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矛也被称为“枪”?
到了明代,除了枪、铲、钯、镗、叉、狼之外,出现了新的防御能力很高的长柄武器。
矛
外观和用法
矛是一种武器,在一个长竹柄的前端有一个锋利的矛尖和两个刀刃。矛的使用多为双手握柄刺(戳)的单一使用方法。
矛,战国时期的。枪头长约37厘米,青铜制成,呈长江三角洲形状,有插口,插入木柄,用钉子和绳子固定。手柄的长度,根据《李周考录》对其规格的描述,步兵为4.5米,战车兵为5.4米。然而,当手柄超过用户身体长度的三倍时,它就不起作用了。所以还是用2-3m长的比较合适。
蛇矛是矛的一种。因刃部似游动的蛇,故名。全长约5.6m,木柄和矛尖为铁制,长约25cm。矛尖采用这种形状是为了增加刺杀的深度,增加伤口愈合的难度,对敌人造成致命伤害。
历史与发展
矛先于枪出现,和葛一样古老,是战车士兵的主要装备。用法和ge差不多,也比较简单。所以战车衰落后,前尖改为铁制装备步兵和骑兵。后来由于刺力更强的兵器的出现,图65438中1形状的矛逐渐不流行了。然而,直到明朝,一种改进的蛇矛仍在使用。
在古典小说中,有许多使用长矛的名人。其中尤以《三国演义》中张飞的“张霸蛇矛”最为著名。不过张飞使用的武器虽然是矛,但不是蛇矛,而是1字形的传统兵器,只是刀刃不是青铜,而是铁。
武器工厂
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和武器批量生产体系的建立,为武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域。为了把长期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传给后代,历代都写了很多关于兵器的著作。中国最早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为书籍的保存和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众多武将著作中,可分为两类:军事科研用兵器著作和以兵器使用技巧和套路研究为主的武术传。
中国从前代到近代、历代都有大量的军事学著作。如北宋时期的名著《孙子》、《伍兹》、《司马法》、《刘涛》、《三略》、《魏辽子》和《李问》,被誉为《吴京七书》,都对兵器及其使用作了极其精辟的论述。
《武要》完成于北宋,是一部具有重大时代意义的杰作。它是由曾公亮、丁度等人按照宋仁宗的顺序编纂而成,完成于李青四年(1044)。这本书之所以是一部划时代的军事巨著,是因为它不同于历代的军事著作,不以理论探讨为中心,而是一部总结历代重要战役的军事百科全书。在《武经总论》的攻城法中,水攻、火战、火攻、守备、兵器图等章节都以大量的插图对各种兵器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阐述和介绍,为我们和世界各国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明代毛根据《武要》的方法,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武北志》是又一部震惊世界的军事百科全书。在这部军事巨著中,专门设置了“火器”一章,为后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火器资料。
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在这些军事科学著作中,聚集了各种武器使用技巧和套路。如的《武变》、戚继光的《寄校·现练》、毛的《武备志》等,这些极具代表性的明代军事著作,以大量生动的插图,介绍了各种兵器和拳法的特点、使用技巧和套路。
其实在明朝之前,就有很多关于武器和使用技巧的专著。梁(502-557)简文帝的《马力普》就是其中之一,可惜没有流传下来。使用武器的技巧和套路,几乎都是师傅以口诀的形式口头传授给徒弟的。这种专门讲武术技巧的书籍,和军事科学书籍一样,都是明朝以后才出现的。比如程宗友(156-?)和吴昊(1611-1695)。这些作品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名著流传至今。武术知识的传播不仅仅是口头的,更是最有效的媒介,是发展武术的基础和根基。
枪
外观和用法
枪是以刺为主要攻击方式的武器,由锋利的铁枪头和长柄组成。枪是它的基本类型。零件分别叫枪头、矛缨、矛杆、后塞吗??。此外,还有一种“双钩枪”,是攻城战中经常使用的特殊武器。
其中,这种带钩的枪最常见于对付骑兵或攻城勇士。在前面提到的钩镰枪中已经引入了它。??,是当枪用的场地。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吗,比如枪头被敌人砍的时候??当枪头继续战斗。??它是根据作战的需要而设计的。所以武侠世界里的枪大多没有这个成分。
枪的长度因射手而异,但最小的比射手略长。《李周》考试记录中规定,枪的长度和其他长兵器一样,不得超过枪长的三倍。当然枪越长越能先刺敌人,这也是长兵器的重要优势。但是枪杆太长会弯曲,会降低武器的威力。所以长度一定要合适。据明末清初枪匠吴X所著《枪记》记载,枪的长短因流派而异。马家枪310cm,沙家枪576-768cm,杨家枪一般448cm,最长约512cm。吴x辩称384cm以上的枪不好用;而310cm左右无论是战场还是武术都是最理想的长度。
枪的重量与枪杆的材料和厚度有关。武X声称4.8kg左右的枪最合适,不到3kg,太轻了不好用。
枪头和是什么材料的??由金属制成。枪杆可以由木头或竹子制成。如果用木头做枪杆,那一定是硬木,切割的时候一定要顺木纹拿,不然枪杆容易断。用竹子代替木头做枪杆更轻,但不如木头枪杆,因为它比较软,容易弯曲。前述流派的长枪中,马家枪和杨家枪都是木制的,沙家枪是竹制的。
作为一种特殊的枪,它是由铁制成的,包括手柄和铁枪。铁枪不仅可以刺,还可以利用自身重量作为武器使用,凶猛异常。因为铁枪很重,没有相当的力量绝对不能使用。
锤枪是一种特殊的训练器械。为了不伤到对手,枪杆前端安装了一个木球,手柄的长度和普通枪相差不大。训练的时候,不只是用锤枪。这种训练枪有时可以用长棍训练。
枪以直刺为主攻击敌人,通常称为“刺”,也是枪最基本、最终也是最重要的技术。这种攻击敌人的手法叫做“屠杀法”。摇动枪杆使枪头上下左右盘旋的防御术,称为“皮法”
●枪缨
中国长枪的特点是剑下绑有一个叫流苏的尖刺。流苏多由绒绳或动物毛发制成,并专门染有颜色(多为红色)。关于矛缨有三个传说和原因。一个是防止刺伤人时血顺着枪头流到枪杆上,使手打滑;其次,它是激发战场士兵战斗士气的美丽装饰。第三,蒙古成吉思汗为了记录自己西征的功绩,把敌人的头发剪下来绑在长枪上,作为表扬勇士的象征。以上三点何时为真,实在无从考证。
但这个关于成吉思汗西征的传说,未必是真的。因为在他之前的唐朝,他用的是带红缨的长枪。
历史与发展
关于枪的起源,宋代《后事纪源》说,皇帝和蚩尤打仗的时候,就有枪。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是“枪”这个词在汉代以前的很多书里就已经出现了。
这些枪不是指我们想象中的武器。“枪”这个词的意思是“两头削尖的木头”。比如墨子《城门备》中就有“十二枪”的描述。这里的“枪”不是有长柄的武器,而是“两头削尖的木头”,也就是用来组织敌人入侵的障碍物。
最早的枪是一种长兵器,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发明的。他大量制造这种武器,作为军队的一种装备。该枪长约290厘米,枪头由铁制成。
但在诸葛亮发明这种枪之前,有矛和铍被称为“枪原型”,威逼不过是这两种武器的发展。其实“原型”和强行查看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到了隋唐时期,矛和枪才完全分为两种不同的武器。从此,枪作为“兵器之王”被广泛应用于实战和武术中。但火器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冷兵器的“宝座”,枪支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
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枪,其中最著名的是绰号“王铁棍”的王。他是五代初期的人物,是一个带着一(或两)把60公斤铁枪驰骋沙场的猛将。
在以枪为主要装备的部队中,最著名的是明朝秦良玉指挥的白卫军。白武装的士兵都用白蜡树(即小叶子)做长枪,所以秦良玉这个名字是中国战争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她率领的白卫军在平定叛乱、抵抗后金(晚清)以及评价奢靡的崇明之乱、张之乱中屡建功勋,被传为佳话。
素有“百兵器之王”之称,武术中枪法流派众多。即使在以拳击或其他武器为主的学校,枪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器械。驰名中外的少林、武当、峨眉也不例外。
其中峨眉枪与少林棍、武当剑一样,作为流派的象征而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