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河时代和历史
主要原因是上个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工业的发展,大量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和甲烷被排放到大气中,就像给地球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但我相信你已经看过报道,太阳即将进入“极小期”,开始“冬眠”模式。因为太阳是地球的光和热的来源,地球即将进入“小冰期”,而且可能持续30年。
看完觉得有点迷茫。难道不是全球变暖吗?怎么又在说进入“小冰河期”了?这是怎么回事?未来几十年地球会变暖还是变冷?
首先,什么是“小冰期”?
* * *地球历史上经历过四次冰期,最近一次发生在260万年前,每次冰期至少持续数千万年。冰河时期地球南北极的冰盖会延伸到低纬度的地球,覆盖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区域。
因为大量海水被冻结,冰河时期的海平面比现在低了近100米。冰期也叫大冰期,每次大冰期之间至少会有1.5亿年的时间间隔,称为间冰期。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间冰期,在这个间冰期小冰期会周期性的出现。关于大冰期的形成,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令人信服的说法。
但科学家推测,主要与地球轨道的岁差周期、自转轴的岁差周期和全球大气成分有关。因此,还不清楚未来大冰期是否会到来以及何时到来。
至于间冰期之间穿插的小冰期,周期一般较短,只有几十年或几个世纪。相对而言,这段时间的气温较低,但会像大冰期一样下降,降温幅度只有0.5℃-1.5℃。
我们知道小冰期只要从16世纪到19世纪中期,因为根据记载,这三个世纪全球气温普遍偏低,带来了很多自然灾害。这一时期的中国恰好处于明清时期,所以也被称为明清小冰期。
这个时期有多冷?其实平均气温变化幅度并不大,也就是65438±0摄氏度左右,但这是全球平均变化。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气温变化可达5至10摄氏度。
根据明末清初的记载,在我们的印象中,四季如春的海洋在小冰期的某些年份也下过大雪。京杭大运河在5438年6月+065438+10月结冰,英国从未结冰的泰晤士河在5438+07年6月底结冰数次,是小冰期最冷的一天。
气候变化的影响给当时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寒冷导致大量植物和作物死亡,温暖的雨季变得干燥,农民失去作物,到处挨饿。
自然灾害也成为明末社会动荡和农民起义的一大原因,加速了明朝的灭亡。19年底小冰期结束后,我们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相对温暖期。
那么小冰期是如何形成的呢?
地球的温度与太阳和地球本身无关。19年末,天文学家沃尔特·蒙德(Walter Mond)提出,1650年至1710年期间没有太阳黑子的迹象,而这70年恰好对应了小冰期最冷的时期。这个时间段也被称为蒙德极小期。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黑暗区域。虽然它们被称为太阳黑子,但是它们的大小和地球的直径差不多。而且黑子也不是完全黑暗的区域,只是温度比周围其他区域低,但是温度还是在4000摄氏度左右。
太阳黑子的形成是因为这个地方出来一个非常强的磁场,影响了太阳光球层物质的对流,热量无法上升,所以出现了低温区。
太阳黑子越多,太阳活动越剧烈,从1650年到1710年没有出现过太阳黑子,这意味着当时太阳本身处于低活动期,称为极小期。
除了太阳,研究人员还表示,当时地球上有多次大规模火山爆发,导致大量火山灰被带入高层大气,直接遮挡了太阳,导致地球温度下降。
比如1816的“无夏之年”就是嘉庆二十一年。正是因为印尼坦博拉火山的爆发,那年的冬天久久不肯离去,感觉没有夏天,甚至出现了八月飞雪的景象。
为什么现在说进入小冰期?
主要是因为科学家对现在的太阳进行了观测,从2018开始,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发现太阳黑子活动了。
我们知道,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最新的活动周期始于2009年,将于2020年结束。
一般来说,在下一个周期的前几年,太阳表面会经历频繁的喷发,变得活跃,但根据观测,太阳异常平静,已经很久没有黑子活动了。
天文学家开始记录太阳黑子从65438年到0755年的变化。目前我们正处于第24个活动周期,但科学家预测,从第25个活动周期开始,也就是从2020年开始,太阳黑子的活动将会减弱,太阳将进入“休眠期”。
这个时间会持续到2050年,2030年太阳黑子会减少60%。在此期间,太阳辐射会减少,使地球进入类似蒙德极小期的寒冷小冰期。
那么地球是变冷了还是变暖了呢?
至于上一次小冰期的原因,其实科学界也只是猜测,并不能确定是太阳还是地球大气层。
如果科学家这次预测正确的话,太阳黑子确实进入了低活动期,太阳辐射减少了。但对地球不会有太大影响,你大概感觉不到气温下降。
因为地球的温度不是太阳单方面的因素,所以今天的地球大气成分与16世纪到19世纪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温室气体明显增加。自20世纪初以来,地球的平均温度上升了0.6℃。
现在每到夏天,很多地方都会刷新往年的最高气温。而且现在的人类社会不是两个世纪前,气温的小波动不会给我们带来饥荒。
所以从2020年开始,如果地球真的进入了小冰期,那只能说在目前全球变暖的基础上,地球更凉爽更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