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中国到欧洲的贸易路线是什么?

丝绸之路,或简称丝绸之路。指西汉时期(前202-8年)张骞开辟的陆路通道,从长安(今安)出发,经甘肃、新疆至中亚、西亚,连接地中海各国(此路亦称“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命名为“丝绸之路”的另外两条交通路线)。因为丝绸产品对这条路西来运输的货物影响最大,所以得了这个名字(而且大量的丝绸都是我们在中国运过来的)。其基本走向设定在汉代,包括南路、中路、北路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跨欧亚的贸易运输线,促进了欧洲、亚洲、非洲和中国的友好交流。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通过这条路线的贸易中,丝绸是中国出口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19世纪下半叶,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陆路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历史学家都认同这一说法,沿用至今。

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启了这条中国通往欧洲和非洲的陆路通道。这条路从汉朝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成两条路线:一条是从阳关出发,经过鄯善,沿着昆仑山北麓向西,经过莎车,向西经过青脊,离开大岳家,前往安息,向西经过犁(jiā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被罗马帝国吞并),或者从大岳的南边进入尸毒。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过前车氏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过青脊,过大湾,到达康居和蔡妍(西汉时在康居西北游牧,即北里海草原,东汉时属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