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以来恢复高考后初中英语教材的变化
2.2.1第一、二阶段以文革结束和义务教育颁布为标志。
当时教育领域遭受严重创伤,外语是重灾区。为了迅速为“四化”培养人才,中共中央发出了“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指示,教育部专门组织队伍编写中小学教材,并开始编写教学大纲。在这里* * *发布了四个纲要:
1978-1980十年制中小学全日制英语教学大纲(试行稿)(8年1080学时,5年656学时);
1986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中6年932学时,高中3年552学时);
1988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初稿) (三年制400学时,4至536学时);
1990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初中五年806学时,六年926学时,高中三年552学时)。
虽然这一阶段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一直在不断调整和修改,但它是建国以来第一个完整执行的,结束时间是1990秋,直到最后一批使用按照大纲编写的高三教材的学生毕业。第一阶段大纲修订和第二阶段大纲编制之间有一段平行重叠期。1988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编写始于1986,初高中二期教学大纲的制定直到2000年才结束。
第一阶段的纲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进展:
1)外语已经成为我国中学的一门基础课,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1983年初增加100%计入总分,为90年高考必考科目)。
2)外语教育的差异已被注意到。(小学、初中、高中)
3)强调外语教学的实践性,提出“突出语言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的思想听、说、读、写全面训练,重点分阶段”,“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4)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提出“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5)建议“根据中学的不同需要,编写几套符合外语教学规律、受师生欢迎的好教材”。
2.2.2课程开发的第三阶段是在国家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
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试行修订版)(同1996大纲)。在这个阶段,* * *发布了五个纲要:
199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试行) (三年制400学时,四年制536学时,分两级,一级要求76学时,二级要求400或536学时);
1993《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初稿)》(高一高二要求306学时,高三任选120学时,占426学时);
1996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实验用)(一级目标:高一高二245学时;次要目标:高三选文理104课时,* * * 349课时);
2000年全日制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试行修订版)(同1992大纲);
2002实验修订版。
与以前的规范相比,第二阶段大纲的实施经历了测试、评估和修改等程序。课程研究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科学、规范、开放、完整”八个字上。
之所以科学,是因为现阶段大纲的编写和实施,尤其是义务教育初中英语大纲,是作为一个研究和实验项目来完成的。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应注重历史文献、国内外理论资料和实践资料、调查观察、测量和定性定量分析。说它规范,主要是指自上而下的领导、自下而上的发动、有序的组织、循序渐进的滚动推进,从调查编写到大纲的实施、测试、评估、审查、使用、再评估等一系列环节。说它比较开放,一方面是指引进国际上先进的语言教学理论和观点,也包括中外合作编写中学英语教材;另一方面是指反复充分征求全国各地区社会各界和教研部门、学校和师生的意见。说它比较完整,就是针对高中英语单科编写了1993(初稿)的教学大纲,保证了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回顾20多年来编写大纲的历史,不难看出两个特点:一是演变、进步、发展的过程,绝不是“破旧立新”的过程,用课程发展来表述更准确。20世纪80年代,大纲继承了过去的经验并产生了新的想法,而在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大纲与时俱进,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多的创新。其次,英语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教学目标和要求,还涉及教学观点、教材、测试和教师,因为这些因素对课程设计有很大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