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浴伞
傣族历史悠久,傣语属于汉藏语系壮傣语支。全民信佛,但原始宗教活动也很普遍,如崇拜神、鬼、农业、狩猎、灵物等。
泼水节的由来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新年节日,也是傣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每年农历四月(相当于傣族历的五月)举行,通常持续三至四天。第一天是“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称之为“万朵商函”,意为送旧。这个时候,人们要收拾屋子,打扫卫生,准备年夜饭和节日期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叫做“生气日”,意思是“空虚日”。按照习俗,这一天既不是前一年,也不是后一年,所以是“空日”;第三天叫做“麦帕亚万马”。据说这是已故的Maipaya的灵魂带着新的日历回到地球的日子。人们习惯把这一天作为天王的到来,也就是傣历的元旦。
泼水节起源于印度,是古代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来被佛教吸收。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作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了数百年。在泼水节的流传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其与本民族的神话传说相结合,赋予了泼水节更加神奇的意义和民族色彩。
至今,傣族人民中还流传着一个非常有趣的神话:在古代,傣族地区有一个恶魔。他作恶多端,滥用职权,弄得庄稼歉收,人民不安,人民不幸福。人们对他恨之入骨,却在很多方面无法应对。后来,魔鬼娶了七个平民为妻。看到他们的同胞过着悲惨的生活,女孩们决心找到摧毁魔鬼的方法。聪明的七姑娘从魔鬼的话中发现了他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只有魔鬼自己的头发才能杀死他。一天晚上,魔鬼酩酊大醉睡着了。女孩们勇敢地从他的头上扯下一根头发,紧紧地绑在他的脖子上。果然,魔鬼的头立刻掉了下来。但是头一着地,地上就起火了。眼看要酿成大祸,姑娘们立刻拿起头,火灭了,魔鬼也跟着消失了。为了防止大火复燃,危害人民,姐妹们决定轮流捧着魔鬼的头,每年都要换一次。每年换人的时候,人们都会用头冲女孩,为的是洗去她的鲜血和成人的疲惫。后来,为了纪念这七位机智勇敢的妇女,傣族人民在每年的这一天互相泼水,从而形成了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泼水节。
去过云南的人都知道傣族著名的泼水节,但关于它的起源有两个传说。西双版纳和德宏的传说都来源于“七公主杀火魔”的故事,但丽江花坪一带的傣族泼水节的故事独树一帜。这里的傣族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北的傣族部落。他们的故事是这样的:据说很久以前,金沙江边的阿呆村住在密林深处。因为森林着火了,村民们有被大火吞噬的危险。一个叫李良的阿呆人,为了保护村子,冲出防火网,从金沙江中挑了一桶桶河水来浇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扑灭,村民们得救了。李良因疲劳而汗流浃背。村民们叫清水来为李良解渴,但是喝了九十九桶水也不能解渴。后来,李良跳入河中,变成一条龙,沿河而去。有人说他已经变成了一棵大树。为了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傣族人都要打扫每一户人家,撒上松叶,沿着选定的河流或水井,搭一个半里长的绿树绿棚。棚子里铺着厚厚的松针,两边放着装满水的水缸。中午,当太阳在顶部时,每个人都走到棚子下,互相喷洒松枝,以表达他们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愿。这一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的节日——泼水节。
泼水节祝福
在“迈日”这一天,一大早,人们就会采花采叶到佛寺祭祀,并带来洁净的水“为佛洗澡”——为佛像迎尘。“浴佛”结束后,开始集体互泼水。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溅得人人落花流水。“泼,戴家人狂”,“泼湿,乐一生”!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水花在空中绽放,人们尽情地泼洒,大声地笑着,高兴极了,浑身湿透,兴高采烈...
泼水节之恋
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寻找爱情和培养幸福的美好时光。在泼水节期间,傣族的未婚青年男女喜欢玩“丢包”的游戏。女孩手里精心制作的花包是爱的信物。丢包那天,女生们费尽心思打扮一番,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男生相隔三四十步,开始互相扔花包。如果小伙子接不到姑娘扔过来的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花插在姑娘的头发上。如果女生接不到小伙子扔过来的包,就得把花放在小伙子胸前...于是他渐渐选择了对方,一系列浪漫的爱情故事开始了...
宋干府
赛龙舟是泼水节最精彩的活动之一,通常在泼水节“麦帕亚晚马”的第三天举行。那天,人们穿着节日的服装聚集在澜沧江和瑞丽河畔观看龙舟比赛。江面上泊着一身绿色的龙舟,船上坐着几十个精瘦的水手。一声令下,整装待发的龙舟箭一般向前飞去。顿时,整条河鼓声、锣声、号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声声对应。这里的节日气氛达到了高潮...
e泼水节舞蹈
傣族能歌善舞,泼水节少不了舞蹈。大型舞蹈主要安排在泼水节的第三天,如象脚舞、孔雀舞等。从七八岁的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村里的广场上参加群舞。象脚舞温暖、稳重、潇洒。跳舞的人围成一个圈,用锰锣和象鼓跳舞,一边跳舞一边欢呼“我,我”或者“水,水”!孔雀舞优美、飘逸、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种姿态为基础,在趣味和美感的再创造中,体现了傣族儿童的审美旨趣。也有很多舞者放纵自己的即兴创作。有的边唱歌边跳舞,有的甚至边跳舞边喝酒。他们疯狂奔放,跳了几天几夜也不累。
f .泼水节“高盛”
《让它翱翔》是泼水节的另一个保留节目。高盛是傣族人制作的一种烟火。竹竿底部装有火药等配料,放在用竹子做成的高架子上,用电线连接,经常在夜间燃放。提升时,点燃导火索使火药燃烧,会产生强大的推力,把竹子像火箭一样推上天空。竹子冒出白烟,发出飕飕的尖啸,同时在空中放射出绚烂的烟花,宛如花朵,耀眼而奇妙。地面上,欢呼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议论声、赞叹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
戴氏家族
傣族家庭的基本形式是一夫一妻制的宗法家庭。因为各地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家庭和婚姻形式也有差异。在西双版纳,解放前仍有许多对偶婚的残余,说明家庭和婚姻关系并不稳定,结婚和离婚都比较自由。但是,由于家庭和村社的存在,年轻人的婚姻直接关系到他们对家庭和村社的权利和义务,因此需要得到家庭和村社负责人的同意。当男女之间的爱情成熟后,男方邀请叔叔婶婶向女方求婚。这时候女方父母一般不会像往常一样开口,由户主和村长来回答,询问“上门”的年限,如何招待亲友,经户主同意即可结婚。婚后男方必须按承诺在女方家工作几年,才能把妻子接回来。当另一个家庭建立后,村里的社区会把它交给“土地”。如果双方意见不一致,经团长同意,互递一对蜡条就算是离婚手续;如果男方几个月没有音信,女方可以另找配偶;一方死亡,无论年龄多大,都要办理离婚手续,即在死者棺材上贴一对蜡条,将博物馆资料送到楼门口,即表示与死者离婚。
耿马、孟连的傣族家庭的婚姻模式与西双版纳相似,但夫妻婚姻的残余更弱,主要是不能轻易离婚。
内地德宏、傣族地区的家庭婚姻具有更加鲜明的封建色彩,婚姻完全建立在买卖、包办的基础上。一般彩礼300元,还有很多其他的费用,比如“开门”、“关门”、“上堂”、“佛事费”、“聘礼费”、“媒人费”,加起来十几块。这实质上成了女人的价值。很多家境贫寒的男青年,付不起这笔钱,就采取了偷亲接婚的方式,也就是在男女感情成熟的时候,确定“抢婚”的日期。两倍于他搭档的小伙子,手持砍刀和铜钱,在预定地点埋伏,等姑娘来了,他“抢”就跑。女孩假装呼喊通知家人,男子取走铜钱后逃走。既成事实后,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双方邀请领导、亲友商议解决。嫁妆定下来后,他们就正式结婚了。此外,在这些地区,被收养的现象也很普遍,但与西双版纳的性质完全不同。它不是原始习俗的遗留,而是封建婚姻的产物。养子社会地位极低,其子女无权继承财产。
有趣的戴结婚信
傣族的婚礼被民间称为“金债”,意为婚宴。婚期只能定在每年的“开日”到“闭日”(傣历12月15日之后,次年9月15日之前),婚礼的主要内容是新郎新娘的祝福和绑弦。
婚礼将在新娘家举行。到时候会杀猪杀鸡(有的人还杀牛),还会举办丰盛的酒席招待亲朋好友和本村村民。婚礼当天,在新娘的厅堂里支起一张“毛欢”(直译为灵魂桌),摆一三张桌子,铺上芭蕉叶,摆一对煮熟的公母鸡,用芭蕉叶填满的糯米,米酒,盐棒,盐,香蕉,红布,白布,白线。雄鸡和雌鸡都需要用芭蕉叶做成的叶帽盖上,傣语叫“索雷洞”。准备好婚礼后,新娘的女朋友要陪着新娘梳洗一番,等待新郎上门。新郎也在家洗漱更衣,在亲朋好友的陪同下,在新娘的竹楼上举行了婚礼。
仪式开始时,主持婚礼的妻子坐在“毛欢”后面的中间位置,长辈们围坐在桌子周围,一对夫妇以男右女左的位置面对主持婚礼的妻子跪着,周围都是亲戚朋友。坐在“毛欢”前面的人伸出右手,放在桌子上,听着婚礼仪式。婚礼上摘下遮住食物的叶帽,先祝福新郎新娘:“今天是美好吉祥的一天,现在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光。你们两个恩爱成婚,金凤和桐凤成婚,日子会幸福美好。希望孩子生孩子,也希望你生女儿。祝你幸福,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