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建筑的历史背景和作用
问题描述:
找人帮我找新闻介绍一下围屋的历史背景和功能
分析:
“客家”原本是当地原住民对居住在那里的外地人的称呼。“客”和“主”的身份本来就是相对的。外面的人住久了,渐渐成了老客人,最后转客。客家人在举家迁徙的过程中,既保持了自己优秀的生活传统,又融入了当地新的生活氛围,这让他们有了以守为攻反击的资本。
围屋中的客家堡垒
赣南指今天江西南部的18个县市,面积约3.96万平方公里,人口790万。赣南客家民居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现存的民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堂屋式组合”民居和“圈地式”民居。
围屋是典型的赣南客家民居,就是一个名字围起来的房子。它的外墙不仅是封闭房屋中各个房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个封闭房屋的防御墙。围屋的大门额上多有“某某围”的称号,如磐安围、伊彦围、龙光围等。
龙南县的围屋最有代表性,也最集中。往往一个自然村有七八个封闭的房子。在形式上,除了大量的方形圈地外,还有半圆形圈地、近圆形圈地、八卦形、不规则村圈等。结构上,既有混凝土和河卵石,也有青砖和石头;从体积上看,这里不仅有赣南最大的方形圈地——关西圈地,还有最小的圈地——里仁百味(俗称“猫柜圈地”形容小如猫笼)。
典型的封闭房屋平面呈正方形,四角有向外突出一米左右的塔(碉堡),外墙厚度在0.8-1.5米之间。围墙的正面有两到四层楼高,角楼高一层。一般外墙没有窗户,只有顶墙上有一排排枪孔,有的还有枪孔。屋顶形式主要是坚硬的山地。外壳中必须有一个或两个井。
围场的建筑材料以砖石为主,墙体多采用俗称“金包银”的方法建造,即外墙三分之一用砖或石建造,内墙三分之二用土坯或夯土建造。它与闽粤围地最大的区别是赣南围地的防御功能更加完善,围地四角所建的炮塔的作用明显是为了防备和打击已经进入城墙或瓦面的敌人。
围场门的设计也体现了防呆的特点,所以一般都是板门后有大门,有的围场房还在大门后设侧门,板门前设“门栓”(栅栏门)。对于火力攻击,门的顶部还有一个漏水孔。围挡的外墙又高又厚,没有窗户,只有枪眼供外部射击。围栏周围有一个类似碉堡的炮塔。赣南客家人一般称堂为“堂”或“堂府”,堂指祠堂。把房子叫做“房子”,把房子叫做“房子”。大厅是房子的中心,许多“主屋”和“横屋”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大房子,本质上是源于中原古代的四合院。
逼出来的“陆埮毕姨”
在众多围屋中,龙南“伊彦围屋”是赣南客家围屋中最高的一座。明末清初,粤赣边界的杨村发生过战争。家境殷实的赖富治和弟弟奉祖上之命,送上礼物和彩球,外出避难。他们的第一选择是唐璜高纬的亲戚家。没想到对方毫无知觉,把去打听的人都杀了。为了避免混乱,兄弟们不得不求助于黄牛。当我回到家乡,看到满目疮痍的家乡时,我萌生了在高守建造一座封闭房屋的想法。公元1650年(清顺治七年),这项浩大的工程正式开始。在随后的27年里,伊彦环形屋不断发展,并最终建成。完成后的围场为正方形,高15m,长42m,宽32m。总建筑面积1344平方米,* * *房间136间。外壳的功能区域分配明确。一楼是餐厅,二三楼是客厅,四楼是战略防御的战斗楼,有58个漏洞。大门周围有三层。大门口有一口活井,里面有两口地下井(一般埋土),一口是水井,一口是粮库井。因其高大易守,可闭关一年,故称“高守围”。公元1849年,当时的府台大人周毓衡应邀参观围屋。他看到围屋的主人互相尊重,就题词“伊彦围屋”,意思是“以梅绮为榜样,夫妻和睦”。此后,围屋一直叫到了今天。
与关西围相比。
关西围是赣南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围场。其始祖为徐明君,俗称徐老四。因为我姐姐嫁进了伊彦的圆形住宅,我有机会经常去那里参观。看到雄伟的伊彦圆形房子,他秘密地决定有一天在房子外面建一个围墙。
他很有才华,在姐夫的支持下,木材生意蒸蒸日上。然后他意外得到了一张免税卡,这让他如虎添翼。很多商人加入了他的“西昌”门,他也赚了不少钱,为西关圩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封闭的房子是正方形的,长88米,宽88米。城墙高9米,厚2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在围墙的每个角落都建有15米高的炮塔。整体结构像一个巨大的“回”,有124个正房。
照壁后面是师傅徐老四建的戏楼。传说每次演完戏,他的大老婆给五个悦来,然后徐老四就溜出西门,和他的另外两个张去喝酒赏月。
客家文化:“移民”的精英聚居地
有资料显示,客家人建造的围屋起源于东汉时期的坞堡。这种建筑形式在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于中原。客家人群居、农战结合的习惯源于那个时代。围屋几乎是客家的象征。客家人不一定住在围屋里,但住在围屋里的一定是客家人。
赣南史称“南有傅百岳,北有中州。按武陵重要会议的说法,是“赣、闽、粤、湘”的重点。唐末五代,大量中原流民涌入赣南,移民数量远超原住土著,极大地改变了当时居民的构成和文化结构。于是,在这种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下,慢慢孕育了一个新的特殊族群——客家人。
客家人住在封闭的房子里,过着群居的生活。这是一种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汉族人的传统生活。在一个大的圈地里,往往有上百人甚至上千人同姓,同宗,有的还是同一个祖先的直系后代。当封闭的房子装不下时,就把其中一个大儿子留在老房子里,其他的儿子分开盖新房。
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包含了当地族群的文化精髓。客家人往往以有才能的人为榜样,激励和教育自己的子子孙孙,向取得巨大成就的前辈学习。
因为客家人迁徙是为了寻找安身之地,他们的品质是勤奋、勇敢、智慧和与环境抗争。经过无数年的积累,他们终于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局面:客家人走遍世界,移民世界,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的商界,都不乏成功人士。所以客家人被称为“东方犹太人”,他们在各自的阵营中发挥着惊人的创造力。
历史清楚地表明,客家人的迁徙,大多是从人口稠密、文化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原地区,到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的边远蛮荒地区。一方面,他们保持了中原文化的主流特征:始终崇尚中国正统文化,崇尚诗词礼仪,十分注重传统、文化、语言、习俗的完整保存,以相同的生活方式、习俗、信仰、观念紧密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他们善于从当地少数民族中吸取营养,容纳当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小贴士:
客家先民的六次“移民”时期
据考证,客家人的祖先曾六次大规模南迁:
1.秦始皇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派60万大军“南征”。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又派兵50万“守南五岭”。军人早就“守五岭,过杂处”。秦死后,两批南下的秦兵留在当地,成为最早的客家人。
2.东晋时期,东晋“五朵野花”期间,部分中原居民迁居闽粤赣边区。后来由于南北对峙,中原约有96万人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流入赣南。
3.唐末黄巢安史之乱迫使大量中原人南逃,黄巢起义时大量中原人逃入福建、广东、江西。
4.南宋时期,南宋时期,宋末,金人入侵,一部分官员、文人迁居太湖流域,另一部分人则南渡大更岭,进入南雄、始兴、邵州等地。或沿洪、吉、前州,再从前州到汀州;还是留在赣南各县。
5.明末清初,居住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为人口增长,山少,迁徙到了四川、湖南、广西、台湾,以及广东中西部地区。这种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为“西进运动”。
6.太平天国时期,为了躲避战乱,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一部分被引诱做合同工,带到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