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挖掘本土教学资源创新课堂教学
乡土知识的覆盖面和覆盖面非常广泛,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具体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遗迹、社会发展、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语言文化等。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本土资源有机地融入课堂呢?在此,笔者试对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做一些粗略的整理,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巧取乡土生活,搭建问题探究平台
1,所谓“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师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支持下,从提供背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等方面组织实施教学的一种教学范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本质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和技能从未知到已知或从不掌握到掌握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达到党的真正懂知识的目的。《历史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历史课程内容改革中,要“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生活和社会的内容”,帮助学生终身学习。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尤其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降低理论强度,充分利用富有生活气息的乡土乃至家族历史课程资源。
比如我在教西周的《礼乐文明制度的确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宗法制度,我给学生一张表格材料:
问:如果主人想把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传承下去,谁最有可能继承?并说明原因。结果回答的同学很少。我在课后反思的时候也做了一个调查。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这个材料不了解,超出了他们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其实没有一个让学生探索的平台。然后我在另一个班授课的时候,选择了学校附近几个村的宗族诗的照片,学生们很快就认出了自己的宗族诗。然后我进一步讲解了长子世袭制的原理,最后制作了上述表格材料,同学们的回答正确率很高。再比如九年级课本中的“改革开放时代”,由三个内容组成:对深圳速度和浦东巨变的感受,对日常生活用品变化的感受,对休闲方式变化的感受。如果探究教材的内容,我觉得很难说教学效果有多好。因为教材中选取的例子典型地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他们的感性认识。所以,我把这个话题稍微改了一下,命名为“戏谑人生,喜剧经济”。上课前,我先给学生这样一个学习大纲:首先,我衡量一下自己在家乡的生活,看看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个纵向比较,调查长辈三十年前的中学生活和自己的生活比较,看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个横向对比,通过互联网,对比苍南县、贵村、五峰乡去年的人均收入,看经济发展水平。这个学习大纲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长辈的调查制定的。学生在课堂上异常活跃,你跟我说话。这既让学生学会用实例说明改革开放的成就,又在思想品德课中联系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因此,通过适当选择当地资源,搭建探究平台,学生不仅可以有内容可讲,还可以探究一个原因。
第二,巧借地域景观,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程的目的是“尝试从不同角度探索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使探究课程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综合性”、“探究性”、“活动性”和“社会性”,实现课堂从“历史”到“社会”的转变。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为发展学生的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以七年级上册为例。这本教材中的综合探究课都是围绕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来设计的。再加上整个课程的设计都是基于生活、案例、问题,综合活动课的探究自然就变成了学生对当地自然资源的探究。那么七年级上册综合探究课如何开发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呢?
在第一课《住在小区里》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在学会画平面图的基础上,画出小区地图,然后在村里明确自己家在小区里的位置,然后按照小区分组,让同一个小区的学生一起画出自己小区在乡镇地图上的位置,然后进行指导和纠正。全班一起画出家乡城镇的行政平面图,最后找出温州和温州的城镇在全国的位置。用四张图来呈现四级故乡——社区、乡镇、温州、中国。在七次“我是社会小主人”的讲座中,我设计了一个调查题目“衡阳之江污染调查”(衡阳之江是苍南县的母亲河)。我把全班分成两组,一组是本地学生,请他们回家向长辈了解这条河的过去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另一组是其他省县的学生,他们被要求进行户外调查活动,并沿河流两岸进行观察。然后结合两组学生的精华,写调查报告并安排治疗,最后开展团队活动,组织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捡垃圾。这样既落实了教学内容,灵活应用和开发乡土资源,又让学生尝试如何监管,真正体会到“做社会小主人”的感觉,让乡土资源教材相得益彰,相得益彰,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第三,巧挖民俗,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方法之一是在兴趣中创造音乐和光的观点”。把学生带进思维兴趣的大门,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历史社会科学教学中引入本土资源,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丰富、亲切。比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课,为了更清楚地阐明南北方的自然差异和文化差异,我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自己家乡的气质、土壤、河流水文特征、典型动植物、作物耕作制度、房屋结构、水陆交通、饮食和过年习俗等,做成表格。备课的时候还做了一个关于北方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的表格,收集了几组图片和flash。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在填表前观察幻灯片,然后将“北表”与课前制作的表格进行对比,最后我和学生一起进行分类总结。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从学生的信息反馈分析,本设计达到了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再比如九年级“世界遗产在中国”中的“非特殊文化遗产”。在教学中,我给学生们看了《温州鼓词》和《卖技》的视频,还给他们看了几组温州米塑艺术和窗花纸的图片。教室里的学生不时发出“哇”的惊呼,并伸出手指。课后,我安排学生向长辈学习“卖技”和“米雕”两种文化。没想到第二天,一个学生给我带来了一本手写的卖艺书,说他爸爸唱卖艺很多年了。他发现书里有很多错别字,让我改。在教学中,巧妙地挖掘本土资源,不仅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倍感亲切,也促进了学生对温州曲艺和艺术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四,巧妙介绍名人的丰功伟绩,提升其综合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人文学科的素质和素养,又称人文素质。一般来说,人文素质定位在两个层面。第一层次是指对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层次是指依托社会学科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的反思和感悟,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和思考。第二个层面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的价值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层面上才能复兴。可见,人文素质是由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构成的。人文知识体现在具体的学科知识中,而人文精神蕴含在人文知识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人文知识的过程中思考、总结、提炼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关键在于塑造人文精神。
地方性知识在塑造公民修养方面有其独特的语言功能。一个人先熟悉自己的家庭甚至家乡,再逐步扩展到了解这个国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对祖国的爱始于他们对家庭、学校、集体农场、工厂和法语的爱。从直接表达爱家爱校爱乡的感情,逐渐过渡到了解官员,加深社会关系。理性认识祖国的概念。"德国著名教育家基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诱发人的创造力,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和价值。“在教学中引用当地名人轶事,可以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祖先对家乡和祖国的贡献,隐瞒家乡人民艰苦奋斗、英勇奋斗的成果,进一步体会家乡的可爱和祖国的伟大。至于八年级课本中涉及的“盛世文化”,我给学生补充了东晋谢灵运的著作。我在教《文人的世界》的时候,也给学生们补充了南宋永嘉学派和王的相关史实以及他在温州瓯江江心寺写的精彩对联:云海相望,水长流长。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我们温州老家的历史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过辉煌的历史,也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学生们在感受家乡古老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祖国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古典文化。八年级下册还有一个题目“从割据战争到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我利用周末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云岩乡革命老区纪念馆杨颖馆,请学生参观纪念馆领导讲述革命烈士的事迹,以便在课堂上发言交流。在课堂上,一些学生讲述了林平海的故事,一些学生讲述了王平洲的故事。这样,学生可以深刻了解“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时代,也对当时毛泽东同志创建农村根据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引用家乡名人的丰功伟绩,让学生体会到革命先行者的艰辛,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和把握。从而激发学生克服困难、战胜逆境的勇气和力量,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的自豪感。这难道不比那些以“政治化”或“民族化”的模糊口号,以古代民族英雄和伟大事迹为教材的苍白无力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有力吗?可见,本土资源既是树立学生健康向上人生观的催化剂,也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化石”。
综上所述,适当利用乡土资源,融入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帮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历史与社会产生兴趣,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效果。当然,将本土资源融入教学,要尽量避免滥选滥用,避免将社会教学变成地方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