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尧的《黄尧》
相传黄姚是古时候壮族和瑶族的聚居地,最早的居民是黄姓和瑶族两个家族。北宋祐四年(公元1052年),狄青率兵南征弄。他的部队经过黄姚,派士兵去探路。他们得知这里只有黄和姚两户人家,就把这里叫做黄窑。镇上没有姚姓,是清朝以后迁入的黄姓,不是原来的黄姓。
第二种说法是,黄姚最早的居民是姓黄的瑶族人。他们以种植红薯、水稻、桑树和养蚕为生,然后在姚江下游的农村采摘农产品出售。如果有人问:“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人们会说是姓黄的瑶族人从上面摘的。毕竟姓黄的瑶族变成了黄瑶。当时说瑶族的“瑶”字有歧视,后来改成了“瑶”。
第三种观点认为黄姚是以姚江命名的。每逢雨季,姚江河水奔流如黄龙,后人便称此地为黄姚。
第四种观点认为,黄、姚是明初迁居他地的移民。因为人多,这个地方就叫黄姚。
黄姚这个地名的由来,似乎很难解释清楚。有可能通过姓氏或国籍得到一个名字。据民间传说和族谱记载,明中叶以前,黄姚还有一个汉族,名叫孟、邱、邹、吴、孟、邓、陈、刘。古镇现在保留了大量的明代建筑,如著名的朱宝庙、古戏台、兴宁寺、龙桥等,都是明代中期的建筑,是黄姚古建筑的代表作。从这些建筑的功能和规模来看,黄姚汉族移民在明代中期已有一定规模。特别是古戏台这种大型公共娱乐设施的建立,更能说明黄瑶汉移民的定居已初具规模,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明代中期,岭南福建、广东等地汉族人口迅速膨胀,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大量汉人由东向西迁移到两广相对人烟稀少的山区。这导致了汉族移民与当地壮、瑶族的矛盾。因此,明代中后期,桂东、桂东北最引人注目的是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征服和瑶、壮民族的反抗斗争,这一斗争从明正统年一直持续到明末。史载:“明朝景泰以后,大藤峡姚起事,韩湘仪、先后平定。康熙四十二年,瑶、壮被排挤移民或同化,在桂东的分布日益缩小。《民国昭平县志》(卷1)说,昭平“有两种人的昭历。以前他们比较固执,听说过明末总督戴尧的大征。经过200多年的潜移默化,到了今天,他们编制为民,安居乐业,前辈的贡献功不可没。“这多少反映了明朝对昭平土著用兵的惨烈程度。在历史文献中,瑶、庄起义常被称为掠夺等。而瑶族和壮族的持续抗争,根本上是因为汉族的不断迁徙,以及土地、经济纠纷、文化冲突等造成的土客矛盾。
为了开发战后的不毛之地,明政府官员的一贯做法是移民开垦。《明史》卷12说:“广西桂林古田县,柳州马坪县,皆山相连,姚庄以为邪...他邀兵二十余万,三年四面出击,使民可堵,兵可动。.....或者地多人少,这样到处招难民。”民国《昭平县志》出版7年。万历年间,政府镇压昭平瑶族和壮族的动乱。之后,它从粤北的翁源县招募中国租户收取租金。
明代黄姚汉族移民就是在上述背景下迁入的。在迁入过程中,他们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汉族群体,这就是清朝中后期到达桂东的另一个汉族群体“客家人”。他们在清朝自称“本地人”。由于语言相同,他们在文化上没有障碍,他们的姓氏是莫、顾、老、吴、林、梁、黄和叶。
据黄姚墨家族谱记载,其祖先于清初从广东高明县古劳村迁入黄姚镇黄姚街(今龙蟠街)根部居住。
根据梁氏族谱记载,他们的祖先在建言年间(1127)从广东诸暨巷迁到新会古劳村,清初又从古劳村迁到黄姚。梁氏宗祠的“重修梁氏宗祠碑文”上说,宗祠建于康熙初年。
古族谱上说,其祖先是清顺治年间从广东鹤山古劳村(与新会分开)迁到黄姚经商定居的。
老的族谱上说,它的祖先是雍正、乾隆年间从广东鹤山县古劳村迁来的。
林的族谱记载,他的祖先是清初从广东南海县迁来的。南海位于鹤山北部,与鹤山隔西江相望,靠近广州。
郭氏族谱记载,郭氏西迁始祖郭,清顺治年间由广东高明县乡迁至黄姚。高明北接西江,西南接鹤山。
《吴氏族谱》记载,黄姚吴氏家族于康熙初年从福建迁居黄姚,定居经商。
从上述族谱的描述来看,莫、古、老、梁四姓出自同一个地方——古劳村。古劳村因古、老两个姓氏的聚居地而得名。据说这两个姓氏的祖先是堂兄弟。10 (1732)年,清政府在广东新会、鹤山、高明等毗邻地区建立“古劳都”。所以在不同民族姓氏的族谱中,古劳的行政隶属地包括新会、高明、鹤山,其实是同一个地方。林迁出的南海县,郭迁出的高明县,也都离鹤山、新会很近。它们在地理上位于西江下游的两侧。他们是珠三角腹地,回江西就能轻松到达广西梧州。只有吴是从广东以外的福建省迁入的,迁移距离比较远。
古、老、莫、林、郭、梁、吴等汉族从广东迁入黄姚的历史背景是:
1.明清之际,桂东地区的持续战乱使当地人口大幅减少,而广东地区人口相对过剩。
2.清代广东商人大规模进入广西经商。
以八大姓氏为首的广东商业移民大量迁入黄姚,逐渐改变了这里居民的“土客结构”。“土”指清朝以前迁居黄姚的汉族;客家人是指清朝以后从广东迁入的汉族。所以黄姚有“客家人占地”的谚语。这种变化从语言上就能看出来。据民国《昭平县志》卷七的风俗记载,昭平的语言有一定的差异,但听久了,都可以互相交谈。“黄姚村和应家村更了解广东左侧的阳山,音调优美,多语种声音。”“黄姚(街上)这个城市更熟悉鹤山和南海,那是广东留下的。他们的声音轻松清晰,充满了舌尖。”也就是说,黄姚周边的汉族村落和黄姚街上的汉族村落的语言存在方言差异,因为它们来源不同,有各自的祖籍口音。说明民国初年,由于广东鹤山、南海人口众多,黄姚镇的语言成为当地的“官话”。黄姚从一个农业小村发展到商业村。
当地最早的聚落是镇南的“山根寨”,现在叫“龙蟠街”。其次,镇东的“牛里寨”和新兴街背靠真武山。清朝以后,随着黄姚商业的发展,兴宁河以北、姚江东边发展了聚落和街道,相继出现了东西贯通的安乐街、金德街、映秀街、李连街、自然街等商业街。
经济发展程度通常是古镇形成的重要决定因素。黄姚古镇的发展得益于其重要的商业位置。黄姚位于昭平东北角,中山、和县、平罗、昭平四县交界处。往南可以从麻江上游的沙子镇坐船到梧州、广州。向西北,可经平罗到达桂林;向东北,可以通过贺州到达广东、湖南,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然而,在汉族移民进入该国之前,黄姚的少数民族居民很少与外界交往。广东移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区位优势,将当地的豆豉、黄精等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到外地,再买回当地居民所需的生活用品进行销售。商业积累的资本为黄姚城市的崛起奠定了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