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博物馆的文物故事
1988年6月,株洲县三门镇燕子村文物复查时,在六斗坡网状红土层横断面上发现一块碎石。随后,株洲博物馆的考古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并收集了一个一侧被锤击的刮石器。在石器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人工击打点。没想到,这样一块20万年前的石头,居然开启了株洲的历史。
1975,姜在醴陵县仙霞乡种树挖坑时,铲了一顿,在坑内挖出一件象鼻形青铜器。考古学家看到这只可爱精致的大象时,不禁惊叹:“这是一只非常精美的商代青铜象瓶!”大象趾高气扬的鼻子不是用来喷水的,而是用来倒出醇香的酒。据株州市文物局副局长陈晓华介绍,类似的象瓶史料记载有4个,一个在美国,一个在湖南省博物馆,另外两个失踪。那么,这就使得株洲出土的商代象瓶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的稀世之物。
另一个牙纹商代晚期的铜钹,雉部分的主要花纹是一周断续的不规则三角牙纹,就像野兽的牙齿一样。它代表了南方土生土长的越文化,体现了居住在株洲的古越人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和多元文化融合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