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神,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考古特点是什么~

三国两晋南北朝,从3世纪初三国建立开始,到6世纪后期隋朝统一结束,历时近四个世纪。这一时期,几个政权长期割据,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向中原和部分汉族的流动和迁移,特别是统治集团之间的掠夺和混战,不仅延长了割据局面,而且加剧了社会动荡。同时也加速了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边远地区和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以后隋唐的繁荣准备了条件。因此,这一时期考古学的特点是:地方特色浓厚;转变更加显著;偏远地区数量增加;许多遗迹突出军事需要,反映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遗迹更引人注目;保存下来的佛教遗物多,佛教雕刻发达,生动地说明了这一外来宗教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资料的发现和记载始于唐代。北宋提倡恢复古礼制,讨论古器物蔚然成风。宋元时期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杜毅志的编纂。所以详细记录三国、两晋、南北朝遗迹,应该是从宋元开始的。清代提倡金石学考证学、石刻编纂学、古器物考证学,规模较大,领先于宋元。从清末到抗日战争,铁路工程中发现了大量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墓葬,大量的随葬品流入市场。此后,金石学专家的收集和描述主要依靠传世遗物的范围;随之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掠夺和破坏。当时受损最严重的地方是河南洛阳和浙江绍兴,尤其是洛阳。帝国主义勾结商人,洛阳附近的北朝大部分在十几年内被洗劫一空。江苏、山东、河北南部、辽宁南部、吉林东部的哄抢破坏浪潮。19年底以来,一些国家派人进入中国新疆,长期大肆掠夺和破坏各种遗迹和遗物,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开始对重要遗迹进行实地考察。更重要的是,北大文学院考察了甘肃(1923)和(1924),考察了新疆的窑洞(1928 ~ 1930),中国建筑学会考察了山西大同(1932)。中央文物保护委员会调查了江苏省南京、丹阳地区(1934 ~ 1935)六朝墓葬和河南省洛阳、保山地区(1934 ~ 1935)石窟,考古队调查了河北省南部地区(1935)。重要的考古发掘有西北科学考察组在吐鲁番发掘的车氏、高昌墓(1930),中国科学院西北历史地理考察组在敦煌发掘的魏晋墓葬(194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中央文物局1950 ~ 1年调查北、西北石窟和发掘雨花台吴晋墓开始,大规模开展了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工作。从1953开始,各地发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各种遗迹,地上遗迹也进行了勘测。1958后,整理研究工作逐步开展,比较成功的项目有:墓葬划分与分期研究;城市用地布局研究;试论边境地区的遗迹:中外文化交流遗迹研究和早期石窟寺遗迹研究。

根据田野工作和初步研究成果,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采取区域组织的模式是可行的。中原和华南是两个主要地区;北方、东北、新疆也各有特色;青藏高原和川西应该是另划一个区域,但由于考古发现不多,部分遗址暂时附属于北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