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福佳店现在在哪里?

傅氏兄弟的店铺地址在今天道外区头道街附近,现在仍然是道外区的繁华之地。

在哈尔滨的几个区里,只有道外区可以冠上老字。很多人喜欢把道外区叫做“道外”。细看之下,这个“老”字既有对老街巷的留恋,也有对老味道的留恋,更有对即将消亡的旧习俗的无奈。

哈尔滨是中国大城市中独一无二的城市。它从来没有过城墙,也没有过生日。俄罗斯人把中东铁路工程局从符拉迪沃斯托克迁来的1898作为哈尔滨的“生日”来纪念,因为在那之后的短短几十年里,哈尔滨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中国政府对此并不认同,民间一直流传着“先有傅家店,后有哈尔滨”的说法。这里的“付家店”是道外区的前身。

清朝统一中国后,非常重视龙脉所在的地方,加强了东北的边防,并鼓励人们迁往东北。光绪年间,来自山东德平的傅宝山、傅宝山兄弟及其家人,一路迁徙至东北平原腹地的松花江畔。夕阳的余晖染红了无边的平原,抚慰了兄弟俩漂泊的心。他们决定在这里定居。恰逢赛马场,一个河边的村庄,瘟疫流行。傅宝山凭着一点医术,精心为人治病,名气越来越大。于是,傅宝山开了一家益光药店,行医卖药,也给牲畜治病。付宝山经营客栈摆摊,修车修套,也给动物挂手。江边生活便利,这个初具规模的“商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在此定居。傅氏兄弟笑迎四方宾客,汇聚各界财富,生意越做越红火。松花江变得热闹起来。热闹的场面吸引了更多的人搬到这里。“付家店”也成了这里的人们与之相称的地名。

光绪末年。为了加强对当地的管理,防止俄国人借修建中东铁路之名扩大势力范围,清政府设立了以“付家店”为中心的“河滨会馆”。滨江厅巡抚何厚铧认为“店”字含义过窄,将“付家店”改为“付家店”,定为行政区划。付家店的管辖范围大致与今天的道外区相当,是道外区最早的行政区划。傅氏兄弟的店铺地址在今天道外区头道街附近,现在仍然是道外区的繁华之地。

城市文明的发展是立体多样的,每一个城市文明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一家店成就了一个区;一个区发展了一个城。哈尔滨的城市起源独特,丰富了城市文明的内涵。今天人们称道外区为“道外”,也包含了对道外区悠久历史的追溯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