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把双性人人当作神来崇拜?

人类对双性恋的认识也有一个进化的过程。古代文明普遍认为造物主是半阴半阳或雌雄同体。中国古代就有女娲伏羲连体交配的画面。在新西兰土著的毛利神话中,神拉吉和他的妻子巴巴在拥抱中结合,产生了神和万物;在古希腊,它曾被奉为“神”,英文单词“hermaphrodite”有雌雄同体的意思,即“赫马佛洛狄忒斯”,希腊神话中生殖的象征,特征是女性乳房,男性阴茎。

东印度有第三性,印度教认为双性恋者和无性者是神的化身。在2000年前的古印度,这样的人一出生就被当作第三性来崇拜。换句话说,双性恋者就是佛。在古印度,伦理关系复杂,血缘关系混乱,宗教是多神教,各个部落信仰不同的神。自外族入侵以来,入宫的外族人建立了婆罗门教,同时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建立了世界上最独特、最残酷的种族制度——婆罗门、赫鲁晓夫、毗湿奴、首陀罗四个种姓。

后来佛教在印度兴起,佛教中提倡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成为穷人的希望,自然在穷人中流行开来。再加上后期统治阶级继续宣传和使用改造,佛教和婆罗门教结合形成了新的宗教——印度教。其实佛教里的佛是没有性别的,也就是雌雄同体。很多人以为观音是女的,佛是男的,其实只是看外表。在印度教和佛教中,神是没有性别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