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登堡的飞行历史

1936年3月的兴登堡号船体上没有画飞艇的名字。

飞艇建造于1931。5年后,兴登堡号搭载87名乘客和船员,于3月4日1936在弗雷德里克港开始首航。齐柏林飞艇公司的董事长雨果·埃克纳担任指挥官。这位前一战齐柏林飞艇指挥官代表德国航空部门,而齐柏林公司的8艘齐柏林飞艇的机长、其他47名机组成员和30名造船厂工人都是这趟航班的乘客。虽然埃克纳在一年前就选择了“兴登堡”这个名字,但在这艘飞艇的前六次试飞中,船体上只印有它的注册号(D-LZ129)和用于宣传1936奥运会的奥运五环。当飞艇第二天下午第二次试飞飞越慕尼黑上空时,慕尼黑市长卡尔·费勒(Karl Fiehler)通过无线电向埃克纳询问飞艇的名称,埃克纳回答说“兴登堡”。

齐柏林飞艇公司主席宣布飞艇的名字激怒了宣传部部长约瑟夫·戈培尔。他第二天立即召见埃克纳,并在会上坦率地提出将飞艇改名为“阿道夫·希特勒”。当埃克纳表明无意如此时,戈培尔下令飞艇在德国境内只能叫LZ 129。同时,他还警告埃克纳,要让这位世界闻名的飞艇大亨在德国媒体上“非人化”。虽然三周后船体上印上了高度为1.8m的兴登堡红字,但并没有为飞艇举行正式的命名仪式。

1935年3月,赫尔曼·戈林成立了德国齐柏林飞船运输公司(DZR),以增加纳粹在齐柏林飞艇运营中的影响力,兴登堡号也正式由这家公司运营。这家公司由齐柏林(飞艇的制造商)、帝国航空部(德国航空部)和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当时的德国国家航空公司)共同拥有,它还负责最近两年齐柏林伯爵LZ 127飞往南美的商业航班(1935至1937)。兴登堡号和它的姊妹飞艇LZ 130(1938年投入使用)是仅有的两艘专门为跨大西洋航行建造的飞艇,但LZ 130齐柏林二号在1940年被废弃前从未投入载客运营。

经过三周时间和六次从制造厂出发的试验性飞行,兴登堡号已经准备好公开亮相了。这是一次环绕德国6598公里的宣传飞行,它将与齐柏林伯爵号一起飞行,从3月26日持续到29日。这次飞行后,兴登堡号将从洛文塔尔(L?Wental),弗雷德里克附近的机场起飞,开始其首次跨大西洋飞往里约热内卢的商业客运航班,该航班将持续4天。然后,兴登堡号将从洛文塔尔(L?Wental)做了十次往返北美的客运航班,接下来所有往返北美和南美的航班都是从法兰克福的机场起飞的。虽然兴登堡号被设计为跨大西洋的客运、货运和邮件服务,但在国家教育和宣传部的命令下,兴登堡号第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功能是由帝国航空部(DLZ的共同管理者之一)散发纳粹传单。3月7日,1936,德意志国家的地面部队进入并占领了莱茵兰(位于荷兰、卢森堡、比利时和法国之间的地区),根据1920年签署的凡尔赛条约,该地区属于非军事区,目的是在德国和这些邻国之间提供一个缓冲区。

为了证明这一违反1925罗加诺公约的军事行动(英文:Rhineland的重新定位)的合理性,希特勒迅速组织了一次“事后”公投(英文:德国选举和公投,1936),时间定在3月29日。“让德国人民”批准德军占领莱茵兰,组建仅由纳粹党组成的德意志共和国国民议会(英文:Reichstag(魏玛共和国))。在这次行动中,兴登堡号和齐柏林伯爵号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作为宣传策略,戈培尔要求齐柏林在投票开始前,让两艘飞船在环绕德国的四天飞行中“一前一后”飞行,还需要从洛温塔尔(L?起飞吧。尽管当天上午的风力条件使飞艇顺利起飞变得异常困难,但飞艇的机长恩斯特·莱曼(Ernst Lehmann)还是坚持按时安全起飞,以给在场的纳粹党官员和媒体人留下好印象。巨大的飞艇在全速缓慢上升时,受到35度的侧风袭击,导致其垂直尾翼下部重重地撞向地面,在地面上拖行了一段距离,在机翼下部和连接的方向舵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因为不想把两艘飞艇政治化,也因为飞行需要取消兴登堡号最后的基本续航测试,反对联合飞行的齐柏林飞艇董事长埃克纳激烈谴责飞艇机长莱曼:

“莱曼先生,你怎么能在这样的大风条件下命令把船开出来呢?你有世界上最好的借口推迟这次愚蠢的飞行;相反,你拿这艘船冒险,只是为了避免惹恼戈培尔先生。你认为这是对我们企业的责任感吗?莱曼先生,你怎么能让飞艇在这么大的风天起飞呢?你有世界上最好的借口推迟这次愚蠢的飞行;然而,你忽略了飞艇的安全,只是为了避免戈培尔先生的烦恼。你认为这是对我们公司的责任感吗?)"

为了等待兴登堡号而在机场上空盘旋的齐柏林伯爵号需要独自开始这次宣传飞行,而兴登堡号则返回飞艇机库修理受损部件。尾翼的修复很快就完成了,几小时后兴登堡号也加入了飞行。下面有数百万中国人可以看到,这两艘巨大的飞艇在四天三夜的时间里完成了环绕德国的飞行,投下了大量的纳粹传单,用扩音器播放军乐和口号,在兴登堡号上的临时电台演播室里播放政治演讲。齐柏林飞艇乘客领针

公投结束后(德国政府声称98.79%投了赞成票),兴登堡号于3月29日回到了洛文塔尔。Wental)准备开始其首个商业客运航班,这是一个跨大西洋飞往里约热内卢的航班,计划于3月31日从Lowenthal起飞。雨果·埃克纳并没有成为这次旅行的指挥官,而是成为了一个不受控制的“监督者”,恩斯特·莱曼成为了这次旅行的指挥官。更糟糕的是,埃克纳从一名报道兴登堡号抵达里约热内卢的美联社记者处得知,戈培尔坚持他在威胁埃克纳时曾说过的话,即埃克纳的名字“从现在起永远不会出现在德国报刊上”,“任何与他(埃克纳)有关的照片或文章都不能刊登”。之所以做出这一决定,是因为埃克纳在德国之行中反对将兴登堡号和齐柏林伯爵号用于政治目的,他“拒绝在德意志帝国议会的竞选活动中作为特邀嘉宾推荐阿道夫·希特勒总理及其政策。”戈培尔从未公开宣布过禁令,一个月后禁令悄然解除。

“兴登堡”号在南美的首次飞行中,戴姆勒-奔驰公司制造的四台16缸柴油机中的一台活塞销(英文:Gudgeon pin)断裂。尽管在累西腓进行了修理,发动机仍然不能满功率工作。返航途中,兴登堡号的另一个引擎在摩洛哥附近的黄金海岸(英文:Gold Coast (region))突然失灵,飞艇上的工程师试图修复引擎但失败了。仅由两个发动机驱动的兴登堡号可能会坠入撒哈拉沙漠,兴登堡号可能需要在没有地勤人员和系泊杆的情况下紧急着陆,这可能会导致无法修复的损坏,使飞艇无法使用。为了避免这场灾难,飞艇工作人员将飞艇升级到寻找与飞行方向相反的信风;这种风通常出现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飞艇气压高度。令人惊讶的是,工作人员在海拔1100米处发现了这股风。于是,在贸易风的帮助下,工作人员获得了法国方面的紧急许可,驾驶飞艇安全返回德国。该许可可以允许飞艇通过使用经由罗纳河的较短路线飞往其目的地。这次为期9天的飞行在203小时32分钟内飞行了12756英里(20529公里)。四个发动机后来都检修过了,在后来的飞行中没有出现问题。兴登堡号于5月9日1936抵达莱克湖,洛杉矶号(USS Los Angeles (ZR-3))停靠在右上。

在这一年,兴登堡号完成了17次跨大西洋往返旅程,这是它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全年服务。在这17次旅行中,10次航班飞往美国,7次航班飞往巴西。第一架跨大西洋客运航班载有56名工作人员,50名乘客于5月6日离开弗雷德里克港,5月9日抵达莱克湖。向西飞行时间在53-78小时之间,向东飞行时间在43-61小时之间。6月10最后一趟东左湖。1937第一次北大西洋飞行以兴登堡空难告终。

1936年7月,兴登堡号创下了5天19小时51分钟完成跨大西洋往返的纪录。在被标记的乘客中有德国重量级冠军马克斯·施梅林(英语:马克斯·施梅林)。6月1936日在纽约击败乔·路易斯后,乘坐兴登堡号返回德国,参加英雄招待会。在1936的飞行季中,兴登堡号总共飞行了191,583英里(308,323公里),运送了2798名乘客和160吨货物和邮件,这启发了Luftschiffbau Zeppelin公司。

据说飞艇飞行时非常平稳,人们可以把一支铅笔或钢笔放在桌子上而不会掉下来。起飞时是如此的平稳,以至于乘客经常会因为以为飞艇还在系泊杆上而错过起飞。去德国和美国的单程票是400美元。这使得兴登堡号的乘客都是有钱人,包括公众人物、演艺人员、著名运动员和工业领袖。

1936奥运会期间,兴登堡号再次被用于宣传活动。8月1日,它飞过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上空,驾驶舱内悬挂五环旗。当天,在希特勒宣布奥运会开始后,它在挤满观众的体育场上空低飞。

1936年,兴登堡号上的音乐沙龙里摆放了一架布拉斯勒(英文:Blüthner)的铝制三角钢琴,但第一年后,钢琴被拆除以减轻重量。在1936年到1937年的冬天,兴登堡号的结构经历了几次明显的变化。更大的升力使人们给飞艇增加了10个额外的舱室,其中九个有两张床,另一个有四张床,这使得飞艇一次可以搭载72名乘客。此外,飞艇上还装有收集雨水的水箱,雨水被收集起来用作压舱物(英文:ballast (aviation)):利用雨水作为压舱物比直接排放氢气更经济。

另一个增加的装置是飞机系泊吊架,在世界上处于试验阶段。这种装置类似于固特异-齐柏林公司制造的阿克伦号(英文:USS Akron (ZRS-4))和梅肯号(英文:USS Macon (ZRS-5))两种飞艇上使用的装置。它的作用是使海关官员能够在飞艇降落前飞到兴登堡号上检查乘客的相关入境文件,同时还可以提前从飞艇上取走信件,节省投递时间。这个装置的实验是在3月1937,6月11,4月27日进行的,但是因为挂钩不稳定,实验不是很成功。五月初的兴登堡空难也不得不取消所有未来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