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第一个不追求功成名就后争权夺利的伟人是谁?
毛泽东的一生充满了民事和军事才能。毛泽东参与了中国的创建,他拯救了中国。毛泽东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他创建了新型的人民军队;毛泽东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更重要的是,他发起并领导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使人民奋起,并确保社会主义国家永不变色。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永远的英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父。对毛泽东的态度好坏,可以考验一个人的良心;能否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可以检验一个人是实事求是还是历史虚无主义。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祖国总有一小撮人竭力造谣、诽谤、诬陷毛泽东,对毛泽东进行恶毒攻击,歇斯底里的谩骂,无底线的贬损言论。
最可气可恨的是,极少数人诬蔑毛泽东是“希特勒”、“独裁”,诬蔑内蒙古社会是“专制”,说毛泽东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为了“争权”。
作者用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证明,毛泽东一生只为权力而奋斗。
毛泽东之所以能做到中国*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仅因为他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还因为他有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路线。毛泽东的权力不是赢得的,不是夺取的,也不是篡夺的。毛泽东政权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国革命反复实践经验的选择。毛泽东的权力是人民的选择,将权力交给毛泽东,将军队交给毛泽东是人民的选择。毛泽东执政为民,民享;毛泽东为社会主义掌权,并利用他的权力为人民谋幸福。
毛泽东一生不争权的历史事实是众所周知的。
第一,井冈山时期
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失败后,不到1000人爬上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秋收起义为什么失败?因为当时中央的战略决策是,“秋收暴动”的目标是进攻中心城市,占领长沙。当时党没有指挥枪,毛泽东只是“前委书记”,秋收暴动的总指挥是卢德铭。在攻打长沙失败、即将彻底完蛋的关键时刻,毛泽东不得不以“前委书记”的名义作出果断决定:放弃攻打长沙,掉转枪头爬上井冈山。4.12年1927年国民党政变后,中国发动并组织了多次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均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是毛泽东没有正确的领导。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9月29日1927,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到1928年2月20日,龙市成立宁冈县工农兵政府。至此,井冈山根据地初步建成。
然后在4月24日,1928,毛泽东收集了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的残余。从此,朱茂红军成为井冈山根据地的主力军;成为中国革命的第一支工农红军;成为中国自己独立的武装力量,成为新型的人民军队。
于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他们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在江西的反复“围剿”。1928年6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宁冈、永新、莲花三县,遂川、陵县、吉安、安福四县部分地区。后来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在湖南、江西两省的两次“社会剿共”。65438+2月,彭、、率红5军主力上井冈山,与红4军会师。此后,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根据地不断扩大。1929 65438+10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方面军向赣南、闽西挺进,留下了一支红军坚守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井冈山根据地不断扩大,成为“中央苏区”,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工农红军从近千人的队伍发展到八万人,几次粉碎了国民党地方武装,更重要的是粉碎了蒋介石国民党军队的三大围剿。
作者敲这么长的键盘,只是为了证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是毛泽东创建的;中国第一个中华苏维埃政权是由毛泽东建立的。毛泽东打了中央苏区。
但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混不下去了的临时中央政府,似乎患上了“红眼病”,将矛头指向井冈山和毛泽东。
历史记载了毛泽东两次被临时中央解除职务的事实:
1931年11.5、上海临时中央代表团解除毛泽东在瑞金的苏维埃中央局代理书记职务;
12年6月12日,中央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决定撤销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
1933年初,毛泽东两职两次撤销后,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到中央苏区瑞金。
毛泽东掌权,所以顺理成章的是“我是我领土的主人”、“我是我山的国王”、“我是我团队的主人”、“我是我政府的主人”。毛泽东有条件、有能力、有基础、有条件、有策略、有手段做到这一点。
事实上,毛泽东采取了“放弃权力”的态度。我没有经历过,所以不能主观臆测。仅仅是拿起几个老革命家的回忆,就显示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即只有权力不争夺权力。
李在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这期间,他读马列主义的书,搞农村建设,服从党的决议。他坚持三点:第一,少数服从多数;二是不消极;第三,争取在党的许可下做一些工作。”在受到排挤打击的情况下,毛泽东不仅坚持原则,而且拒不承认自己犯了“纯粹防御路线”和“富农路线”的错误;他也是遵守党的纪律的模范。他服从党的决议,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他仍然试图在党的领导下做一些工作,并致力于中央政府的工作。他对长岗乡进行了深入调查,撰写了调查报告。
毛泽东被罢官后说:“这是在一所房子里,两三年内鬼都不会上门。我也没找谁,因为被指宗派主义。”毛泽东自觉遵守党的纪律。聂帅记得很清楚:“有一次,他和林彪一起去毛泽东。当他们见面时,毛泽东非常高兴地说,“你怎么会在这里?聂荣臻说:“我们刚刚回来,接受了新的任务!”毛泽东问道,“什么任务?聂回答:“我要转学。””毛泽东说,“你知道吗?这时,毛泽东改变了话题,建议去参观瞿秋白创办的图书馆。林和聂不能再谈转会的事了。对于这次访问,聂评价说:“当时很守纪律。同时,当时他也是在避嫌,因为第一军团长期由他直接领导指挥,他想防止教条宗派主义者怀疑他在暗中搞宗派活动。所以没有达到询问转移方向的目的。毛泽东同志注意纪律,但李德却不断造谣中伤,攻击毛泽东同志搞宗派活动。.....我所经历的事实就是对这种诋毁的最好回答。
毛泽东被罢官后,并没有“住洋楼、打桥牌、喝茅台酒”,更没有“做点什么”、“想办法把事情做大”。而是一头扎进了“南线”,在会昌前线工作了两个多月,纠正了一些“左倾”错误,使军队的作战和苏区的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北线屡战屡败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故事在电视剧《毛泽东三兄弟》中也有清晰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