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沙尘暴是从哪里开始的?

沙尘暴是指强风吹起地面的沙尘,使空气非常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沙尘暴是风蚀沙化中的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因素包括大风、降水减少及其沙源。人类活动因素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植被破坏后沙尘暴发生频率的增加。

在中国,有两个沙尘暴多发区。

第一个多发区在西北,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即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经过河西走廊的吐哈盆地、宁夏平原到陕北、阿拉善高原、河套平原和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

第二个多发区在华北、赤峰、张家口,直接影响首都北京的安全。

中国的沙尘暴越来越严重,主要是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和不合理的耕作造成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管理的不到位,西北、华北地区大量土地被开垦,草原被过度放牧,天然植被被人为破坏,造成大量裸露疏松的土地,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尘源,一旦发生大风就会影响社会,危害人民健康。

尘暴

沙尘暴是如何形成的?

沙尘暴的形成需要这三个条件:

一个是地上的灰尘。是沙尘暴形成的物质基础。

二是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暴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障。

三是空气状态不稳定。这是一个重要的局部热条件。沙尘暴经常发生在下午和晚上,这表明了当地热力条件的重要性。

人为因素:沙尘暴的发生既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的产物,也与人类活动有着对应关系。人为的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工矿交通建设,特别是人为的过度开垦,破坏了地面植被,扰乱了地面结构,形成了大面积的沙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展。

气象因素:沙尘暴的形成是建立在东亚特殊的大气环流基础上的,它与冬季风密切相关。它的发生主要与冬季西伯利亚-蒙古高压驱动的冷锋过境有关,属于冷锋沙尘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