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王镇?
基本资料
性别:
男人
生日:
1990 65438+10月1(摩羯座)
出生地:
安徽-安庆-枞阳县
居住地:
安徽-黄山-屯溪区
高中:
枞阳县龚辉中学
大学:
黄山学院
王镇(1271年-1368)元朝东平(今山东东平)人。中国古代农学家和农业机械家。贞元年(1295)至大德年(1300),历任宣州旌德(今安徽旌德)、忻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县令。大德二年(1298),王镇制作了3万多种木制活字,印刷了100册《旌德县志》。大约在元成宗戴德四年(公元1300),王镇的农书或农书成书。在《农书》的最后,附了一本名为《制作活字印刷书法》的书,描述了它的木活字印刷。
王镇的家乡在元初就已经是封建士人聚集的地方。早在窝阔台时代,东平就已有千家万户在“兴学培士”。当时的名人如李昌、王攀、徐世龙、李茜等先后在东平设帐设徒,培养了一批为封建王朝服务的人才。著名的有严旭、申屠知远、孟奇等人。其中,孟奇于至元七年(1270)在山东西路任农副使,参与编撰《农桑提要》一书。王镇可能受其影响,开始接触农学。在王镇的《农书》中,他引用了许多《农桑集》中的材料。
王真儿
关于王镇的生平活动,很少有记载翔实的史料。史书记载,他曾两度担任郡尹。一、袁震元(1295)在宣州任旌德郡(今安徽旌德县)尹六年;二、大德(1300)调任殷,信州永丰县(今江西)人。
王镇兢兢业业,秉公办事,勤政务实,为人民服务。他在旌德尹任职期间,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据《旌德县志》记载,他生活俭朴,经常把自己的薪水捐给当地的学校,造桥、修路、送药,教农民种植、树艺,在当时颇受人们的好评,称赞他“为民造福,做了一些事”。旌德县多山,耕地大部分是山地。有一年大旱,秧苗都快旱死了,农民很担心。王镇在旌德县的许多河流和小溪里看到了水,记得他从家乡东平来到旌德县时,在路上看到一种水在翻转翻滚,可以将水抽到山里。王镇立即开动脑筋,画了一个图案,并召集木匠和铁匠组织农民抗旱。就这样,水变成了翻车,拯救了旌德县上万亩山区的幼苗。
王镇继承了传统的“以农为本”思想,认为国家从中央到地方的首要政治任务是抓农业生产。无论是在旌德还是在永丰,王镇在说服农民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采用的方法是要求农民每年种几棵桑树;对于麻、草、粟等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方法逐一给予指导;画出各种农具的图案,供人们模仿和试用。与此同时,王镇“身先士卒”,“带头种地”。在永丰县银仁,王镇的主要任务是奖励农业和教育。他经常购买桑苗和棉花种子,教农民种植,鼓励他们种植好庄稼。旌德县和永丰县的人都很尊敬他,永远不会忘记他。
王镇认为,民以食为天,所以作为地方官员,他应该熟悉农业生产的知识,否则他就无法担负起劝农桑的重任。所以他注重农耕,到处观察,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知识。我们到处传播先进的农业技术,引进优良的农作物品种,推广先进的农具。这些实践为后来农书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元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更加丰富,农业生产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封建统治者逐渐看到农业生产有利于封建剥削。忽必烈在位时,元世祖开始采取一些措施发展农业生产,如设立农业劝导官,建立专门从事农桑水利的机构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书籍的编纂。因此,在这个历史时期,产生了几部农业科学著作。
《农书》成书于殷在旌德县时,直到他调任永丰县尹时才完成。元仁宗清第二年(1313),王镇为此书作序,正式刊行。
贞元年间(1295)在宣州旌德县(今安徽旌德县)任尹(县官),大德年间(1300)调任新州永丰县(今江西)任尹。他在鄞县任职期间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据《旌德县志》记载,他在殷郡任职期间,一直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从未敛集过民财。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的一部分工资捐出来办学校,建坛造庙,修建桥梁,兴办了许多利民的公益事业。此外,他还用药物帮助穷人和病人,受到当地人民的称赞。王镇不仅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县官,还是一位劝导农民发展桑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的农艺师。他认为,作为地方官员,如果不熟悉农业生产,不了解农业知识,就很难尽到劝农桑的责任。他不仅收集了以往的农书,勤于研究,还经常观察各地的农业作业和农业机械,为他写农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毫不留情地抨击那些只知道鱼和人的贪官:这些人本身就不懂“农”,“安能劝人”。他们往往以说服农民为借口,跑到农村去敲诈勒索,所谓“爱民”,实为害民之举。他还说,这些官员只把“傲慢视为事实”,从来不认为他们享受的每一寸丝绸和饭菜都来自“野夫天福之手”。他们勒索钱财,竭力中饱私囊。他的言行充满了对穷人的深切同情。
王镇是中国古代四大农学家之一,与汉代的盛智、后魏的贾思勰、明代的徐光启齐名。王祯农书在中国农业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继承了前人在农学研究方面的成果,总结了元代以前农业生产实践的丰富经验,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广义农业生产的内容和范围。
我国先秦时期的农书,只保存了吕《春秋》中的一些片段。汉代《胜利书》仅剩3700字,无法窥其全貌。魏末的《齐姚敏书》虽然具有农业百科全书的性质,但在完整性和系统性上不如王镇的《农书》。总的来说,它只有两篇文章,即“耕田”和“收获种子”,并没有关于粪田和灌溉的专门文章。至于“农业地图”,更是乏善可陈。南宋《陈■农书》虽在理论体系上有重要发展,但局限于地域的局限,仅涉及南方地区的稻作、养牛、养蚕,尚不具备农业百科全书的性质。《农桑集》比王镇的《农书》早40年,是元初官员撰写的一部农书。主要是根据元代以前的农书资料编辑而成,新造较少,主要是适应北方的需要。
王镇的农书有两个版本。一种是37卷,包括《农桑通记》6卷,《古柏谱》11卷,《农业仪器图集》20卷。一种是22册,包括《农桑通记》6册,《古谱》4册,《农业仪器图集》12册。两本书的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后者将11的谷谱合并为四册,将20集的农业仪器图集合并为12册。全书约136000字,插图281幅。
王振农的书有四个突出的特点:
首先,全面系统地讨论了广义农业。王镇农书中的《农桑通记》部分可以说是一部农业通论。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广义农业的内容和范围。开篇以“农耕始于”、“牛耕始于”、“蚕桑始于”为题,叙述了农耕与养蚕的起源,将王镇时代的农业与历史农业联系起来,将元代的农业作为历史农业的一部分,使之承前启后。然后在“三才”理论的指导下,对狭义农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首先,用“天时”和“地利”论述了农业生产客观环境的复杂性和规律性,强调了“时”和“地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在尊重天气、地理位置等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员的各个方面,包括开垦、耙耕、播种、除草、施肥、灌溉、收获等,总结了农业种植中的各种问题。“农,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桑。还以“孝耕农田”、“劝导帮扶”、“积德”等文章宣扬封建政府重视农业的思想和劝农措施。读完《农桑通》,人们可以对广义上的农业的内容和范围,以及农业生产中的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王振农这本书的一大特色。
其次,还论述了南北农业,并分析比较了两者的异同。在农书之前的几部重要的农书,如《胜利之书》、《姚之术》、《农桑集》等。,都是总结北方农业生产经验的著作,而陈震的农书是专门讲华南农业的,只有王镇的农书是专门讲南北方农业的。对二者的异同、功能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比较。这是它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王镇生长在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发达的黄河下游齐鲁大地,后长期在南方做地方官。这种条件使他对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生产都很熟悉,所以他能从全国范围内全面系统地阐述农业生产。
第三,有比较完整的“农业装备图”。在王镇的《农书》之前,有一本唐代陆龟蒙写的关于农具的书《计雷经》。其中介绍的农具主要是江东犁,以及耙、磨、铲等几种水田农具。,不带图纸。南宋曾志敬的《农具目录》(已失传)不仅收藏的农具比王镇的《农具目录》少,而且没有地图。继王镇农书之后的重要农书,如《农政全书》、《计时通考》等。,虽然也有“农具图”,但大多是抄袭王镇的农业书籍,没有多少新的内容。可见,王镇农书中的《农具图册》是王镇在古代农书中的一大创造。约占全书篇幅的4/5,插图200余幅,涉及农具105种,可以说是丰富多彩,气势磅礴,别具一格。
第四是《百谷谱》对植物性状的描写。王振农书中的《百谷谱》论述了各种作物的种植。它包括谷类、属类、蔬菜、水果、竹子和杂项。与其他古代农书相比,该部分对植物性状的描述较多,这也是王镇农书的一个创举。比如禾谷类中的高粱被描述为“其粒,其茎叶似粟,其粒不如粟,其穗有毛”;黍属中有“茎高十余尺,穗大如笤帚,粒黑如漆,如蚌眼”的描述;■冬瓜属,形容为“实生于藤下,大者如斗,皮厚而多毛,初生青,霜白如粉,肉籽亦白”;■属中芋头有“叶为莲,长而不圆,茎微紫,干者空心,根为白色,亦有紫者,大如升,食之味甘,侧子多,拔之则续升”的描述;■为蟑螂属,有“叶似莲,皱多刺,花向日开,花结果”的描述;在蔬菜属中,有“叶阔如韭,根丰而白”的描述;韭菜被描述为“丛生,丰富,朱莉娅,细长,靠近根部是白色的”。
王镇对农学的主要贡献如下:
1.在贯彻“适时”和“适地”原则上有所创新
为了在农业生产中贯彻“适时”原则,王镇制作了“时令活地图”,对历法和时令问题做了简明扼要的总结。同时,他还指出:要用节气来确定月份,而不是历书中记载的月份,这样才能正确地表示季节变化;其次,图中所列各月的耕作只适用于一个地区,其他地区要根据纬度等因素而变化。如果各地都能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这样的农事日历,对农业生产中“适时”原则的贯彻会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在农业生产中贯彻“土地适宜”的原则,王镇绘制了一幅全国农业形势图。这张图是根据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农业知识画的。可以帮助人们区分不同地方的不同土壤,从而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因土而植、因土而肥。
2.对魏晋以来中国南北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经验作了新的总结。
(1)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重点是深耕和细耙。王镇认为只有“深耕细作”才能“白头偕老”。他不仅认为“深耕是工作”,而且强调“耙是全部工作”。他补充道,“耙耕很辛苦,但看着漂亮的庄稼也很辛苦。”他还总结了浅耕灭茬,再深耕耙的新经验。(2)总结了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耕作制度。王镇把北方旱地的耕作制度概括为“耕、耙、耕”。所谓“耕田者耕耙之,欲其土细,耕耙一遍,再用劳力,无非是劳作”;所谓“耕完了,有耙,耙有疏通渠道之意,劳动有盖磨之力”等。,这些都是北方旱地耕法耕作制度的概括。同时,王镇把中国南方稻田的耕作制度概括为“耕、耙、耕”。所谓“南方水田,翻了就耙,耙了就毁了,不用干活。”
(3)总结了北方旱地间作套种的新经验。王镇提出“在耕地中,先把两把犁一起犁,都是内倾的,合在一起叫浮,浮为始,耕为出。这个时期结束,叫做一次支付,一次支付,一次支付间作。犁完之后,在三个支付之间,进行下一个支付,但是外部支付犁到中心,做一个■,三个支付覆盖成一个■。其余欲耕平原,率如是。”这是王镇总结出的在北方旱地利用内外翻法减少开合垄,提高耕作质量的新经验,从而把北方旱地的耕作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4)总结了南方稻田“开沟”旱作的新经验。南方素有“水乡乡村”之称。因此,南方稻田在收割水稻后改种旱作时,“最忌水”,这是实行稻麦两熟的一大障碍。经过长期的探索,大约在元代前后,人们开始了“开沟”和整地排水的经验。王镇在其《农书》中首先总结了这一经验:“高田早熟,八月旱耕,种两麦。其法:从■到■,两■之间,形成一个地块,翻耕一段时间后,用锄头割其■排其水,称为腰沟,收割第二茬小麦,再将沟整平,水深耕,俗称复熟田。”这一经验为南方稻田稻麦两熟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是南方稻区实现两熟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5)强调“秋耕为主,春耕为辅”的原则。北方旱地具有春季干旱多风、夏秋多雨的气候特征。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特点,需要保墒抗旱。王镇引用了《韩志说》中总结的经验:“除了种小麦,所有的田地都要在秋天耕种。秋耕土地和荒草很少,很省力。比如牛没有牛厉害,就做不了秋耕。除了种黍田,其他地方如黍豆等也可春耕。”提出了秋耕为主,春耕为辅的原则。
3.开发“粪土”“灌溉”专题文章,把育肥灌溉放在农业增产的重要位置。
在王镇以前的重要农业著作中,大多数都没有把育肥和灌溉放在重要位置。比如《胜利书》和《齐姚敏书》的农业总论部分都没有讲育肥和灌溉,只是在各个部分都有讲,可见肥水问题在农业增产中还是没有占据决定性的地位。到南宋时,《陈■农书》中有“粪田适宜”的专文,但重在理论阐述,不实用。王镇的《农书》不仅把“粪土”和“灌溉”放在“农、桑、桑”通论的重要位置,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新的发展。
(1)粪土理论的新发展。自然土壤与农业土壤的本质区别在于,自然土壤只有自然肥力,而农业土壤不仅有自然肥力,还有人工肥力,“粪田”是人工肥力的主要内容。可见“粪土”一词的深意在于其表达了“农业土壤”的本质特征。正如王镇所说,“你们田亮又瘦又肥,所以种田和施肥都很急。粪土,所以把田地变薄成良田,把肥土变成沃土。”还继承和发扬了陈《农书》中提出的“地力常新”的理论。他指出:“所有的田地,每年种的,都是贫土贫气,有机体不成功。如果他们是农民,他们会把粪肥储存起来,腐烂掉,土壤肥力会一直是新的,结实的,但收成不会减少。”王镇还首次阐述了施肥是为了变无用为有用的观点。他说:“被丈夫除去的指控和腐朽的东西,都被人忽视了,田地被滋润了,只有干活的人才知道。”
(2)拓宽肥料来源的新努力。要多施粪肥,必须拓宽肥料来源。王镇所说的肥料来源是苗肥、草肥、火肥、屎、尿、泥肥、旧墙土、草木灰、谷壳、谷壳、烂草、烂叶、泔水、马蹄角灰、鱼水、沟泥水、米汤、兽毛和健肌物等。,比以前农书里提到的要大很多。王镇不仅特别重视绿肥的应用,还把栽培绿肥称为“苗肥”,把野生绿肥称为“草肥”,并首次加以区分。
(3)新的积肥措施。为了积累粪便,王镇提出了新的措施,建立一个常年粪车。他说:“如果你想在一个农舍里收集粪便,你必须用一个人,一头牛或一头驴,驾驶一辆双轮马车,到处运送粪便。时间长了,积少成多,播种的收获可以翻倍。”为了使粪肥成熟,提高肥效,王镇提出了田头沤粪的设想:“在南方经营农田的家里,田头经常设置砖坑,熟了以后田地很漂亮。北方的农民也应该从中受益,利润可以十倍。”
(4)对农田灌溉的新认识。王镇在《农桑桑》中专治“灌溉”,把农田灌溉放在重要位置。他通过追溯古代治水修渠的情况,说明农田水利建设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通过列举古代水利工程遗迹和无数中小型水利工程,说明“兴废修劣”是发展农田水利的重要途径;本文还介绍了多种引水方式,指出了各种地形下的引水灌溉方法;还总结了围垦圩田的经验,指出了南方“水乡泽国”发展水利、消除水害的途径。王镇还介绍了翻车、卡车、牛翻车、水翻车、高翻车、水桶、刮刀、剥桔器、起锚机等水利灌溉工具和器具,以及水栅、水闸、池塘、水塘的作用和做法。还指出,这些设施不仅可以灌溉农田,还可以在北塘“把船变成磨坊”,“养鱼养龟,种水葫芦之类”,实现水的综合利用和灌溉、航运、水力、水产的结合。
4.“天之门”的特殊制度总结了几种特殊的土地利用经验。
(1)区场法的重要变化。王振农书中的区划方法与《胜书》相比,有三个重要的变化。第一,《胜利之书》中的分区方法有两种:带状分区和方形分区,而王振农书中的分区方法只有一种。其次,方形地块有上、中、下三种方式,而王镇的方形地块被简化为一种方式,胜利时的地块6至9寸见方被改为大面积1.5尺见方;同时减少了路段之间的距离,扩大了用地面积。第三,元朝在地域田里增加了间作和复种。
(2)总结我国南方几种特殊的土地利用经验。由于女真铁骑南侵,宋朝中原人民不堪忍受战乱侵扰,大量南迁。"建言之后,居住在江苏、浙江、湖南、福建、广州和西北的人都满了."因为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人们被迫与水和山争夺土地。因此,自宋代以来,我国南方出现了圈地、圩田、柜田、铺田、架田、沙田田、梯田等几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直到元代,王镇在其《农书》中首次系统地总结了这些特殊的土地利用经验。这是王镇对农业的重要贡献之一。
5.积极宣传和推广新发明的农业机具,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王镇农书中的《农具图册》是古代农书的开山之作。它收集的105种农具都是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发展历史、形制和操作方法,特别是对新创造的农具大力宣传和推广,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下重点介绍宋元时期新创制并收入《农业机械图册》的农业机械。
(1)新型耕作设备。■刀是在开荒时走在犁前面,切割芦苇,清除障碍物,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铁达,一种适用于我国南方水稻土的耕作工具,一般有六齿或四齿。秧马是一种能在泥地行走,便于水田作业的工具。除草是一种适用于水田除草的耕作工具。一个爪子,一种耕地的工具,用一个竹筒和一个铁尖套在手指上。锄头,华北平原用于畜力耕作的工具,一天能耕作20亩地,效率高。锄头是中耕除草的工具,锄草时不容易伤苗,因为没有双刃角。粪是割草机上用于施加种子肥料的附加装置,用于施加种子肥料。种子,在种子上放一个木柄,在种子上放一个木口,作为垄旁播种的工具。植车,植车后配石植车,可沿植车脚下开的沟镇压,使植土相互靠近,有利于发芽出苗。
(2)新创造的收割工具。推镰是一种用木头制成的农具,有横架和长柄,装上小轮收割,比普通镰刀能提高工作效率数倍。麦秸是安装在簸箕形麦秸上的长镰刀形麦秸,在木柄和轴上拴一根绳子,一手拿着绳子,一手拿着轴,这样就可以整齐、快速地收割小麦。麦绰的后面有一个麦笼,四个小轮子,一个拖把。使用这种收割机,一天的收获量比使用其他工具多几倍,非常适合在较大的地块上作业。其他的如收割水稻的铙钹、割麦穗的铲子、割麦穗的识别刀等,也在提高收割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新发明的灌溉机具。在王镇的农业书籍《农具图册》中,我们可以看到七种新发明的灌溉机器。
翻车,也就是龙骨车,是一种高抬水的工具。水上交通工具翻侧翻的系统和人踩侧翻的系统是一样的。在流水岸边挖一条窄沟,把车放进去,在车的踏板轴外端做一个竖轮,竖轮旁边套一个木制竖轮,再放两个横轮。上轮适合车头的垂直辐条相互交替,是液压翻车。牛翻身,用在没有自来水的地方。下面的轮子放在车的岸上,轮轴由一头牛拉着,这样车就会侧翻,随之转向。这种翻车的效率是手动翻车的两倍。驴不倒翁是水不倒翁,只是在转轴的外端内置了一个竖轮,竖轮一侧的岸上放了一个横轮,和把牛变成翻车的系统一样。这种水车适合在“近坎井”或“有积水的深潭”中使用。高翻卡车的高度以10英尺为准,比如田地的高度和岸边的深度,或者田地在山上。水转高的时候,万一岸边有流水,要用高水的话,可以用这个车,它的车也是高转车做的,但是下轴端是竖轮,横轮用来拨。刮车就是装上水车,轮高可以5尺,径向头6寸宽。比如你像水一样去田里就可以用这个工具。
这些水车的动力:翻刮车辆的人力;水对滚车、水对高车、高转车的液压动力;牛翻身,驴翻身靠畜力。可见,元代灌溉不仅使用人力、畜力、水力,而且这一时期还广泛使用了机械原理,尤其是轮系。
(4)新创造的农业加工机械。王镇农书《农业机械图册》中记载的连续两磨、水转连续磨、水转面粉磨、水车这三样东西,都是元代新创造的高效农业加工机械。水若化为不断碾,“或碾,日可得粮,出千。”水车三样东西,用一台机器就能起到磨、磨、磨的作用。
这些创造和革新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在生产斗争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农业机械图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积极宣传普及这些新创造的农业机械,促进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
6.为发展林业、畜牧业、副产品和渔业做出重大贡献。
(1)在发展林业方面,“农、桑、植”一章首先介绍了历史上发展林业的成功经验,阐述了发展林业是“利博”和“兴国”的大事,刻不容缓。王镇把发展重点放在种植桑树、水果和木材上。关于桑树种植,王镇介绍了桑树的种类、特性、繁殖、施肥和修剪管理方法。在种植木材、果树方面,王镇介绍了以往种植木材、果树的“明显效果”和移植树木的方法,并着重介绍了桑树、果树的六种嫁接方法:体接、根接、皮接、枝接、滚接、叠接。王镇介绍了“百谷铺果属”梨、桃、李、李、杏、桑、枣、栗、柿、荔枝、龙眼、橄榄、石榴、橙、橘、银杏的栽培方法。《百谷铺竹木》中介绍了竹、松、杉、柏、桧、榆、柳、栎、楝、构树的栽培管理方法,为发展林业生产提供了技术经验。
(2)在发展畜牧业方面,《农桑养殖》一文总结了饲养马、牛、羊、猪、鸡、鹅、鸭的经验。在养马方面,王镇继承和发扬了“三顿吃三顿喝”的经验。在养牛方面,王镇认为“要养牛,必有仁爱之心”,进而可以“视牛之饥为己之饥;把牛的艰苦贫瘠当成自己的艰苦贫瘠;像对待自己的疾病一样对待牛的瘟疫;取决于牛的出生,如果你有一个儿子。”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牛就多了,那我们还怕什么?王镇认为,要想养好牛,必须在“不犯寒热”、“不过劳”、“吃饱了就饿”、“劳逸结合”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要准备足够的饲料,及时给牛治病。在养猪过程中,王镇总结了许多新经验。第一,浮萍等近水之物,在江南水域可以作为饲料。二是江北土地,能长出马牙;三是在山里吃橡胶或药苗;第四,创立了发酵饲料,即“用时切碎,用药渣等水浸泡,拌以酸黄或麸皮。”王镇还总结了一些养鸡、养鸭、养鹅的新经验。
在养蚕、养鱼、养蜂方面,王镇在《种养缫丝》中总结了自己养蚕、养鱼、养蜂的经验。如在养蚕方面,王镇总结了自己的蚕种选择与采集、蚕种保存、饲养管理、调节室温、分别养蚕的经验。在养鱼和养蜂方面,王镇也继承和发展了前人总结的耕作方法。
7.其他领域的贡献
王镇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农学家,还是一位精巧的机械设计师和印刷技术的创新者,还是一位诗人。王镇在机械设计方面颇有造诣。他设计绘制了大量复杂的农业机械图纸,并征求多方研究,恢复了一些早已失传的机械,其中一部分还进行了改造。比如东汉南阳知府杜十法就曾使用“水排”鼓风技术炼铁,元代失传。经过长期反复的研究,王镇终于搞清楚了“水排”的结构原理,并绘制成图,载入了《农业装备图集》。在恢复的过程中,他还把原来使用的皮筏改成了类似风箱的木扇。这不仅节约了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冶炼技术。这种复制和改革在中国古代冶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王镇在印刷技术上的创新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北宋毕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这一发明直到元代才得到推广,当时雕版印刷仍在广泛使用。这种方法不仅费工费时,而且刻出来的图版一旦打印出来,大多就没用了。为了使他的农书尽快出版,王镇在Bi ■ clay活字印刷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木活字印刷术的实验研究,并最终获得成功。这种方法不仅节省了人力和时间,而且提高了打印效率。旋转排字是王镇的另一项发明。他发现,在捡字过程中,成千上万的木制活字排成一行,给人们来回穿梭带来不便,于是他设计制造了轮式排版托盘,为提高捡字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创造了条件。
文贤
原始文件
[1](袁):农业图书,农业出版社1963。
[2]王玉虎注:王振农著,农业出版社,1981。研究文献
[3]万:农书,中华书局,1962。
[4]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山东三位古代农学家》,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
[5]西北农学院古农业研究室:《中国古代农业科学家传》,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