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智的谭智个人史。

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跨国公司到本土公司,从管理者到企业家?谭智过去20年的跨越式发展,在时代的戏剧中凝聚了那一代知识精英的不断追求和反思。

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一些小区的居民会发现,大楼电梯里的木框印刷广告牌已经悄然换成了平板液晶显示屏,一幅幅精美悦目的广告画面在显示屏里轮番闪现,让封闭枯燥的电梯之旅变得活跃起来。谁干的?分众传媒总裁谭智。谭智称之为“框架2.0”,这是对原来“框架1.0”产品的升级。

2007年6月5438+065438+10月10,谭智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表示,分众在中国已经安装了654.38+00000块这种新型智能液晶平板媒体。据他估计,2008年全国安装6万台应该没问题。如果情况好一点,安装654.38+万台也不奇怪。这意味着分众框架传媒原有的旗舰产品——木框平面传媒将逐渐被新型智能液晶平面传媒所取代。据介绍,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智能液晶平面媒体。“Frame 2.0”集声音、多屏、全视角、红外、无线遥控于一体,可根据用户提供的日程,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远程控制。对灵活的个性化播放的需求。

谭智说,一个“框架2.0”牛奶广告客户可以在早上显示早餐牛奶品牌,在晚上显示晚餐牛奶品牌,所有这些都由后台系统控制。在一次看似简单的替换中,“框架2.0”完成了向数字化的飞跃。

这背后,成本也大幅增加。一个智能液晶的成本高达6000元,而海报式的“frame 1.0”只要200-300元。谭智表示,2.0虽然成本高,但由于智能化程度高,原框架可以大大降低换画的人工成本、印刷成本和出错率。谭智不用担心世界上第一个婴儿被偷,因为它配备了全球定位系统。谭智说,即使收费更高,顾客也愿意买单。谭智告诉《中国投资》,2004年底,框架传媒的营业额是3600万元,国内其他类似的框架传媒公司一年也不超过8000万元,但现在框架传媒的月销售收入是8000万元。

五年前,谭智没有这么顺利。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浪潮中,国内第一电子商务网站8848轰然倒塌,他本人也被媒体评为“十大互联网Outers”之一。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三年后,11个月,他收购整合了9家公司,成立框架传媒,卖给分众传媒,如日中天。框架传媒以3200万元估值起步,最终动态估值达到30亿元。

银发女孩谭智的日子很不好过。无论是农民、推销员还是职业经理人,谭智总是追求成为一个男人,达到一个非凡的位置。接触过谭智的人,除了觉得他对数字的记忆力惊人之外,都是典型的东北爽快人。谭智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父亲在吉林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工作,母亲是一名杂货店助理。谭智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这位天主教母亲对谭智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谭智回忆说,母亲教导他要成家立业,出类拔萃;另外,要诚实,不要撒谎。

1972年,18岁的谭智中学毕业,在离家500公里的吉林马咸公社剑江大队插队。知青的生活很辛苦,夏天16和7小时,冬天13小时。“种地,上山砍柴,建梯田,所有的一切,”谭智说。因为肯干,当年谭智就入党了,后来担任大队长、副书记、书记,分管6个生产队,400多户人家,1000多人。

1976年,谭智获得工农兵推荐的一个上大学的名额,次年3月1进入吉林大学计算机系。从那以后,他就和它结缘了。从65438到0980,谭智被分配到外经贸部计算中心工作。1981年,谭智偶然得到了一个去美国深造的机会。当时,外经贸部计算中心和北京市委行政中心、全国人大和外经贸部接受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一个援助项目。所以,谭智有幸踏上了美国的土地。第一年,他用联合国的钱被送到国外学习。一年后,谭智获得了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理工学院的奖学金,自费成为一所公立学校。六年后,谭智被授予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他还兼职教授本科和硕士课程,并成为助理教授。在美国有很多机会和光明的未来,但谭智最终选择了回国。谭智告诉《中国投资报》:“那时,我认为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有更多的机会。中国将在未来30年经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阶段。”

回国后,谭智仍回到外经贸部计算中心工作,并被提升为主任。但是这个主任很不安分,在美国学到的先进理论在计算中心几乎派不上用场。回到中国后,谭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北京计算机学院找一名免费的兼职教师。他敲开院长办公室的门,介绍自己叫谭,刚从美国回来,是计算机科学博士。院长问怎么回事,谭智说,你能来这里兼职教书,没有工资,没有房子,没有补贴。院长一脸茫然,说研究后再给答复。再也没有什么免费教学了。1988年2月,谭智被派往美国开办公司。外经贸部出资27万美元,谭智出资3万美元,个人持股10%,这在当时也是非常罕见的。第一笔生意是向中国出口传真机。第一批传真机只赚了100美金。“那个时候,机会太多了。如果你得到批准,你就会赚钱。你拿到外经贸部的批文,就不用卖了。外经贸部系统足以消化它,”谭智回忆说。

赚到钱后,谭在中国成立了几家独资和合资公司,从事化妆品、药品和电子产品等各种业务。1993年6月,在知识分子下海经商的大潮中,谭智毅然结束了5年的官商生涯,转行担任美国Chipcom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兼首席代表,负责拓展中国市场业务。一个偶然的机会,谭智成为了一家跨国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作为一名美国居民,谭智经常接待一些国内代表团。有一次,他率团去ChipcomCorporation参观,负责接待的副总裁问:“听说中国市场很大。我们应该去中国吗?”当时很多美国人认为中国太穷了,买不起好东西。“所有公司都应该去!”谭智回答道。因此,公司副总裁邀请谭智出来谈谈中国市场。第一次,他们聊了三个小时。到最后,副总裁萌生了在中国开设办事处的想法。事后,双方谈了7次。“就像我在教育他们一样,”谭智笑着回忆道。

另一件事也给谭智留下了深刻印象。美国Chipcom公司决定在中国设立办事处时,最初是想把新加坡作为其亚洲总部,他们认为新加坡是通向中国的窗口。谭智告诉他们,“中国的大门是敞开的。你跳窗干什么?”双方笑了,美国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在Chipcom任职期间,谭智努力从事销售工作。第一年出去讲产品,一年讲课150次左右,在教育市场工作。在过去的两年中,它获得了ChipcomCorporation的最佳销售贡献奖,成为中国网络市场上最大的网络产品提供商。谭智认为,一个好的推销员必须持之以恒,不夸张,诚实,从客户的角度谈论产品的用处和市场,而不仅仅是价格。1995年,Chipcom被3COM收购,谭智随即离职,加盟UT斯达康,担任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几年后,这家公司凭借小灵通大出风头。当时其主营业务是销售接入网设备,与华为竞争。

65438-0998年,应原微软中国区总经理吴士宏的邀请,谭智担任微软(中国)公司副总经理,负责微软中国区合作伙伴的选择、销售渠道的开拓和分销管理。不到一年后,谭智离开了微软。如果没有互联网,他肯定会留在微软。当时,相互

网络的激增吸引了无数建树的海归。IDG邀请谭智加入8848电子商务网站。

8848之旅成为谭智职业生涯中挥之不去的“麦城”。“浮躁!”谭智说。当时整个互联网行业,就像现在的a股市场一样,浮躁。每个人都认为如果他们能赚钱,他们会赚更多的钱。当时8848已经融资6000多万美元,积极筹划海外上市。但海外上市材料交上去后,却一拖再拖。直到2001年底,互联网泡沫破裂,批文才下来。海外上市不可能,人心涣散。谭智也成为了著名的“网络弃儿”之一。回顾8848年的两年,谭智对中投说:“我经常告诉自己,我没有做错什么,我尽力了。对此我找不到任何理由,不是决策问题,所以我觉得可惜而不是遗憾。”离开8848的谭智被Tom集团聘为高级顾问。谭智说,初衷是做生意,但去了之后发现是投资。还有整合团队和管理TOM在中国的投资,管理和运营TOM在中国的投资项目。这种工作已经做了三年了。这是谭智职业生涯中最长的一段时间。正是在这个时期,谭智发现了框架媒体和这个行业的投资机会。当时他让汤姆先投资,汤姆不感兴趣,认为项目太小。所以谭智决定亲自动手。汉能投资董事长陈虹2002年找到谭智,约好打造一个“中国高盛”。两人将资金投入到框架媒体项目中。当时这个项目并不被业内人士看好,但谭智很偏执,自己投资,自己管理。后来成功的故事被媒体广泛详细报道:11个月,谭智收购整合了9家公司,打包出售给分众传媒,获得了25倍的投资回报。此外,赚了很多钱的谭智应邀加入分众传媒,担任框架传媒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2007年6月,谭智被任命为分众传媒的新总裁。现在,谭智管理的业务越来越大,越来越忙。谭智告诉《中国投资报》记者,他现在不追求名气,只想脚踏实地做点事,把东西做回家。