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有什么区别?

1.历史成本一般指发票金额,相对具有方向性。

2.重置成本:资产价值按现行市价购买,适用于盘盈的固定资产。当然,当时评估的市场价格乘以盘盈资产的成新率。

3.可变现净值:期末存货按可变现净值与成本孰低计量,可变现净值=为生产而持有的存货对应的产品的市场价格-为完成该产品而发生的加工成本-为销售该产品而发生的相关费用。

4.现值:一般在涉及长期应收款时使用,长期应收款的入账价值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基础;

5.公允价值:按照公平、公开的原则,熟悉双方自愿进行交易的价格。

区别,五者的区别在于应用场合的不同。

(1)历史成本。通常,这种计量方法适用于购买的资产。

(2)重置成本适用于剩余资产价值的确定。

(3)可变现净值一般适用于存货减值的确定。

(4)现值,适用于准则特别要求的资产价值的确定,如融资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分期购买的资产价值(一般3年以上)、分期销售商品收入(一般3年以上)。

(5)公允价值适用于本准则特别要求的资产价值的确定,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方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投资者投入的资产、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资产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可变现净值,百度百科-重置成本,百度百科-会计成本,百度百科-公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