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转型?
“华南师范大学成立教师教育系,是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第一步棋。这为师范院校整合分散的教师教育资源开了一个好头。”据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介绍,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系今后将做好职前职后一体化工作。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已经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举行了教师教育系和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揭牌仪式暨教师教育高端研讨会。与会人员深入探讨了如何解决校园内教师教育资源分散的现状,以更好地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落地生根。
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养如何结合?
“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养部门本应很好地整合起来,充分发挥一边学术资源丰富,一边实践资源丰富的优势。”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系常务副主任王鸿发现,在一些师范大学,这两个部门并不相连。
王鸿解释说,一些师范院校只把职前培养作为主业和业务,相对轻视职后培养,把它当作副业甚至“菜篮子”来创收,没有意识到教师培养已经成为新的教育发展格局下师范院校的“内生使命”。
“两个部门是独立的,双方不仅可以交换需要的商品,共享资源,还经常发生冲突。”对于一个师范教育学院的负责人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职后培训部门需要从职前培训部门调配学科教师,所以职前培训部门往往指责其干扰本科教学秩序。职前培养部门原本就需要大量的职后培养部门的校长和老师为师范生提供接地气的指导。然而,少数职前培养部门仍然遵循以理论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教师培训的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匹配。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斌也发现,在一些师范院校,教师培养往往让位于教师培训,教师培训让位于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让位于科研。据周斌了解,少数师范院校不仅没有看到教师培训对职前师范生培养的反馈,甚至把教师培训部门视为可有可无的机构。
“正是由于自身的斗争和资源的分散,一些师范类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教育教师工作趋于弱化和边缘化。”顾明远遗憾地说,近年来,一些教师教育资源流失,教师教育在一些师范院校沦为“配角”。
“随着信息化等变量导致的教育改革的加速,教师职能的演变,仅靠师范院校所学的知识难以支撑教师40年的专业实践,教师的在职培训越来越重要。”王鸿认为,师范院校应更加重视教师培训,当务之急是成立专门机构统筹资源。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师教育系主任胡钦泰发现,尽管一些师范大学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希望院系能打着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旗号,但收效甚微。“如果学校的教师教育资源整体缺乏‘骨干’,多部门还是会管一个,各自为政的状态还会持续。”
“新时代对教师教育的新要求,迫使师范院校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服务新需求。”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认为,师范院校要“面向未来”,促进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
如何优化教师教育的组织?
“我们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校长和老师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与他们互动,我们可以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张听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生2017级,通过参加学校承担的“国培计划”,接触了很多中小学的校长和老师。在培训中向校长和老师学习的过程中,她不仅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有机会将学校管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这只是华南师范大学借助教师教育系,整合教师教育职前职后资源,推进人才培养一体化的一个缩影。
“整合教师教育资源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促进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融合。师范院校要认真落实《意见》要求,优化教师教育组织,真正把学校打造成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的基地。”在顾明远看来,师范院校不仅应该是教师的摇篮,更应该是教师成长的加油站。
朱旭东将在师范大学建立专业化、实质性和独立的教师教育机构视为职前和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成败的关键之一。在他看来,如果没有以专业为组织逻辑的教师教育机构,按照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成长规律,改革往往会事倍功半。
“教师教育‘九龙治水’的管理模式让很多师范院校头疼。我们学校希望把教师教育部门打造成学校教师教育的领头羊,结束教师教育‘政出多门’的状态。”王表示,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系集教学、科研、管理于一体,指导全校教师教育工作,协调全校教师教育资源,主导从本科到博士层次的教师培训,为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校长、行政干部提供在职培训。
为提高教师教育部门资源配置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华南师范大学探索了“虚实结合”的现代治理体系。王说,“真正”的表现是教师教育部门拥有行政权力,整合学校的教师教育资源,如学科、教师、实践等。“空”体现在教师教育部门拥有专业权威,在资源共享、独立运作的前提下,为内部二级组织单位开发“导航”,共同致力于提高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术水平。
目前,华南师范大学还没有将所有师范生纳入教师教育系。除了教师教育的硕士生,本科生还在二级学院。王鸿解释说,这样既可以避免师范教育部门因为学生人数多而影响运行效率和培养质量,又可以使各学院积极落实师范生培养责任,配备强大的教学团队,强化师范生学科素质。
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洪早清分析,由于部分师范院校职前培养和职后培养部门分离的历史相对较长,利益格局复杂,改制结构涉及部门较多,阻力比较大。“构建教师教育部门的良性运行机制,不仅需要团队协作的智慧,更需要敢于碰‘硬骨头’的校领导。”
为了有效地整合资源,华南师范大学为教师教育系配备了强大而专业的领导团队。“我校教师教育系有强大的‘火车头’牵引力。”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朱不仅高度重视教师教育的发展,还与王校长一起争做学校教师教育系的“护花使者”,大力支持改革;主管教师教育的副校长胡钦泰兼任教师教育部长;教育部、研究生部、教务处、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兼任本部门副部长。在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多部门领导班子着力直面教师教育资源整合中的“痛点”,锻造了教师教育部门整合的“利器”。
广东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邢峰认为,华南师范大学建立教师教育系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加强全链条学科体系建设,推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是广东“新常态”战略的精准呼应和重要组成部分。
“华南师范大学率先成立教师教育系等一系列举措,彰显了学校教师教育工作的开拓创新,为全国教师教育领域的改革实践树立了榜样。”教育部教师司副司长黄伟说。
教师教育应该如何科学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与管理专业的硕士生,还没毕业就被很多单位抢走了,2018的毕业生张萌就被京粤两所高校“吸引”了。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成为“香饽饽”。王鸿认为,原因是华南师范大学率先开设了教师发展与管理两个学科硕士专业学位点,重点建设在职培训学科和学位点,教育质量“水涨船高”。
“就业前和就业后,必须开出美丽的学科之花,师范生的高就业率才能自然产生。”在周斌看来,由于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系的体制优势,学校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养部门不仅有机统一,而且有较大的独立发展空间。在职培训学科既能吸收岗前岗后一体化的丰富营养,又能避免受到相对较强的岗前培训学科的挤压。这是在职培训等教师教育学科萌芽和成长的“培养基”。
"教师教育学科是教师教育系的基础之一."但朱旭东发现,由于很多师范大学长期没有教师教育学科,出现了“只有教育没有研究”的问题。朱旭东多次呼吁教师教育部门把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作为发展的“牛鼻子”,引导教师教育学科从注重学科逻辑转向专业发展。
周斌还强调,学科先行、实践跟进和学术指导是突破教师教育师资培养和学术困境的出路。目前,华东师范大学正在高起点建设教师教育学科,推动教师教育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实践。胡钦泰表示,华南师范大学在现有教师发展与管理学科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教师教育学科群,使职前职后一体化植根于深厚的学科土壤。
《意见》明确,加强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发展、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等方面给予支持。“这为教师教育学科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注入了一剂‘强心剂’。”顾明远说。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系揭牌仪式上,广东、江苏200名中小学名师、校长受聘为兼职教授,担任学校职前职后培训指导教师。学校还将建立基础教育领军人物进入高校的“绿色通道”。
胡钦泰认为,正是《意见》释放的“制度红利”,为华南师范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卸下了“紧箍咒”。学校的教师教育部门正在探索教师教育团队单独的职称评定和聘用制度,并将教师培训工作量纳入绩效管理体系。华南师范大学不仅努力为他们搭建专业成长的“绿色阶梯”,还引领他们从学科教学论教师升级为教师教育专家。教学内容由碎片化的学科知识转变为教师核心素养能力的系统化课程,加强了培训和实践。
“除了学科和团队建设,教师教育部门还要加强学术研究,通过学科、团队、研究,让内涵建设跑出‘加速度’。”朱旭东建议,师范院校不仅要通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中小学等教育部门培养学术人才,还要加强自身在教师教育和政策咨询方面的研究,为政策的出台提供科学、专业的决策参考。
“教师教育部将帮助我校打造教育教学高层次人才孵化器,打造教师教育超级大脑,打造南方教师教育学术高地,以更强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助力新时代广东和全国教师队伍建设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