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是什么?
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是红一军、红二军和红四军。
1936 10,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简称红军,曾被称为“中央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之一。消灭敌人120000。1930年6月13日,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和全国红军代表大会召开后,毛泽东主持召开“汀州会议”,决定在汀州整编红军。同年6月19日,红四军、红三军、红十二军在长汀南寨广场正式改编为红军第一路军。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是长征中唯一没有损失的军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红军第二军、第六军、第三十二军组成。贺龙为总指挥,任为政治委员。在湘鄂情、川黔苏区多次粉碎国民党军队。1935 165438+长征十月开始。65438年6月+次年10月到达陕甘苏区。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120师。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红军第四军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军、第二十五军于193110年底组建。165438+10月7日,在湖北黄安县(今红安县)七里坪镇成立,许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任政治部主任。实际领导权由张掌握,而军事指挥则由许负责。陆军下辖第四军和第二十五军。四方面军军长为许(兼),政治委员为陈昌浩(兼);25军军长邝继勋,政治委员王平章。原四军部改为陆军总部,两军下辖的师由总部直接指挥。总兵力3万多,民兵1.6万。当时是中国控制下的军事力量,仅次于中央红军。不久,红九军成立,有六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