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时期德治与法治的历史意义
(一)德治与慎治、德治与法治的开端。
历史上有很多德治的理论家,但在实践中,没有一个朝代能够独自维持其德治。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国家才能富强。
公元前11世纪,周公在建国之初就提出了“以政治政,以礼乐刑”的重大决策。德法结合第一次开启了中国古代德治与法治的先河。在“明德慎刑”的治国方略的影响下,周代的法律制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二)法家的兴起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
春秋时期,诸侯国大了,王权衰落,以《周礼》为本位的儒家逐渐让位于新兴的法家,法家奉行的法治逐渐取代了礼乐之治。
公元前7世纪,早期法家代表人物管仲提出“依法治国”学说,成为时代最强音,也是世界法制史上最早的开篇之作。
管仲认为“无二策,政不第二。有了法治,只是一个举措。”他在论述法的作用时,常将其与工具,尤其是度量衡相提并论,如:“大小也,绳也,规也,秤石也,斗也,角也,谓之‘法’。”“法之法令,民之规则也在墨。”从而显示了法律工具的价值意图。
管仲虽然提出并奉行法治,但并没有完全否定周初的礼法之治,还号召周共主天下,表明了一种早期法家的状态。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显示了管仲的道德观,并将其视为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他特别强调,人民富了以后,一定要教育。所谓“粮仓知礼仪,衣食知荣辱。”
(三)引入儒家思想,德治与法治相抗衡。
春秋后期,追求礼乐之治的孔子,面对日益尖锐的礼法崩溃的局面和法家法治理论控制的时代潮流,试图宣扬“克己复礼”、“德治”之说,作为拯救世界的声音。
为了反制法治,他提出了“德治”的主张,并极力渲染“德治”的作用:“德治如北辰,众星所居。”
在孔子看来,人民在解决了衣食住行问题之后,迫切需要进行教育,使他们有礼貌,诚实,远离邪恶,明辨是非,善良,体谅农村,了解大局,热爱国家,自觉自省自律,使他们符合道德的言传身教和法律的规范。
德治与法治的理论内涵;
“德治”和“法治”作为现代社会治理的两种模式,分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着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运转。换句话说,虽然“德治”和“法治”的概念不同,但在功能上更加互补,共同形成了德治和法治的新局面。
从法理学的角度看,“德治”就是通过道德形成一定范围的约束,从而实现教育功能,进一步规范人与物之间的行为规范,实现社会长治久安。
这是一种依靠国家观念、文化传统和社会舆论来发挥教育和协调作用的软约束,具有典型的非强制性特征。相反,“法治”依赖于法治精神的强制性约束,而不是人治。用具体的法律规定和规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其中蕴含着公平正义等法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