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的成长过程是怎样的?

1,产卵期

每年7月中旬,大部分物种陆续进入成体阶段,8月下旬开始相互交配。雌虫选择树枝或墙壁、栅栏、石头和缝隙产卵。产卵时,左侧附腺在生殖腔开口处分泌泡沫状蛋白质物质,右侧附腺分泌二酚,使分泌的蛋白质物质凝固成硬壳覆盖卵块,形成卵鞘。

一只母蝗产卵的卵鞘数量、卵鞘大小和鞘内卵数因物种不同而异,一般可产1~4个卵鞘。完成一个卵鞘需要2-4个小时,一个卵鞘里有40-300个卵。初级卵鞘为白色或乳白色,质软。5~10小时后会变成土黄色或茶色,部分会变成深棕色。

桑枝上产生的东西叫做桑螵蛸。因卵鞘大小、长短、宽窄、浑圆、颜色不同,有彝帽、野狐鼻涕、止尿狗等民间俗名。各种螳螂都用卵鞘来保护卵免受寒冬的侵袭。

第二年6月初,越冬卵开始孵化,于是有了“仲夏生螳螂”的说法,一直持续到7月初。卵的孵化时间不仅与当年的温度和湿度有关,还与产卵地接受的光照强度或长短有关。

2、若虫期

胚胎在鞘内发育成若虫后,卵靠身体的蠕动和卵的膨胀力上升到成虫产卵,并从鞘内孵化时留下的卵膜上脱离,借助第十蹼上分泌的胶质丝将蛋壳和虫体悬挂起来。

有时可以拉成一长串10多个个体,很快孵化,就是用徽风抓住周围的物体,分道扬镳。这种自然现象也是螳螂在生活中避免同类相残,保存自己物种的一种本能。

卵的孵化时间一般从凌晨4点开始,上午8-9点达到高峰(中国螳螂);而宽腹螳螂的孵化高峰在18 pm左右;干尸化高峰时间为9~12。1~2岁的虫体自噬能力强,在自然环境下,存活率一般只有10%~20%。

这种同类相食可能是螳螂种群控制在一定数量的种间机制。这种种间机制与幼若虫的耐饥性有关,因为一、二龄若虫在完全断食的4-5天内死亡。

后期若虫在缺少食物的情况下只能维持11~18天的寿命。若虫和成虫形态相似,只是不同年龄若虫的足背上有从小到大的翼芽,最后一个年龄完成后才会长出两对大翅膀,起到飞翔的作用。

3.成年期

每年7月至10是成虫的相继发生期。一般雄性成虫比雌性成虫成熟早10天以上,羽化后10 ~ 15天即可交配。交配时间为2-4小时,交配前期是螳螂摄食的高峰期。食物匮乏时,雌性攻击雄性,作为猎物被吃掉,这就是所谓的“妻食夫”现象。

生活中的这种行为可以用男性的下咽神经节可以分泌一种激素来解释,这种激素可以促进其侧向运动和外生殖器的握持运动。所以雌性猎雄往往先吃头,这样可以破坏雄性的下咽神经节,便于双方成功接触。

此外,也有人认为,由于男性早熟,女性性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是不婚抗拒交配的表现。还有人认为,雌性吃雄性是为了给雌性腹中过早的卵子补充营养。正常情况下,只要雄性能抓住机会快速完成与雌性的交配过程,也能存活下来。

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围绕求婚、交配和营养之间的关系,雌性吃雄性是维持种群优势的自然行为。在这一行为过程中,雌性承担着繁殖的主要责任。

4.饮食习惯

螳螂是陆栖捕食者(肉食性),所有小种昆虫都可以被螳螂捕食,尤其是苍蝇、蚊子、蛾子、蝴蝶的卵、幼虫、裸蛹、成虫都是合适的猎物。甚至像蝉和飞蝗这样的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