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的西北是如何诞生天水的?当地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天水,一个美丽的名字,是一个山川秀美的小城。这里四季宜人,清代婉如的歌曲被誉为“西北咽喉”、“甘肃门户”、“陇上江南”。天水,因水而得名。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猜想:有“水从天上来”的神秘理论,有“天河注水”的浪漫传说,也有人说“水从天而降”,这大概来自对天水乃至甘肃的直观印象。天水麦积山一,以水命名,引自《易经》:“天满水,地六成”,是五行学说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古人认为天地有五方,阴阳合五行,天地居北方,北方五行属水,故称“天命水”。这种说法别出心裁,但似乎与天水地名没有直接关系。“天河注水”是一个关于天水地名的美丽传说。相传汉武帝时期,陇右地区连续干旱。一天晚上,天河的水突然倾泻而下,在上关城北形成了一个湖泊。当地旱情缓解,百姓将其命名为“天水湖”。当地官员认为这是吉祥的到来,并报告给汉武帝。武帝听了非常高兴。他下令在高珊城北的湖边建造新县城,并将其命名为“天水郡”。至于上官城北的天水湖,《水镜注》中也有记载:“上官城北有一湖,一白龙出,故为天水郡。”可见上官北确有湖,但与传说不同,朱认为天水因白龙在湖中作乱而得名,故取名天水郡。天水借河的美丽传说因其浪漫色彩而在天水广为流传,也是人们对悠久历史的模糊记忆。二、天水郡的设置战国至秦汉时期,天水属陇西郡。西汉丁原三年(114),天水郡设在萍乡(今甘肃通渭县)。其管辖范围包括甘肃省定西、通渭、静宁、庄浪、秦安、甘谷、清水、张家川和天水、榆中、陇西的部分地区。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水郡改汉阳郡,迁蓟县(今甘肃甘谷县),辖十三市。三国时魏改称天水郡。《水经注》:其水(渭水)流于蓟县以北。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伐吉荣,置郡。所以天水郡辖。王莽改名荣臻县,称吉志,汉永平十七年(74)改称汉阳县,城名肖伟锡伯居。”(李道元《水镜诸渭水》)李道元明确指出蓟县归天水郡管辖。西晋(266-316)天水郡划归上官(天水市秦州区)。天水郡治运动示意图从天水郡初设到西晋上拓迁址,历时约380年,其中平乡郡191年,蓟县(甘谷县)190多年。也就是说,天水县从建县开始就不在尚义县(天水市秦州区)了。那么,“天河注水”的传说从何而来?三、“天河注水”的传说是1。天水湖在哪里?是先秦时期的銮戎之地。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关荣,取地为关县。韩尹稚。为了与下托(陕西渭南)相区别,改为上托。上官,汉郡,属陇西郡。武帝分天水郡。南安县建立于后汉。魏以后,封由上拓改为上封。隋复归上官,立周琴。州前有湖,四时增减,故名天水郡。(旧唐书)这里提到天水郡因州前有湖而得名。仔细分析,有两层意思:第一,州前有湖,指隋朝建立的周琴,说明至少在隋朝,湖还存在。二、“天水郡因四时增减而得名”这句话,说的是明日水军之名因湖而起。这份材料反映了隋唐时期人们对天水郡的认知,非常客观理性,没有任何神话色彩。天水民俗博物馆那么,“天河注水”的传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神话的呢?有什么历史依据吗?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天河注水”有其历史依据,即西汉丁原三年(114),这是毋庸置疑的。其次,据说中天水郡的建立是因为天水湖,的确存在。2.天水湖神话天水湖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南七里。《汉书·地理》关于天水郡的注释:石鼓说:“《周琴(地)志》说郡前湖冬夏不增不减,因其名。”《周琴记》是刘宋郭仲蝉所作,其中提到“县前湖”。北魏(386-534)李道元《水经注》:天水郡治五城,北城有湖,湖中出白龙,风雨随。因此,汉武帝丁原三年改为天水郡。据《水镜笔记》记载,天水湖在北城,这是一个神话。在唐以前的文献中,只有《水经注》是神话,其他的地理志都是以县或州前的湖泊命名的。值得一提的是朱天水湖的神话色彩并非人们所说的“天河注水”,而是“白龙出湖,风雨随之”。可见“天河注水”的传说没有文献依据,只是口头传说。3.《天河注水》传说在古代文献中,只有天水县因县前有湖而得名,并没有天河注水的传说。就连朱湖中出白龙的传说也与天河注水无关。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天水郡建立之初,应在平乡县(通渭县),天水郡迁上托已有380年。所以天河注水说在文献中没有记载,与真实历史格格不入,所以传说应该是唐朝以后形成的民间传说。4.天河注水传说的历史真相:1,“若从天而降”与天人感应思想。天河之名,作为古人的星象,被认为起源于东方簸箕和尾,分南北两路。事实上,它是一个由无数恒星组成的星系。星夜银白,状如河流,故名。又名星河、天汉、韩云、银河。天水传说中的天河,天上的银河,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美誉,也是古人在不下雨的时候祈求风调雨顺的夙愿。不过天水附近确实有一条河叫天河,是湖北天水郧西县西部汉水河的一条支流。《郁芳纪要》汉水之下:天河在县城西南一里处。出县西北界,驱车下山,直抵县南汉水河,故名虎鸣峪。若从天而降,道出了古人命名天河的缘由,也是天水湖起源的旁证。它包含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汉代的董仲舒继承了《公羊传》中的灾异论,认为“国必亡于正道,灾异必先来知会之。”“强调”“天人合一”。这种思想在汉代非常流行,汉武帝天汉(100- 97)的年号就是其真实反映。天水“天河注水”传说是基于汉代天人感应思想的演绎和诠释。2、自然现象的真实反映,传说,汉初天水一带,经过连年战乱干旱,变得一贫如洗。一天晚上,突然,天空中狂风怒吼,电闪雷鸣,一道红光打在地上。突然,大地震动,一声巨响和雷声,地面出现了一个大裂缝。只见河水从天而降,灌进裂缝里,形成了一个湖,叫“天水湖”。这个湖“春不涸,夏不溢,四季突兀”。有人说这个湖与天河相连,他们也称之为“天水井”。这个传说大概反映了一次大地震,天水湖应该是地震发生的堰塞湖。西汉是中国历史上自先秦以来的第二个自然灾害时期。西汉210年发生了186次自然灾害。汉初甘肃中东部主要地震为:公元前65438年+093年2月(汉惠帝二年),甘肃临洮35.4° n 103.9° e,震级6-7级,地震400余次。公元前65438年+086年2月22日(汉后二年)33.8N 105.6E甘肃武都,6-7级,760人死亡。(郑《大地震规律研究》)汉武帝在位54年,发生了三次地震。汉书,公元前131,五月,地震。宽恕世人。”《西昌县志》记载:“丁原初,地震,县陷淤”。西昌发生8-9级地震。这些有记载的地震都发生在汉初,震中距天水都不远,很可能造成了天水上元县一个堰塞湖的形成。所以天河注水传说应该是汉初这一自然灾害的真实反映。3. "天河注水”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天河注水”传说主要流行于天水市秦州区,即古商县。其他县没有这样的传说。即使在秦州区,关于天河注水的位置也有分歧。天水公祭伏羲大典天水市内的主要河流是渭水河的支流,天水人读作xi河,古称水漾。穿城而过的河流从钦州市西穿城而过,在天水市麦积区汇入渭河。据天水地方志记载,“”向东流至今天附近的市区,也是“天河注水”久负盛名的地方。认为天水市西南的天水县是天河注水所在地。据水镜注,天水郡治五城,北有湖,白龙出湖,风雨随。故武帝丁原三年改称天水郡。”据此,古人认为天水湖在城北,现在人认为在城西,这就大不相同了。可见“天河注水”的传说只是基于历史的推演,并无证据。唯一的历史依据也是对天水地区历史现象的组合和想象,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文说,天水是一座美丽而历史悠久的城市,关于它名字的由来有各种各样的猜想。《天河注水》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传奇。这个传说有其历史依据,但存在时空偏差。天水郡最早建立的地方不在周琴(高珊),天水湖的位置也不一样,所以只是人们对历史的解读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即便如此,也不会影响传说在天水地区的流传,反而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这是人们精神活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