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美的诗句是什么?
中国是诗的国度,很多诗都有很大的影响力。这里要评价的是影响最大的十首诗,而不是最好的。
因为要有很大的影响力,除了要写得好,还必须要易懂好记。
第一首,李白静夜思。
我的床脚闪着如此明亮的光。已经有霜冻了吗?
我抬起头凝视月亮,低下头,怀旧之情油然而生。
说到乡愁,诗仙的这首诗,是所有稍有文学和笔墨知识的中国人第一次想到的。
这首诗字字清晰,朗朗上口,抒发了人们的思乡之情,所以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为中国人最熟悉的古典诗词。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奇,也摒弃修辞的精致之美;它以清新质朴的笔触表达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环境就是环境,情感就是情感,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味。
难怪有人赞其为“古今绝妙”
第二首,孟郊的《流浪的儿子们》
母亲用手中的针线,为长途跋涉的儿子赶制衣服。
出发前,缝了一针,怕儿子回来晚了衣服破损。
谁敢说像弱者这样孝顺的孩子,能像春天的阳光一样回报母亲的爱?
这是一首母爱颂歌。
这首诗歌颂了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母爱。
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用通俗的意象隐喻,寄托了孩童的炽热情感,为春天般的母爱广为传颂。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巧妙的雕琢,在清新流畅、质朴平实的语言中充满了浓郁醇厚的诗意,拨动了千百年来众多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吟唱。
第三首,白居易的《告别古草》。
长草是如此的茂盛,每年秋冬枯萎的草都要把草的颜色变浓。
野火不能烧尽它,春风的吹拂可以使它复活。
野草野花遍布古道,阳光下的草地尽头是你的旅途。
我再一次送上了我的知心朋友,浓浓的草代表了我的深情。
白居易的这首诗,尤其是第二句,最为著名,影响最大。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高”生动地展示了杂草顽强的生命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进,人民永远不会死亡和斗争。
全诗精心组织,语言自然流畅工整,景物抒情,意境浑浑,堪称绝唱。
第四首,曹植七步诗。
煮豆子烧豆子,豆子在锅里哭。
我们同根生,急什么?
这首诗,连同这个典故,在中国家喻户晓。
曹植用了一个非常贴切、简单、生动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因此逃过一劫。
每当兄弟再战,中国人都会想起这首诗,“我们本是同根生,何必如此匆忙?”
第五首,王志焕的《在鹭鸟山庄》。
太阳在西山附近慢慢下沉,黄河流入东海。
更上一层楼,看得更远
“可是你把视野开阔了三百里”,一个诗人无尽的探索欲望,想看得更远,看自己的眼力能达到哪里。唯一的方法是站得更高,“走上一层楼梯”。
这两句诗形象地暗示了一个哲理:只有爬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远,就要爬得高。
写这首诗的诗人登高望远的非凡抱负,也激励着中国人民昂扬向上。
第六,王维的《在山上度假想我的山东兄弟》。
我是一个在陌生土地上的孤独的陌生人,每逢佳节倍思亲。
想到兄弟们的身体登上了高处,也会因为不到我而有一丝遗憾。
这首诗是一个想家的游子写的。
在异乡生活的孤独感是凄凉的,所以我总是思念家乡,思念人。当我遇到节日的时候,我加倍地想念你。
诗词反复跳跃,含蓄深沉,质朴自然,曲折多变。
千百年来,“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游子思乡的名言,触动了许多游子的心。
中国人特有的节日乡愁由此而来。
第七首,诗经第一首,关雎。
关鹤鸣的鱼鹰,伴着小河的小洲。
美丽贤惠的女人是绅士的好配偶。
混合荇菜,从左到右打捞吧。
美丽贤惠的女子醒来追求她。
追求得不到,白天黑夜总会想念她。
龙小姐哟,叫人翻来覆去睡不着。
混合荇菜,从左往右挑吧。
美丽贤惠的女人带着一对夫妇和一对夫妇来到她身边。
荠菜不齐,左右发。
美丽贤惠的女人敲钟取悦她。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开端,其中不乏古往今来的名句,尤其是第一句广为人知。
中国也有很多爱情诗,其中不乏古往今来的名言,但关雎影响最大。
每当男人看到美女就想追到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成了最充分的理由。
第八,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活着,做男人中的男人;死去,成为灵魂中的灵魂。
今天,人们仍然怀念项羽,因为他拒绝生活,回到了东方。
女词人李清照的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明确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要做人中英雄,为国立功;就算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魅中的英雄。
爱国* * *溢于言表,确实有鼓舞人心的作用。
诗人猛烈抨击南宋当权派的* * *行为,借古讽今。
全诗只有二十来个字,接连用了三个典故,但堆起来也无妨,因为都是诗人的心声。
打地板的诗,那么大方苍劲,都是女人写的,真的让人应接不暇。
第九首,送别都督,赴蜀。
隔着三秦之墙,隔着一层雾,隔着一条河。
我们悲伤地告别,我们两个官员走向相反的方向。
毕竟,世界只是一个小小的地方。
不做错事,孩子* * *沾毛巾。
这首诗是告别的杰作。
诗意的安慰:离别时不要悲伤。
三重“然而,中国持有我们的友谊,天堂仍然是我们的邻居”,其高耸的山峰,高度概括了“深厚的友谊,山河难以抗拒”的场景。伟大的文字都是自己做出来的,流传千古,家喻户晓。
对联的结尾指出了“送”的主题。
全诗开阖顿挫,脉动流转,意境旷达。
洗去了古代送别诗中的忧伤,色调爽朗,清新高远,是独一无二的石碑。
第十首,沈李的《同情农民》。
夏天的中午,太阳很热,农民们还在劳作,珠子滴进泥土里。
谁知道中餐每一粒都是硬的。
这首诗写的是劳动的艰辛,劳动的果实来之不易。
“谁知每一粒粮食都是辛苦的”的感叹和警示,脱离了空洞抽象的说教,成为了有血有肉的深刻格言。
这首诗并不关注具体的人和事。诗人选取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众所周知的事实,讲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劳动果实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