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镇的历史和文化
名称来源
张延这个名字显示了张延历史的厚度。“张”一词的由来相传2000多年前的西汉开国功臣功成身退,追随赤松子隐居于此。“柳溪路”的街名仍然存在于张延镇。“堰”字是指晚唐五代时期临海的建华阁“海上十八堰”。清朝乾隆年间,“张静只有一个堰”。张敬艳遗址位于今天的张延镇石皮巷。张延镇建在古代张静堰的遗址上。
张延镇的旧称是赤松里。相传汉代留侯张亮自赤松子出巡后曾在此居住,故又称柳溪、张西。金代已经形成了一个商业城市,叫流溪镇。唐代华亭有御潮堰十八座,其中一座为张静堰,镇袭堰名,俗称张延,镇内设浦东场使署。明代,镇上设置金山稽查署和税局。清代,镇上有金山分署。
古代建筑
在张延老城区,原有29条小巷,保存完好的清代以前建筑有4处:石皮垅建筑群、正安建筑群、西河沿建筑群、南社纪念建筑群。此外,新尚路还有白蕉故居和高故居。高故居距今已有150年的历史,至今仍充满活力。白家村有白家天主教堂,建于民国22年,现为金山区天主教堂。九岗村5组有一个保存完好的清代张丹的孝节。张延镇文化底蕴深厚,再版《张延志》收录明清书目269种。民国时期,姚世子编纂的《金山文艺志》更受地方志和学术界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