烧炭,给别人带来了温暖,但衣服却薄得可怜。单薄的衣服总要寄希望于温暖的天气吧?不是,相反,被生活所迫的老人“忧炭欲寒”,宁愿忍受双寒,这样才能多卖炭。这种矛盾的情绪深刻地表现了卖炭人的悲惨处境。

“晚上城外一尺雪,我开着炭车滚冰。”寒冷的天气真的来了。一大早,他坐上车,走在结冰的路上,却去长安卖炭。从钟南山到长安的一路上,他在想什么?诗人没有告诉我们;但是你可以想象他一定是充满希望的,因为这辆车炭直接关系到他以后的生活。看完这个,我们觉得离老人更近了,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这个车炭到底能不能卖,能不能卖个合理的价钱。但是诗人没有马上告诉我们结果。他让卖炭的人休息一下,喘口气,让读者稍微平静下来,然后写道:“那两个骑手是谁?”"穿黄色衣服的信使穿着一件白色衬衫."来的人一个是黄衣太监,一个是白衣太监的爪牙。他们假装奉皇上之命出来进货,不管卖炭人同意不同意,就赶着炭车北上。城北是皇帝住的地方,司机是宫里的太监。一个卖木炭的老人能做什么?“一车炭,千余斤,宫使赶将军,可惜了。”几千斤木炭,不知道要烧多少斤柴火,也不知道要砍多少天!为了把柴火烧成炭,这位孤寡老人在尘土里,在烟火旁,受了多少苦!但是你得到了什么呢?"半匹马的红纱线和一块丝绸被木炭填充到牛头上."连纱带丝加起来也不过三丈。这能对得起老人多日的辛苦吗?这些宫廷使节不是购物,简直就是强盗。他们带走的不仅仅是一车木炭,而是老人生命的希望,他的生存权。这该激起读者怎样的愤怒!看完这首诗,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鬓发斑白的卖炭人,能靠这点酬劳熬过寒冬吗?

白居易在《新乐府》中每首诗的标题下都有一篇序,说明诗的主题。《卖炭翁》的序是《苦宫市》,就是反映宫市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宫市”是唐朝廷直接掠夺百姓财物的最流氓的方式。原来朝廷所需的生活用品都是政府从民间购买的。在德宗贞元末年,宦官被用来直接购买给宫廷使节。皇宫经常派遣数百人前往长安的东西城和热门街区。遇到喜欢的东西,就说是宫廷市场,拿了就走,没人敢问。有时我把你两三尺的旧丝线撕成碎片作为奖赏;有时候不是给你任何报酬,而是让你贴“门户钱”和“脚价”。所以每次宫使出来,连卖酒卖饼干的小店都关门了,不敢做生意。白居易写《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那是宫廷市场危害最大的时候。他对宫廷市场有很好的了解,对百姓有很深的同情,所以能写出这个感人的“炭人”。

然而,卖炭翁的意义远远不止揭示宫廷市场。诗人在卖炭翁的典型形象中,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苦辣,在卖炭这件小事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读这首诗,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卖炭的。透过他,似乎很多种田、打鱼、织布的人出现在我们面前。虽然不是“黑手指”,但也带着艰苦生活的印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伤害,但也在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下了辛酸和仇恨的眼泪。《卖炭翁》这首诗不仅在当时有积极意义,对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卖炭翁的艺术性也很高。你看,前八句,诗人先对卖炭人做了个大概的介绍,那么亲切自然,就像介绍自己的家庭一样。“他的脸上布满了灰尘和烟火,他的太阳穴是灰色的,手指是黑色的。”朴实却深情的十四个字,生动地勾勒出他的模样:“可怜人衣朴素,却忧炭,愿天冷。”也是同样朴实深情的十四个字,深刻的描述了他的内心活动。这个介绍就像一系列的电影画面。从南山的角度,镜头稳稳地放大,然后是几个大特写:太阳穴、手指、满是灰尘的脸、破衣烂衫,触目惊心。

经过这一番介绍,诗人拿起卖炭翁的一段经历,详细描述了一番。白居易故意把他放在一个下雪天。虽然雪让他的身体特别冷,但却点燃了他心中的希望。虽然增加了赶公交车的难度,但也给了他力量,让他一口气到达了目的地。这是多么戏剧化的描述啊!卖木炭的人满怀希望地赶到市场,但他并不急于马上卖掉木炭。他停下来,也许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蹲在路边喘口气。但谁能说他的内心会像外表一样平静?“牛困饥,人歇南门外泥”,像悲剧前短暂的沉默,这两句诗紧紧牵着人们的心弦。

接下来,诗人转动笔,使得故事急转直下,突然出现了两位宫廷使节。白居易又一次用由远及近的写法,写他们从很远的地方骑着马,看起来很有气势,穿着很傲气,在泥地里休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卖木炭的人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之前,他们已经把车开到了北方。至此,诗人似乎不忍心再写下去了。他简要地解释了事情的结果。与新乐府其他诗不同,诗人没有出面讨论。但也正是这个简短的结尾,更加微妙、有力、发人深省。文/袁兴培(节选)

欣赏II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系列的第三十二首诗,上面写着:“宫城也。”“宫市”中的“宫”字是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物品最初由官员购买。中唐时期,宦官专制横行,连这种采购权都被强占。常有数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城和繁华街区,低价进货,甚至一分钱不出,向“金凤”勒索“门户钱”和“脚价”。名为“宫市”,其实是一种公开的掠夺(详见韩愈《顺宗实录》《旧唐书》《张謇传》《通鉴》卷二三五),其受害者当然不止一个卖炭人。诗人通过卖炭翁的经历,揭示了“宫市”的本质,给了统治者劫民之罪一记有力的鞭子。

前四句,很难写出卖炭的事。“降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作程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满脸尘土烟火气,鬓角花白手指黑”,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卖炭人的肖像,劳动的艰辛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在南山》点出了职场。这座“南山”就是王维笔下的“夜宿无门,唤过江来樵夫”终南山,那里豺狼出没,荒无人烟。在这样的环境下,飞檐戴月,霜雪纷飞,一个个减薪,一窑一窑烧炭,很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洋溢着心血,凝聚着希望。

写给一个卖炭人卖炭是他努力的结果,这是他区别于卖炭商人的地方。但是,如果这个卖炭人还有土地,靠自己种植和收割不至于饥寒交迫,只利用业余时间烧炭卖掉补贴家用,那么他的那一担炭就被掠夺了,就有其他活路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亲自向读者介绍卖炭人的家庭经济情况,而是设定为一个问答:“卖炭卖钱是什么生意?”穿衣服吃在嘴里。“这一问一答,既把板子变成了活物,使文艺形势跌宕起伏,摇曳生姿,又拓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和广度,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个劳动者被剥削到了贫困,衣食无着的地步;”身上的衣服,嘴里的食物”,都希望他辛辛苦苦烧的几千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这为后来写宫廷使臣掠炭之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怜的人的衣服只是普通的,他担心木炭,希望它是冷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一句话。“身上的衣服只是单”,自然希望暖和。而卖炭人把解决温饱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卖炭赚钱”上,于是“忧炭而愿寒”,在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希望天气更冷。诗人对卖炭人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理解得如此深刻,在短短十几个字里表现得如此生动,还用“可怜”二字倾注了无限的同情,怎能不让人落泪!

这两首诗从构图上来说,是前半段到后半段的桥梁。“忧炭盼寒”,其实就是盼望寒风大雪。“夜出城外一尺雪”,这场大雪终于来了!不会再“省心又便宜”了!天子脚下的达官贵人富商为了取暖,还会斤斤计较木炭的鸡毛蒜皮?卖炭翁“驾着炭车在冰上跑”的时候,占据他整颗心的不是抱怨冰天雪地的路有多难走,而是盘算着“一车炭”能卖多少钱,能得到多少衣服和食物。小说家如果写作,可以用大量的笔墨写出沿途卖炭翁的心理活动,而诗人却一个字都没写,因为他在前面为读者打开了广阔的想象世界。

对于一个卖木炭的人来说,烧一车木炭是很容易的,希望能下一场雪,并且希望他能在沿途得到买食物和衣服的钱。然而,结果是什么呢?相反,他遇到了一个“口头上支持这些文件”的“宫廷特使”。在皇宫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件和法令面前,顺着“骂牛”的声音,卖炭人在从“降薪”、“烧炭”、“祝天寒地冻”、“赶炭车”、“滚冰径”到“卧泥”的漫长过程中所计划和希望的一切,都化为乌有。

从“南山中”到长安城,路那么远,那么难走。卖炭翁“歇在南门外泥里”时,已是“牛困民饿”;现在是“回车骂牛带北”,送炭入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饿。所以,当卖木炭的人饿了的时候,当你牵着一头被困的牛走回钟南山的时候,你会怎么想?他以后要怎么生活?这一切都不是诗人写的,但读者还是忍不住要思考一下。在思考这一切的时候,我们不禁同情卖炭人的遭遇,痛恨统治者的罪恶,诗人创作《宫城》的初衷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诗人用一句“多么可怜的希望啊!”表达了一个几乎濒临死亡的老人唯一的希望!这是全诗的中心。所有其他的描述都集中在这个诗意的眼睛上。在表现方式上,烘托、对比运用灵活。老人的命运,用“灰鬓”突出他的晚年,用“尘烟火”突出“减薪烧炭”的艰辛,衬托南山的苍凉险恶,引起了人们的同情。这一切都反映了老人希望的燃烧:卖炭拿钱,买衣服和食物。老人衣着朴素,再用夜晚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迹”做陪衬,更让人觉得老人可怜。这一切恰恰体现了老人希望之火的凶猛:天寒地冻,木炭贵,可以多换些衣服和食物。接下来,“牛困饥”和“两骑”反映了工人和统治者处境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马的红纱,一尺的丝”,对比了“宫市”中掠夺的残酷。就全诗而言,前面希望之火的燃烧,恰恰是为了烘托后面希望的悲伤和痛苦。

这首诗不像《新乐府》中的某些文章那样,没有“言志”,而是在矛盾冲突的高潮中戛然而止,因此更为含蓄、有力、发人深省、扣人心弦。这首诗千百年来被千万人传诵,绝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